閱讀下面一首詞,按要求答題。
永遇樂·舟中感舊 徐 燦
無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別。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往事何堪說。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千古恨,江山如許,豪華一瞬拋撇。
白玉樓前。黃金臺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楊,而今金盡,裱李還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飛絮,都付斷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慘黛,如共人凄切。
[注]徐燦,于明崇禎初年(1628年)嫁陳之遴為繼室。陳于崇禎十年進士授編修,曾與徐燦在北京城西隅一座頗饒花木之勝的寓所中過了兩三年的流連花月、題云詠雪的生活。后清兵入關,大局急轉直下。他們過了一段流離的生活。陳降清重到北京,此時距其崇禎年間的北京之行,約已十年。
①本詞為徐燦名作,詞語萬端感慨,無限悲愴,正如譚獻所評:“外似悲壯,中實凄咽,欲言未言。”請以上闋為例簡析。
②下闋主要用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作者的感情。
參考答案
1、“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表面慨嘆歲月如流,易代之際無數志士未酬,實是對以身殉國的抗清英烈深致哀悼。“千古恨”兩句更明白點出:其所懷之恨,是明室迅速覆亡、河山今已變色的千古之恨。“往事何堪說”正是作者身世之感與亡國之痛交織在一起的往事,這本是千頭萬緒、無從說起的。
2、①比喻:“流云”喻世事變幻無常,“飛絮”喻人生漂泊無定,而由世事變幻帶來的罔族之痛、由人生飄泊帶來的身家之恨,只有付諸悲咽的哀猿啼聲之中。②用典。換頭三句化用白玉樓、黃金臺典故,寫易代之后文人才士凋零殆盡的凄涼。③擬人。“兩山”個人悲歡的見證,也是歷史興亡的見證。山似有情,它似乎也經受不了這么沉重的打擊而“愁容慘黛”,分擔著人間的苦痛和悲哀。
編輯 姚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