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08年出國留學呈現(xiàn)三個趨勢
近年來,逐漸升溫的留學市場越發(fā)凸顯“理性留學時代”特點,“就業(yè)前途”成為留學者考慮的最重要因素和終極目標。越來越多的“海待”讓大家明白,讀外國名校、熱門專業(yè),并不等于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瞄準就業(yè)規(guī)劃最適合自己的留學方案,成為2008年出國留學的趨勢。
趨勢一:留學產品多元化
更多國家面向中國學生放寬留學政策,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項目,都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青睞。同時為不同學歷水平的學生提供適合其發(fā)展的留學方式。如2007年美國留學呈現(xiàn)了非常快速的發(fā)展,已經覆蓋到了美國中學、公立中學和社區(qū)學院、綜合性大學。在確定留學專業(yè)方面,學生的選擇也愈發(fā)細分,如設計專業(yè),就可細分為建筑設計、藝術設計以及奢侈品設計、珠寶設計等。
趨勢二:關注就業(yè)講實用
過去許多學生和家長只知道按照國外的排行榜選擇學校。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在咨詢留學或者規(guī)劃自己留學方案的時候,更多地關注就業(yè)前景,包括海外就業(yè)市場和回國就業(yè)政策等,很多家長會問及海外就業(yè)的薪水狀況、發(fā)展空間等。留學專家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態(tài)勢,倡導實用主義的原則讓留學方案和未來的就業(yè)結合得更緊密。
趨勢三:放低姿態(tài)學技術
2008年留學市場上,主打“短、平、快”特色的技術型留學項目明顯增多。留學專家分析,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放低了留學姿態(tài),緊盯海外緊缺技術人才市場需求,選擇出國學一門技術,方便輕松就業(yè)。眼下美國、澳大利亞及歐洲一些國家對培養(yǎng)專技人才非常重視,在政策上給予諸多優(yōu)惠。從目前國內就業(yè)市場的形勢來看,“技術高手”的發(fā)展空間要比“學歷高手”寬許多。
因此,一些短期職業(yè)培訓課程非常受學生和家長的青睞,投入較少學費,實現(xiàn)留學和就業(yè)“零距離”對接。畢業(yè)后,如果留在國外可以輕松就業(yè),還可申請移民;即便回國,一技在手,也不必擔心變成“海待”。
教育部公布2007年各類留學人員情況統(tǒng)計結果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07年度各類留學人員情況統(tǒng)計結果,具體內容如下:2007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shù)為14.4萬人,其中:國家公派8853人,單位公派6957人,自費留學12.9萬人。2007年度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shù)為4.4萬人,其中:國家公派4302人,單位公派4211人,自費留學3.6萬人。從1978年到2007年底,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shù)達121.17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shù)達31.97萬人。以留學身份出國,目前在外的留學人員有89.20萬人。其中65.72萬人正在國外進行本科、碩士、博士階段的學習以及從事博士后研究或學術訪問等。
2007年度與2006年度的數(shù)據(jù)比較,出國留學人數(shù)進一步增長,留學回國人數(shù)表現(xiàn)出穩(wěn)定的增長態(tài)勢。出國留學人數(shù)增加1.06萬人,增加了7.94%,其中,自費出國留學人數(shù)增加了6.58%,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數(shù)增加了58.66%;留學回國人數(shù)增加2030人,增長了4.79%,其中,自費留學回國人數(shù)增長了7.48%,國家公派與單位公派的回國留學人數(shù)增長5.23%。
到中國留學的瑞典學生人數(shù)近年成倍增長
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受到瑞典學生的青睞,每年去中國留學的瑞典學生人數(shù)在成倍增長。據(jù)統(tǒng)計,2002至2003學年,由政府資助去中國留學的瑞典學生人數(shù)僅有77人;2006至2007學年,這一人數(shù)增加到399人,4年里翻了兩番多。
世界著名電氣設備制造集團ABB公司中國事務負責人貢納爾·弗利斯貝里說,越來越多的瑞典學生愿意到中國留學,主要是受到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鼓勵,具有中國學習背景的人員更容易在跨國公司謀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數(shù)據(jù)還顯示,盡管去中國留學的人數(shù)在大幅增加,但瑞典到國外留學的總人數(shù)自2002年以來一直呈下降之勢,4年里降幅達到10%。其中,受“9·11”恐怖事件影響,近10年來去美國留學的人數(shù)大幅減少。目前,英國成為最受瑞典學生青睞的國家,2006至2007學年前往該國留學的人數(shù)有近4700人。
費用低廉簽證率較高交換生成高中留學捷徑
目前留學低齡化趨勢日益明顯,高中生出國,除了直接向國外學校提出申請外,還有其他途徑嗎?據(jù)介紹,優(yōu)秀的高中生還可以通過選拔成為交換生,通過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等國的學校推出的“交換生計劃”成功留學。交換生項目是中學生進入美國等各國名校的一個跳板,不僅費用低廉,簽證率高,而且西方的教育制度與家庭教育可促使學生在這一年時間內獲得寶貴的人生經驗。
“國際高中交換學生項目”是一個文化交流的項目,以美國為例,中國的學生到美國就讀的是美國優(yōu)秀的公立中學,住在當?shù)氐膼坌募彝ダ铮饕康氖翘峁﹥蓢g的文化交流,這個項目有助于中國的學生家長及寄宿家庭了解雙方國家的文化特色歷史背景,更進一步增加相互理解。
美國高中分公立和私立兩大類,美國法律規(guī)定:公立中學允許外籍學生就讀的最長期限是一年,只有少量國際學生以交換的形式就讀,私立中學則沒有這樣的限制。學生可以選擇參加“高中交換學生”計劃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巴西、瑞典、丹麥、芬蘭、挪威、瑞士、德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南非等國家。
每一位報名交換生都須通過一系列的筆試及口試,年齡介于14-19歲,在原就讀學校表現(xiàn)優(yōu)良的學生,要求具備基本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必須參加“中學程度英語水平考試”(sLEP),品行端正,無不良記錄,自理能力和適應能力強,并需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經濟實力的支持。
落榜生以假外籍身份竟成名校留學生
26名落榜生憑借“外籍身份”成了國內名校的留學生,但校方后來發(fā)現(xiàn)他們的外籍身份是假的。為這些學生偽造外國護照的羅曼和高明杰在西城法院受審,兩人被控提供偽造、變造的出入境證件罪。
留學生換國籍返校重讀
據(jù)北京理工大學留學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憶,2005年底,學校接收了一名菲律賓籍留學生,當時他們查看了護照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學校后來發(fā)現(xiàn)這名學生在半年前曾以柬埔寨籍華人的身份到該校留學,但當時只持有柬埔寨的護照復印件,該學生后因無法提供護照原件不能辦理居留許可而退學。遇到同樣問題的還有中國政法大學等名校。
落榜生花錢“國內留學”
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留學生真正國籍都是中國,他們在當年高考中落榜,但仍想到國內名牌大學就讀。其中一些人找到了中育華教(北京)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負責人高明杰。高明杰利用偶然得到的柬埔寨護照復印件,分別貼上10名學生的照片,為他們偽造了柬埔寨籍華人身份從而就讀于國內名校。但由于柬埔寨護照的旅游簽證30天到期10名學生無法拿出護照原件只能暫時退學。
之后,高明杰聽說朋友羅曼有“門路”辦理菲律賓護照,就把這10名學生托給羅曼,羅曼又將他們介紹給福建的唐曉春辦理假護照,每個人的費用為8萬元。2005年底,羅曼帶這些學生到菲律賓,在逗留的八九天時間里,填寫一些表格,接受了菲律賓風土人情和語言的培訓后領到了“菲律賓護照”。然后他們以中國護照回到香港,又以菲律賓護照入境。回國后,高明杰讓這些學生冒充菲律賓籍華人就讀于中國政法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幾所重點大學。除這10名學生外,羅曼還介紹了16名學生獲得假菲律賓護照。
女中間人辦假護照考研
25歲的羅曼畢業(yè)于武漢一所著名高校法學專業(yè)。她在法庭上說,自己于2005年來北京考研。“外籍人考的科目很少,比用中國身份考試容易得多。”她也為自己辦了假菲律賓護照,報名參加北大外籍人入學考試,但沒等到參加碩士入學考試,就因為事情敗露被捕。
據(jù)了解,唐曉春已經被判處10年徒刑,而所有持假護照入學的學生都被退學。
人民幣進入六時代赴美留學年可省數(shù)萬
人民幣“破7”進入“6時代”,也直接就老百姓的理財、股票投資、消費等帶來影響,同時對在中國打工按美元開工資的老外更是影響巨大,動輒一個月上千元人民幣就“蒸發(fā)”了,而對于中國到美國留學的人員,則可一年節(jié)約幾萬元。
人民幣升值,也在改變留學人員的走向。楊建是重大貿易與行政管理學院學生,本科即將畢業(yè),他和同學一起,兩個月前向西班牙的幾所學校提交了入學深造申請。但上月底,楊的同學考慮到人民幣持續(xù)升值以及美國留學簽證政策放寬兩大因素,遂決定改道美國。楊建也開始動搖。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赴美留學一年花費在3萬美元左右,若按去年同期1:8.2的匯率來計算,每年需支付人民幣24.6萬元;按目前“破七”的1:6.99計算,目前的費用大約是人民幣21萬/年,一年減少了3.6萬元,對于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著實可觀。但在同樣的情況下,也有學生想法例外,李銘最近獲得了紐約一所大學生物學博士的全額獎學金,如果節(jié)約點,一年還能凈剩6000美元左右,留學時間按5年計算,總計能省下3萬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現(xiàn)在則比一年前減少了3.6萬元,李表示,現(xiàn)在歐洲一所大學也可能同意他的全額獎學金申請,如果成功,出于費用的考慮,他可能改道歐洲。
中國教育在西班牙國際教育展上展風姿
西班牙第16屆國際教育展最近在首都馬德里開幕,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展,受到西官方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和贊揚,當?shù)刂饕獔蠹埗家源笃橇擞嘘P中國參展的文字報道和圖片。
中國展臺以“留學中國”為主題,同時突出對北京奧運會的宣傳,火紅的燈籠和中國結掛滿了龐大的展臺上方,格外引人注目。五個笑容可掬的福娃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前來合影。記者看到,來中國展臺參觀和咨詢的人絡繹不絕,他們十分認真地向工作人員提問和聽取講解。
展覽開幕后不久,西班牙埃倫娜公主和教育大臣卡夫雷拉在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邱小琪、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邵巍的陪同下,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中國展臺,并對中國在教育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高度評價。
這是中國第二次參展,也是首次組織大規(guī)模展團參展,受到西班牙王室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這次中國共有24所大、中學校參展,其中包括不少名校。這是一個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好機會,也為中國學校與其他國家學校建立聯(lián)系和開展交流創(chuàng)造了一個平臺。
近年來,隨著中西關系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西班牙學生選擇到中國學習,2007年達到近950人,比2006年增加58%。教育展對今后更多的西班牙學生到中國去留學將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
參團的中國高校還將訪問西班牙一些高校并與之建立聯(lián)系,為今后學校間的交流與合作打下基礎,西班牙高校方面對此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此外,通過教育展,也可以與來西班牙留學的中國學生以及從中國回來的西班牙學生進行接觸與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今年中國展臺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宣傳奧運。我們要通過展覽走出國門,大力宣傳北京奧運會,讓西班牙人更多的了解中國的發(fā)展,了解北京奧運會,為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作一點貢獻。
西班牙國際教育展每年舉辦一次。本屆展覽共有來自16個國家的327個單位參加,包括大學、教育管理機構、培訓機構、學生組織、非政府組織、媒體、教育網(wǎng)站等。為期5天的展覽還將舉辦多個研討會和文體活動。
美國
美國大學突破最后防線:允許男女學生共居一室
上世紀70年代,大學男女生混住一棟宿舍樓曾引起轟動,《生活》雜志聲稱,這是“大學校園里的一場親密革命”。在接下來的20年,各大學又允許男女生混住一層,使得大學生彼此間親密起來。下一步,共居一室以及共用一個衛(wèi)生間將使男女生更加親近。
現(xiàn)在,一些大學跨過了最后的門檻,允許男女生共居一室。在學生活動分子的敦促之下,美國現(xiàn)在有30多所高校采取了這一做法。賓夕法尼亞大學、斯基德莫爾和伊薩卡學院以及俄勒岡州立大學已允許不同性別的學生成為室友。紐約、哈佛和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們也呼吁設立不分性別的宿合。
克拉克大學現(xiàn)在有30多名學生住在男女合住宿舍。該大學的一名主管丹尼絲□達里格朗說:“這肯定是全國各大學今后的一種趨勢。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學生和大學官員們表示,盡管這一趨勢不可避免地讓人們往性方面去想,但是,大多數(shù)同居一室的室友僅僅是朋友關系。大多數(shù)學校并不鼓勵同學們男女合住,有些學校坦率地承認,一些同居一室的男女生的確發(fā)生了性關系。
支持者認為,這一趨勢對于同性戀和變性的學生而言是個重大進步,消除了他們認為已經過時的性別界線,尤其是對于有很多異性朋友伴隨著他們長大的這一代人而言。他們認為,傳統(tǒng)的住宿政策侵犯了學生們的權利。但是,一些觀察人士對男女混住并不認同。大多數(shù)學校認為,此舉并不明智,沒有必要這樣做。
很多學校都設立了男女共用的衛(wèi)生間,并為男女同性戀學生以及少數(shù)變性學生設立了專門的房間。有些學校已經允許男女大學生在校內同居一室。大多數(shù)學校仍保留男女分樓層的做法,然而,出于實際需要以及道德原因考慮,很多學校并不愿意讓男女同學同居一室。
四類學位留學生實習期延至29個月
國安部日前正式發(fā)布新規(guī)定,將外國留學生的實習期(OPT)從目前的12個月延長至29個月,不過這一新規(guī)定只允許持有科學、技術、工程學以及數(shù)學這四類學位的外國留學生可以延長實習期。
據(jù)國安部官員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安部還不會延長獲得其他學位的外國留學生的實習期。據(jù)國安部官員Amy K-udwa介紹,這一暫行規(guī)定已將被刊登在專門發(fā)布聯(lián)邦政府公告的“聯(lián)邦登記”,進入為期60天的公眾評議期。此后國安部將會根據(jù)收集到的意見對規(guī)定進行“稍稍改動”,出臺正式的規(guī)定,但這一規(guī)定在發(fā)布到“聯(lián)邦登記”之日開始已經正式生效。
國安部規(guī)定,申請延長實習期的外國留學生必須是獲得科學、技術、工程學以及數(shù)學這四類學位之一,申請者還必須是目前處于實習期的外國留學生,或者是學生身份已經失效、或工作授權已經過期(如為期一年的OPT已經結束)但正在等待H1-B簽證審批結果的外國留學生。此外,規(guī)定還對OPT的申請做出了一些程序上的改變,如允許學生必須在60天內提出OPT的申請等。對于雇用這些留學生的雇主,新規(guī)定要求這些雇主必須加入國安部的“電子身份核查系統(tǒng)”(E-Verify)。
據(jù)Kudwa介紹,這一規(guī)定除了適用于處于實習期、或是實習期到期但H1-B簽證仍未決(Pending)的外國留學生,也將適用于目前在讀、但今后會獲得這些學位的外國留學生。而當被問及這一規(guī)定是否被擴展至拿到其他學位的外國留學生時,Kudwa肯定地表示,這一規(guī)定不會被擴大到持有其他學位者。
移民配額分配不公 美國華人欲通過法律訴訟抗爭
據(jù)美國《明報》報道,美國四月移民排期表的風波一直持續(xù)至今,許多華裔移民對移民局在職業(yè)移民排期問題上偏向印度出生的申請人這一做法,感到強烈不滿。目前,許多在美的華裔移民紛紛加入合法移民協(xié)會(Legal Immi-grant Association,LIA),并一致決定通過法律訴訟行為來表明華人的抗爭姿態(tài)。
美國國務院公布的四月份移民排期表,將本季度未用完的職業(yè)移民第二類優(yōu)先(EB2)名額全部挪給了來自印度出生的申請人,致使印度出生的EB2申請人排期大幅度前進,而中國出生的大批申請人排期則處于原地不動。國務院的該作法引起許多華裔申請者的強烈不滿,認為國務院的做法帶有偏見,違背了移民多元化原則,犧牲了許多中國申請者的合法利益。
移民排期表公布已有半月之久,但華裔移民不滿的情緒卻一直難以平靜。以華裔移民為主的合法移民協(xié)會,自四月移民排期表事件發(fā)生后得到更多華裔移民申請者加入,決定集體向國務院表示抗爭之聲。目前該協(xié)會表示,通過和協(xié)會各成員的商討,一致決定填寫集體訴訟書,同時并考慮以部分個人的名義同時提起訴訟,希望能借此舉動及時凍結四月的EB2名額。
該協(xié)會的代表并表示,協(xié)會就集體訴訟一事咨詢過專業(yè)律師,得知已經很難改變4月的既定情況,即便在曠日持久的集體訴訟戰(zhàn)役上獲勝,依舊難以挽回4月EB2名額上的損失,但為了表明華人團結抗爭的姿態(tài),協(xié)會成員一致決定采取法律手段。同時,也希望借此訴訟,將移民局和國務院在名額劃撥和排期操作透明化,這也是協(xié)會長期的奮斗目標,為華人移民爭取到應有的權益。除此之外,合法移民協(xié)會還將于近期開展全美范圍內針對四月移民排期表的游說攻勢,將發(fā)動會員向十幾位眾、參兩院的議員辦公室請愿,以追查和追究國務院的不公平行為。
加拿大
2008加拿大留學三大新趨勢
趨勢一:中小學留學成為趨勢
加拿大教育中心中國廣州辦公室主任陳健成分析,越來越多的小留學生家長意識到,讓孩子在加拿大讀完高中,再讀本科課程,孩子的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素質都會有很好的基礎,2008年這個趨勢還會進一步發(fā)展下去。中國歷來都是加拿大最大的留學生源國,針對這一趨勢,加拿大政府在留學政策上也逐步寬松,尤其是以前相對比較嚴格的中學生留學申請開始放松。
趨勢二:雙學士在加國就業(yè)優(yōu)勢明顯
為了能夠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最大限度的貼近北美的就業(yè)市場,很多頂尖的公立大學紛紛于2007年推出與當?shù)貞脤W院合作的一類雙學歷課程(Joint venture degreeprograms),即在4年左右的時間框架內,通過特定的課程安排,使學生能夠同時獲得傳統(tǒng)大學的本科學士學位以及應用專科文憑。
中國學生學習這些課程的好處在于學生所學的知識既有理論的深度又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在加拿大本地就業(yè)方面明顯優(yōu)于以理論為重點教學目標的傳統(tǒng)學士學位。并且雙學歷還能夠使國際學生在申請技術移民評分時占盡優(yōu)勢。如果學生回國發(fā)展,持有加國名牌大學的學士學位的復合型人才也頗受雇主的歡迎。基于上述的原因,中國學生在選擇留學加國時優(yōu)先考慮這一類別的課程。
趨勢三:留學中等城市成為新熱點
2008年去加拿大留學還會呈現(xiàn)一個特點,就是中國學生不再扎堆多倫多、溫哥華等大城市,而偏向選擇二、三類的城市。就環(huán)境而言,二、三類城市的人口相對較少,華人所占比例也較少,語言環(huán)境很好,非常適合留學生學習。且留學生在加拿大的二、三類城市的大學留學期間找工作的競爭遠小于大型城市。
加保守黨提案大幅改革移民政策
加拿大保守黨政府近日提出法案,建議大幅改革移民政策,授予移民部長更大權力,甄別各類移民,以及限制新移民人數(shù)。換句話說,政府有權加快某些申請個案的審批程序,也有權拒絕審理某些人的申請文件。
聯(lián)邦新民主黨國會議員鄒至蕙說,保守黨政府似乎要引進大批短期外地勞工,他們是弱勢社群,容易受剝削。保守黨在預算案落實法案提出《移民及難民保護法》(Im-migration and Refugee Protection Act)里程碑修訂案,那是一項信任投票。除非自由黨改變近日在信任投票棄權的習慣,否則移民政策改革應可通過。
在136頁的預算案法案內,約有10多項和移民政策有關,包括:移民部人員認定可來加的申請人,移民部長有權拒絕。法規(guī)說,在這類個案中,“可能”簽證或簽發(fā)文件,現(xiàn)行法例卻說“會”簽證或簽發(fā)文件。移民部長有權定下條件,限制每年處理哪類移民的申請個案。“在處理申請和請求方面,部長可以指示,包括類別或其它方法,設定每年處理的申請。”不合資格來加的人,想用人道理由移民,要求他們先到在加拿大,才可處理他們的申請。
移民部長范茵麗(Diane Finley)說,政府提出改革方案,目的是清理多年積壓的申請個案,目前有80多萬個準移民輪候。她表示,修訂移民法規(guī),可以加快技術移民的審批程序。加拿大需要技術移民,這種類個案嚴重積壓,申請人經常放棄加拿大。
范茵麗沒有表示,哪個移民類別不再受重視。法規(guī)只是授權政府,定出優(yōu)先類別,將來的移民政策如有改變,都會有透明度,在國會宣布,法規(guī)加速所有移民類別審批。她打算運用她的新權力,要求官員盡快清理某些申請個案,例如遞交申請文件后死亡、重新申請和他遷的人的過期申請。
聯(lián)邦新民主黨國會議員苗錫誠(Bill Siksay)指出,他還未正式看過法案所有內容之前,他仍然擔心,這次修正移民及難民保護法,使移民部權力擴大,以后移民部可有權自行決定是否對海外申請設限,所以憂慮未除。
苗錫誠另外亦提到,移民部目前希望多吸納外國勞工,來填補各省工作空缺,這些外國勞工有些并不需要高深技術,是一般的勞工,他們所從事工作,其實也可以由家庭團聚移民來做,但移民部卻寧可引進外國勞工,而不是幫助家庭團聚移民,盡早來加拿大與家人團聚,再投入加拿大的職場。
這次范茵麗雖然澄清移民部不會限制海外移民申請數(shù)量,不過,苗錫誠說,這次修正案其實像是移民部爭取更多權力,來主導移民政策,不必再經過國會即可自己決定,未來甚至可以擴張至有權隨時限制某些海外簽證辦事處受理的申請量,未來是否會在國會引起爭辯,甚至由各黨進行不信任投票,苗錫誠認為一切都難說。
溫哥華設“技術移民資訊中心”幫助新移民找回專業(yè)工作
卑詩省政府經濟發(fā)展廳廳長韓仕新(colin Hansen)近日宣布,將在溫哥華公共圖書館總館設立“技術移民資訊中心”(Skilled Immigrant Info Centre)提供專人與多種語言服務,幫助新移民在新天地里找回自己的專業(yè)。
資訊中心位于溫哥華公共圖書館總館(350 West Ge-orgia Street)四樓的一個角落,新來的技術移民可以取閱相關資料,包括技術職業(yè)資訊、如何成為財務與投資分析師、人力資源專家等等,現(xiàn)場有專人協(xié)助,有需要者還可以要求國粵語服務。
韓仕新說,未來10年卑詩省有100萬個工作需要被填滿,但是學校系統(tǒng)只能制造出65萬人,還有35萬個工作機會在等著適當?shù)娜瞬拧1霸娛∫荒晡?萬2000名新移民,讓他們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里發(fā)揮,有利于卑詩省的經濟發(fā)展。
他舉例說,有一位伊朗移民艾迪,原本是地質學家,2004年到溫哥華來之后,一直找不到本業(yè)的工作,非常的挫折。后來,他參加了道格拉斯學院的一項課程,學習地質相關英文,以及寫履歷表的技巧,沮喪的心情慢慢轉為正面,二周后就有兩個工作要用他,八個月后他的學歷被承認,回到本行的工作領域。
韓仕新認為,艾迪會有三年的沮喪,完全是因為沒有找對方向,“技術移民資訊中心”成立后,技術移民將不再茫茫然,他們可以很迅速的裝備自己,投入就業(yè)市場。
省議員李燦明說,這個資訊中心對新移民非常有用,希望大家多多利用。他說,新移民有技術與專業(yè)訓練,但初到一個新環(huán)境往往不知如何著手,資訊中心將每個行業(yè)的資料搜集起來,移民需要什么樣的專業(yè)訓練、如何取得學歷認證,這里都有資訊,這是一個全面性的窗口,可以減少大家摸索的時間。
聯(lián)邦國會議員莫沾士(James Moore)也參與這項宣布活動,他說,這項新的計劃可以讓新移民快速進入職場,對急需雇員的雇主們,也有很大的幫助。
溫哥華公共圖書館館員偉尼(Paul Whitney)說,圖書館方面將安排一位全職人員及多位兼職人員,在現(xiàn)場為有需要的新移民服務,他們還有包括國粵語在內的多種語言服務。他表示,圖書館是新移民找工作時最常去的地方,他很高興圖書館能提供更進一步的服務。
新移民抵加不盲入市中心絕大部分定居市郊
多倫多大學城市和社區(qū)研究中心即將發(fā)表的報告——“加拿大移民的集中性和多樣性”指出:多倫多幾乎所有的新移民都選擇居住在郊區(qū)而不是市中心。這與10年之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報告的作者給出了幾個原因。一是,對于相對更為貧窮的移民來說,低酬工作已經從市中心轉移到郊區(qū),找工的移民也不得不到那里。二是,以前新移民定居的市中心地值上漲,房價攀升,而且能夠找到的廉價住房越來越少。另外,讓高收入移民受惠的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改變也刺激了許多有能力一次性買房的移民進入加拿大,他們中的很多人更喜歡偏僻一點的地區(qū)。
報告說,“中國和印度新移民通常能夠在多倫多的郊區(qū)一次性付款買房。他們趨向于住在本國人集中的地區(qū)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商業(yè)和制度。”卡拉表示,這迫使COSTI和其他社會機構必須吸收資金,分散服務,在遠離市中心的交通要線附近開設分支機構。“人們都依靠汽車而且每天要走的距離非常遠,所以我們必須把中心設在人們容易到達的地方。”他說。“這很有效。我們的ESL培訓班全都招滿人了而且我們的就業(yè)項目也辦得十分紅火。”
報告的作者也在文中最后一段強調了這樣做的重要性,并警告說“如果不提供這些服務,尤其是不向收入低的新移民提供服務,就會助長社會緊張,如同西歐一些國家出現(xiàn)的情況一樣。”
歐洲
2008法國留學新動態(tài)
在越來越龐大的留學隊伍中,法國的陣營已經不可小覷,憑借其出色的教學體制和現(xiàn)在為數(shù)不多的免學費政策國家,她的優(yōu)勢已經不言而喻。隨著申請法國留學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如何在日益增多的學生中勝出,順利的拿到學校的申請和簽證,就成了現(xiàn)在更應關注的話題。如何才能更順利的留學法國呢?
從政策上來看,法國2007年實行了新的移民法,新法中表明,“對已完成學業(yè),但希望在回國服務之前能獲得一些工作經驗的外國留學生,規(guī)定可給予六個月的、不可延長的居留許可”。
隨著新移民法的頒布實施,對留學生學成之后留法工作打開了方便之門,同時對高層技術人員也拋出了友好的橄欖枝。更多的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將被歡迎去繼續(xù)進修更高等的教育以及將來可能被吸納到法國的建設力量當中。
從使館方面反應:每年法國駐華大使館和領事館都會控制赴法留學簽證的數(shù)量。比如說,法國方面07年發(fā)放給中國學生的留學簽證數(shù)量是8500份,如果發(fā)放的留學簽證數(shù)字不變,而留學申請數(shù)量增加的話,將會導致部分法語成績較弱的學生面臨較大的拒簽風險。所以,要想順利地赴法留學,語言還是重中之重。另外,學生需要對自己即將赴法留學的專業(yè)有所了解,對在國內教育的專業(yè)和課程都要明白做到流利的闡述,將會使成功獲簽的幾率大大提高。
移民搶走英國人近九成工作機會限制聲再起
盡管英國有技術的就業(yè)人口大幅度增加,但是過去10年間出現(xiàn)的新的工作機會,有85%被外國出生者得到。自從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以來,英國本國人就業(yè)人口已經滑落至最低點。批評人士說,這凸現(xiàn)出工黨政府所謂的就業(yè)率突破新高只是粉飾太平而已。自從1997年,制造業(yè)少了140萬名英國本國人,外國出生者增加了11.3萬人。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的資料,1997年至今新增的170萬個供給機會里,150萬個落入外國出生者手中。
曾經在工黨政府擔任福利事務官員的法蘭克·菲爾德呼吁政府采取緊急措施,限制東歐來的移民,以免英國的年輕人失業(yè)。“政府需要做的是面對事實:我們必須限制東歐勞工。以前我們不需要歐盟同意就能這么做,但是現(xiàn)在我們得到歐盟委員會的許可才能限制東歐移民,而政府似乎不愿意這么做。”
英國首相布朗去年承諾,為英國人創(chuàng)造英國工作機會,但是當時政府公布了錯誤的數(shù)據(jù),后來被迫承認有54%的新的工作機會被外國出生者占據(jù)。不過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最高可能有85%的新的工作機會為外國出生者所得。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英國本國人就業(yè)人數(shù)下滑至10年來最低點,與此同時,在英國工作的外國出生者幾乎增長兩倍。
英國加強吸收留學生彌補招生不足
最新調查顯示,在未來10年之間,英國屆滿大學入學年齡的年輕人人數(shù)將會減少,因此英國大學勢必會面臨招生不足的情況。代表英國大學校長的“Universities UK”組織委托所作的調查發(fā)現(xiàn),在未來10年當中,英國年滿18至20歲的年輕人將會減少,這是因為過去的出生率降低在未來10年間影響這個年齡段的人口數(shù)。
未來10年當中英國大學招生不足的缺額可能會多達70000人,這相當于六所大學將變成空的學校,沒有任何學生。一些英國大學的校長們表示,英國大學必須競相吸引學生來就讀,目標要放在成人教育和非歐盟國家的海外留學生方面,以補足空缺的學生位置。
這項調查也發(fā)現(xiàn),來英國接受高等教育的非歐盟海外留學生人數(shù)在持續(xù)增加,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最多。根據(jù)高等教育統(tǒng)計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HESA)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5/06至2006/07學年度之間,來英國就讀高等教育的非歐盟國家的海外留學生人數(shù)從22.3萬增加為23.9萬,增加幅度達7%。
雖然在上述兩個學年度之間,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從50755人減少為49595人,但中國仍然是英國高等教育的海外留學生的主要來源。來自印度的留學生則有顯著增加,上述兩個學年度之間,來自印度的留學生增加24%,從19205人增為23835人,但仍比中國留學生要少。同一時間,來自歐盟國家的留學生也增加了6%,成為11.2萬。
澳新
澳高校留學費用上漲移民緊缺課程成留學首選
學費普遍上漲
較2007年相比,2008年澳大利亞各高校的留學費用普遍上揚。這幾年隨著澳大利亞物價的不斷上漲以及政府教育補貼的縮水,澳大利亞院校的學費每年都會上漲,以悉尼大學為例,2008年商科的學費是24960澳元/年(約合16萬元人民幣),較2007年上漲了近3成。相比較而言,Tale類的學校費用上漲不大,幾乎和去年持平,學費每年約在6萬—8萬元之間。此外,澳大利亞大學的學費是以年為單位調整的,而大學一年至少都有兩次開學。也就是說,即將畢業(yè)的高中生可以通過盡早申請學校和盡早辦理簽證來化解學費上漲給家長帶來的壓力。
移民緊缺課程成留學首選
據(jù)悉,2008年澳大利亞留學的總體情況與2007年相比有很多變化。2008年注冊入學的學生明顯在學習計劃上比以前更加靈活。對于那些希望通過留學快速移民的學生來說,就讀澳大利亞緊缺職業(yè)課程確實是不錯的選擇,但需要對專業(yè)進行篩選和比較。
據(jù)了解,移民緊缺課程目前大部分集中在美發(fā)和廚師,目前墨爾本地區(qū)的啟思蒙公立Tafe學院在業(yè)內較為知名,2008年除了汽車維修專業(yè),其又開設了焊接、鉗工等較適合男同學就讀的專業(yè),并提供學生900小時的實習機會。而對于就讀澳大利亞本科學歷的學生,2008年,金融、物流和旅游管理等專業(yè)再次成為學生和家長考慮的熱門專業(yè)。
快捷課程設置增加
2008年,澳大利亞很多學校課程進行調整,尤其是針對高中畢業(yè)生的課程調整較多,大量快捷課程開始設置。所謂的快捷課程,也就是免掉了原來的一年預科,這是澳大利亞大學針對某些專業(yè)特別設立的,一般留學生可以在3年內就拿到本科學士學位。這樣,與傳統(tǒng)的1年預科加3年本科相比,快捷課程就節(jié)省了學生一年的時間和費用。因此,該類快捷課程十分受到國際學生的歡迎。但是,以前這類課程僅僅局限于商科和計算機專業(yè),2008年新開設的快捷課程專業(yè)又增加了工程、設計、大眾傳媒和文科。
名校大學預科標準提高
據(jù)悉,提供快捷課程的學校基本上都是澳大利亞的四星級大學,而五星級大學例如悉尼大學反而稍微提高了預科的入學門檻。比如,雅思的成績就從以前的5.5分單科不低于5分提高到單科不低于5.5,這就給英文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又增加了入學的難度。
澳洲結婚同居簽證:申請率高拒簽率高
隨著近30年來中國移民定居澳洲,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獲得澳洲身份后,再以結婚同居的理由,協(xié)助其配偶獲取澳洲永久居留權。在2006-2007年度,提交結婚同居申請的中國人超過4萬人,但申請的拒簽率也高得嚇人。
結婚同居移民申請是目前除了技術移民申請外,中國人最經常申請的一種移民簽證類別。最近澳洲移民局公布的一項報告中警告說,在結婚同居簽證申請中被查出有弄虛作假行為的已占到申請總數(shù)的70%左右。移民局為此制定了更嚴格審理程序,比如:在有些的情況下,采取兩次以上的面審。有的移民官做得更到位,直接登門拜訪申請人,搞得申請人緊張之下,小錯不斷,其結果導致申請審理的時間加長或拒簽。我想這其中最冤枉的是那些本來就是真夫妻卻被拒簽的申請人,不知還要等待多長時間才能團聚。
結婚同居簽證是以申請人與其擔保人之間的真實和親密關系為前提條件的。設立這種簽證的目的,是使澳洲擔保人與其海外配偶在澳洲團聚,方便其正常家庭生活。這種簽證的申請條件看似簡單,有人便認為提供證據(jù)的可能性較大,容易弄虛作假,甚至很多人認為即使自己的申請被拒,那么擔保人仍然可以上訴。移民部門為了杜絕這一漏洞,在審批時,一般要求申請人和擔保人必須與移民官面談。如果申請的真實性被懷疑,那么移民官多會采取拖時間的辦法,將審理時間拖個一年半載,目的就是讓一些不真實的關系,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最終暴露出來。
問題是,如果申請人與擔保人原本就是真實和真正的結婚同居關系,由于不熟悉這一簽證的審理特點,提供的證據(jù)或是前矛后盾,或是回答的問題不得要領,往往在提交申請后很短時間內就被拒,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上訴,不但費時費力,增加不必要的經濟負擔,而且審理時間太長還會影響夫妻感情,所以還是謹慎對待這類簽證申請。
澳大利亞勞動力短缺新臨時工作簽證即將出臺
因為最近嚴重的干旱天氣,澳大利亞國家農業(yè)聯(lián)盟針對目前澳洲本土農民工短缺的情況起草了一份計劃。如果旱災在全國范圍內持續(xù)下去的話,澳洲將需要超過十萬名勞力。
澳大利亞農業(yè)聯(lián)盟呼吁政府修改457簽證的有關條例,因為目前457簽證條例在農業(yè)領域限制了勞工的工作時間,影響了部分地區(qū)的農業(yè)發(fā)展。農業(yè)聯(lián)盟還申請了對太平洋島國農民工發(fā)放臨時簽證,以緩解澳洲的勞動力資源短缺。澳洲政府準備首先向新西蘭開放這項政策以試驗其可行性。
現(xiàn)在每年約有14萬移民進入澳大利亞,但都集中在人口密集地區(qū),政府正考慮將一些新移民轉移到相對落后的地區(qū)以解決勞工力缺失的問題。一系列新的移民政策也許會在4月底通過審核并公布。
澳洲樓市持續(xù)高歌 房價短期仍將高企
澳洲樓市陽光燦爛,與一片凄風,滲雨的美國樓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澳洲聯(lián)儲首席經濟分析師理查茲(Tony R-ichards)表示,受供需基本面因素影響,澳洲房價高企的情況近期仍將持續(xù)。
理查茲表示,房價高企對澳大利亞人來說是件“喜憂參半的事情”,一方面房屋升值,另一方面是降低了買房人的承受能力。他指出,當前的高房價已經持續(xù)一段時間,但現(xiàn)在形勢仍沒有改善的跡象。
改善購房者的承受能力一直是政府決策者的重大問題,房價過去幾年的漲幅已經超過澳洲普通家庭的收入漲幅,調查結果顯示,租房家庭的收入用于支付房租的比例近20年一直在上升。他還補充說,面臨購房壓力的低收入家庭的數(shù)量仍將繼續(xù)增多。
澳大利亞房屋短缺一直被認為是房屋租金上漲,通脹壓力和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澳洲統(tǒng)計局之前公布,澳洲07年第四季度住宅開工季比上升2.6%,另外,澳洲1月房屋貸款許可數(shù)較上月飆升2.3%。新屋開工數(shù)量和房貸許可數(shù)雙雙上揚,顯示建筑商和投資者都看好后市,澳洲樓市短期將延續(xù)暢旺的態(tài)勢。
澳洲的樓市去年以來漲勢喜人,根據(jù)澳洲統(tǒng)計局所公布數(shù)據(jù),2007年12月季房價指數(shù)上升3.2%,全年度也上升12.3%。經濟學家同時預估,今年最新一季房價指數(shù)也將至少上升3%。以各州最大都市而言,布利斯班年度房價指數(shù)上漲21.6%居冠,其次為阿得萊德的20.2%和墨爾本的18.1%,悉尼地區(qū)上漲8%,西澳第一大城珀斯僅小幅上升1.1%。
另據(jù)一項調查顯示,澳洲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維多利亞州和澳洲首都領地2004年至2006年間的住房收回率飆升近80%。住房收回率飆升基于房價屢創(chuàng)紀錄這一背景,新屋建造速度遠遠落后于需求,從而推動租金上漲。
近年來,隨著澳洲經濟的不斷攀升和移民配額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政府鼓勵和吸引海外投資的政策,澳洲房地產市場表現(xiàn)出不可限量的發(fā)展前景。澳洲政府不征收遺產稅,房地產可以世代相傳。房地產沒有使用年限,而可獲開發(fā)的土地又越來越少,這也是澳洲房地產不斷受到海外投資者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澳洲簽證類別有望刺激“自由行”
為配合澳洲旅游局提出的“追求體驗者”計劃,澳大利亞領事館最近推出“Experience Seekers”簽證類別試點計劃,游客只須向旅行社訂購機票+酒店等套餐服務,并出示金卡、鉑金、黑金卡及消費對賬單,符合標準的只須五個工作日即可獲得簽證。
據(jù)介紹,目前澳洲簽證常見的有旅游簽證、探親簽以及商務簽,只要資料齊全,一般都需要十五個工作日。新的簽證類別,暫時是針對高端消費群體,只要符合標準的只須五個工作日即可獲得簽證,更加方便快捷了。但需要強調的是,簽證須出示的卡可以是任何一間銀行任何卡類(VIsA、萬事達等),但必須是信用卡,同時需要出示在旅行社預訂機票和酒店的憑證,將全部資料交由旅行社代辦簽證。與旅游簽證不同的是,持“Experience Seekers”簽證的游客可以選擇不同的產品組合成適合自己的行程,自由度大。而且簽證的前提條件之一是須向旅行社訂購“機票+酒店”的澳洲自由行產品,這點是非常有利于推動澳大利亞自由行業(yè)務的發(fā)展。
業(yè)內人士預計,當澳洲自由行發(fā)展到一定的成熟的階段,澳洲簽證將會更加簡單,屆時,到澳洲旅游將會越來越便利,這無疑是對旅游愛好者的福音。
聯(lián)邦政府取消投資$10萬獲加分數(shù)千申請人受影響
據(jù)報道,政府政策的改變使超過5000名賣掉房產并借了大量金錢而成為澳大利亞公民的國際學生和技術工人陷入了困境。政府取消了投資政府公債12個月就可以在申請移民時獲加分的政策,因為他們懷疑該政策容易為騙子提供方便。
許多未來移民賣掉了他們在本國的房子和土地以釋放出更多的錢來投資10萬澳元的政府公債,這樣他們就可以更容易的獲得簽證。但有消息稱,有大約2270萬澳元的詐騙資金進入了澳大利亞國家銀行,這使得政府不得不立即取消了該計劃,而使許多人的移民申請擱淺。
澳大利亞國家銀行和移民局正在對欺詐行為進行,據(jù)稱,一名銀行職員未經許可私自向227名為獲移民加分而投資公債的印度移民申請者提供貸款。
鑒于澳大利亞國家銀行的困擾,在與移民局商議之后,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已經取消了試圖靠投資公債獲取移民加分的計劃,財長Michael Costa的一位發(fā)言人說。而其他州也相繼取消了該計劃。
來自Bangladesh的Mohammad Alam說,他的父親賣掉了房產籌集了$100000,并達到了獲得永居權的120分。他從澳大利亞電訊技術缺地區(qū)獲得了65分,并以較高的英語水平獲得20分,因為其年齡在30歲以下而獲得了另外30分,但剩下的5分需要靠公債來獲得。
“突然,他們就說我們不能拿到那些錢了,”Alami說。聯(lián)邦政府已經決定從去年9月1日起結束該計劃,但數(shù)千人當時正等著他們的申請被處理。移民局一位發(fā)言人表示,公債計劃被取消勢因為我們看不到因公債而獲得額外加分的移民是因為他們的技術而被選拔出來的。
澳洲移民工會的專業(yè)代理團已經游說聯(lián)邦政府允許這些人將他們的錢改投到聯(lián)邦基金中。“這些人有足夠的技術能夠在澳大利亞找到工作,他們可以為澳大利亞的經濟做出貢獻。”移民部長Chris Evans說他已經向他們的部門征求建議。
留學新西蘭:特別專業(yè)工作可獲3年簽證
新西蘭駐華大使館傳來的最新消息顯示,凡就讀建筑、會計等專業(yè)的學生,需要在當?shù)毓ぷ鳚M3年之后才有機會取得執(zhí)業(yè)認證,所以政府在簽證方面也給予了特別待遇,準許此類學生畢業(yè)后可獲得3年的工作簽證。
最新公布的教育機構排名調查顯示,新西蘭中等和高等教育機構再評比中表現(xiàn)優(yōu)異。在大專院校排名中,60%以上的新西蘭大學繼續(xù)位居世界500強行列。“2007年我們也加入了里斯本公約文憑互認協(xié)定。這意味著,獲得新西蘭學歷的學生在50多個國家具備同等學歷。無論在任意簽約國繼續(xù)深造,還是就業(yè),他們所獲得的學歷都可以得到認可。”
新西蘭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Jonathan Watt透露,新西蘭移民局和中心銀行、ANZ銀行正在洽談簽署合作協(xié)議,為準備在新西蘭留學的學生及其家長提供幫助。這項協(xié)議可使中國學生通過銀行轉賬支付各種學習費用,不必在申請簽證時出具大量財務單證,便于學生家長管理子女在國外就讀期間的各種費用。據(jù)悉,2007年新西蘭留學生簽證發(fā)放數(shù)量同比增長了26.83%。
其它
留學熱門國留學生就業(yè)新政
2008年中國留學生將享受到更為寬松的海外就業(yè)政策。這是基于2007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各主要留學熱門國家都頻頻出臺鼓勵留學生在當?shù)貙嵙暋⒕蜆I(yè)的新政策,而作出的形勢分析。
這類政策包括專為留學生發(fā)放的短期簽證、提供移民加分政策等。
加拿大:出臺規(guī)定,從加拿大公立大學畢業(yè)的留學生,只要在3個月內找到工作,不再需要通過人力資源部就可直接取得工作簽證。
英國:對所有留學生在其本科或碩士畢業(yè)后,發(fā)放1-2年的簽證,鼓勵和允許其在英國就業(yè)。
澳大利亞:為在澳洲學習滿兩年并畢業(yè)的留學生發(fā)放18個月的短期簽證,鼓勵學生留在澳大利亞工作,并為其中找到工作的留學生提供加10分的移民便利。
法國:實施的新政策是對赴法留學生進一步敞開大門,在法國攻讀碩士學位的留學生可以獲得更大的便利;留學生在畢業(yè)后更容易獲得在法國工作的機會;一些出類拔萃的留學人員也將有可能獲得法國公民待遇。
韓國:允許人文、社科類的留學生,碩士畢業(yè)后留在韓國工作。
以上種種政策的出臺,目的都是為了方便留學生畢業(yè)后境外就業(yè)。境外就業(yè)可以為留學生積累海外工作經驗、提高就業(yè)競爭力、開拓國際視野。
從留學生回國就業(yè)的角度來看,隨著中國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fā)展,國際性大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力度加大,實力雄厚的中資公司也不斷努力開拓國際市場。中國人才市場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強,而留學生憑借具有國際視野、國外實習和就業(yè)經歷、國際交流能力、外語語言優(yōu)勢、國際化人脈等將在就業(yè)市場上凸顯較強競爭力。
日本多所大學在中國設立據(jù)點吸引留學
隨著中日教育界交流日趨緊密,大學間的合作也不斷加強,目前已有31所日本大學在中國建立了51所各種辦事處、研究所等,其中北海道大學、東京大學分別在中國設立了7個研究所,居日本各校之首。
而日本大學紛紛赴中設點的原因,專家分析,主要與日中教育交流日趨緊密,科研合作不斷加強,校際間的合作也不斷擴大有關。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隨著日本年輕人口的減少,日本各大學府目前面對空前的招生危機,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就正好成了日本各大學府向海外廣招新生的最大招生地。
首先,隨著日本少子化的進展,日本大學將進入生源不足導致大學大倒產的時代。據(jù)“2006年度私立大學、短期大學等入學志愿動向”顯示,2006年度私立大學新生入學人數(shù)在定員人數(shù)50%以上100%未滿的大學,已從2005年的143所增加到202所,未達到定員人數(shù)50%的大學從去年的17所增加到20所,約有40%的大學招不滿生,日本的大學急需留學生來填補人數(shù)。
北海道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名古屋大學和九州大學等日本主要大學,不僅在中國設立辦事處,還專門舉行了多場大型招生活動,舉辦赴日留學的講解會等,十分注視中國的生源場。這些大學在中國招生,除了填補人數(shù)外,也為了物色到高材生,以設法補充日本這方面短缺的人才。
廣島大學是最早與北京接觸的日本國立大學。目前,就讀于該大學的近800名留學生當中,已有超過四成來自中國。該大學透露,在中國招生中,主要是要物色理科班人才。東京大學曾公開發(fā)表學校招生戰(zhàn)略,稱日本若只靠本身的人才恐難以和國際競爭。去中國招生是因為看重中國人口多,今后要如何與歐美搶奪中國的優(yōu)秀人才甚為關鍵。北海道大學等在北京大學附近開設了招生事務所。一些日本私立大學為了搶學生,每年兩次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定期舉行日語考試和面試。
入學要求低 新加坡私立大學受職高生青睞
在經濟發(fā)展,就業(yè)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包括學生、白領在內的很多人群都希望通過“越洋充電”,提升將來的就業(yè)、升職空間。在留學產品日益豐富多元的今天,入學要求低、留學費用省、教學質量一流以及就業(yè)率高的新加坡私立大學成了國內職高生留學的明智之選。
專業(yè)直面就業(y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提倡理性留學的今天,就業(yè)前景是不是有“奔頭”成了學生決定使用留學投資的一個首要考慮因素。據(jù)了解,在新加坡,很多私立大學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服務于新加坡的經濟發(fā)展,這就賦予了新加坡私立大學具有“就業(yè)決定專業(yè)”的特點。如目前全球熱門的酒店管理、金融、物流管理、多媒體傳播和計算機等專業(yè),都是其優(yōu)勢專業(yè)。新加坡私立大學不但擁有一流的教學水準,而且優(yōu)良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也為學生深造成才提供了便利。
入學門檻、費用雙低化
入學門檻低也是國內職高生青睞新加坡私立大學的一大原因。目前,包括亞太管理學院、PSB學院等、東亞管理學院在內的新加坡著名私立大學,都能為職高生敞開門戶。由于在入讀本科之前,學生都須先修語言,因此這些大學可以無入學語言申請,而且每個月都有開學時間。除了入學門檻低,新加坡私立學校的費用也很低,一年七、八萬的留學費用,是新加坡私立大學歡迎來自中國工薪家庭的學子的又一大表現(xiàn)。
第三國留學黃金中轉站
吸引中國職高生留學新加坡的另一個原因是,新加坡作為學生今后第三國留學的黃金中轉站作用十分突出。據(jù)了解,新加坡許多私立大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都與歐美同步,部分高校還與歐美大學合作開辦雙聯(lián)課程,很多學生在新加坡讀完一部分課程后,就可以直接轉入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高校修完剩余的課程,并獲得歐美大學學位。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節(jié)約了金錢。
新加坡教育部將為國際小留學生舉行統(tǒng)一入學考試
新加坡教育部將每年舉行一次統(tǒng)一入學試,讓報讀小二至小五與中一至中三的國際學生憑在新加坡考試與評鑒局(singapore Examinations&Assessment Board,簡稱SEAB)設計的統(tǒng)一測試中考取的成績,取得學額。統(tǒng)一入學試包括英文與數(shù)學試卷。新加坡教育部的這個決定,省去了國際學生目前為了提高錄取機會,同時報名幾所學校而得參加各校的入學試的麻煩。第一個統(tǒng)一入學試暫定在2008年9月或10月舉行,是讓準備在2009年1月入學的學生報考的。及格的學生將根據(jù)他們的成績與學校的學額空缺分配到各校。
中國留學生成為日本企業(yè)的生力軍
在世界經濟日趨全球化的今天,日本企業(yè)聘用外國人留學生也在逐年遞增。近3年來有約一成日本企業(yè)引進了外國人留學生充實企業(yè),其中引進的中國大陸留學生更是獨占鰲頭,占外國人留學生在日就職的65.7%,中國留學生已經逐漸成為日本企業(yè)的生力軍。
據(jù)日本經濟產業(yè)省下屬的獨立行政法人勞動政策研究,進修機構于4月3日發(fā)表的“有關雇用外國人留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2004-2006年這三年間日本企業(yè)雇用外國人留學生畢業(yè)生做會社職員的為9.6%,沒有采用的為89.5%;而會社在職員工在300人以上的日企則高達36.3%,也就是3家會社中有1家會社實際上雇用外國人留學生。
在日企雇用外國人留學生就職中,中國大陸留學生的就職人數(shù)獨占鰲頭,占65.7%;韓國留學生次之,占17.3%;中國臺灣第三,占5.4%;馬來西亞第四,占4.8%;印度尼西亞第五,占3.2%。中國兩岸三地留學生在日的就職人數(shù)占7成以上,已經成為能夠促進日本企業(yè)活力的生力軍。
日企雇用外國人留學生的理由:“為確保優(yōu)秀人材是不論國籍的”占52.2%;接著“工作中必須使用外語”占38.8%;“為了事業(yè)的國際化”占32.4%。為了對應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日本企業(yè)雇用外國人留學生的企業(yè)也在增多。而與此同時,那些至今還沒有實際雇用過外國人留學生的企業(yè)中,有44.9%的企業(yè)表示“會社的接納體制還不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