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是一位醫學生時,我患上了考試焦慮癥。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功課壓力非常之大,我們的每一本課本都非常的厚,像磚頭一樣大小。另一方面,我又尋思是我的記憶力下降了,潛能太有限,沒有了中學里那種下把苦功,好分數滾滾來的情形。每次考試前,我都無比的焦慮、狂躁,飯吃不香、覺睡不安。是的!我無比的擔憂我考試會失敗,功課的考試讓我傷盡了腦子,我的成績也在不斷的下滑,難以續寫從前的輝煌(要知道,以前的考試,我都沒落下過前五名)。
這種日積月累的壓力讓我日漸的憔悴、消瘦。但這一切,終于在遇到一個人后得到了真正的解脫,恢復了健康。
他是我的一位校友,曾經做過醫生,現在是一位在業內享有不小聲譽的醫學翻譯、自由撰稿人。
他是這樣跟我說的。你患的病,我曾經也得過。小學到高中,為了贏得父母、老師、周邊人的贊賞,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考試考高分,似乎考試分數越高,自己就越是聰明、聽話的孩子,有美好前途的好學生。但要考最高的分數,意味著要盡求的完美。我資質也是中上而已,并不是那種過目不忘的天才,所以也只有一天到晚不停的看書,犧牲掉看漫畫、打籃球、看電視、外出游玩的時間。每逢考試前夕,還要加班加點到深夜的溫習功課。
我點點頭,是的!如果說開始考高分是一種天賦和本能,那么時間長了,功課深了,又要超過平均分,那就只有拼命的額外下苦功了。
這位校友又說,問題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的,目標總是追求往前的。這就導致了越往后走越累。想一想,從小學到中學,你考試越來越高分,到了重點高中,大學乃至重點大學,你還要想保持以前在考試中的優越感,意味著你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更多了。隨著考試對手的增強,有些時候,你或許再努力也是無法再像以前一樣輕松贏得好的名次。
我還是有一絲不解,付出超倍的努力難道也錯了嗎?
當然,這位先生又說,在一些事情上有時付出超倍的努力或許意味著一種不誠實的表現。禍根就埋藏在第一上。考試本質是一場測試你現今知識儲備、分析力、判斷力的活動。考試的結果應該如實反映你的天賦。你呢?考試前夕的徹夜臥讀,死記硬背的熟記考試的知識,或許能考了高分。但測不出你正常的天賦與水平。你原來的天賦或許是60分。但經過你超常的付出努力后,或許出現的是80分的天賦。但其實可能有20分是虛假的泡沫。
我恍然醒悟,人就是這樣為了一時的虛榮,一步一步的“作假”,直到超常的勤奮把自己逼上了高處,反而再也難以忍受低處的風景,最后導致失去了平常心,產生一種患得患失的心理毛病,從而阻擋了自己進步的步伐。
為人要誠實,誠實可以讓你更客觀的認清自己的本質、天賦,找準自己的位置,良好你的尺寸,尋找到一種匹配你的生活,從而讓你獲得一種心安理得的健康。佛常說,要除掉貪、嗔、吃三種毒,才能獲得智慧。其實,誠實就是一劑真正管用的良藥,讓一個人生活在真實的世界里,找到真實的自己,處在合適你大小的位置上,你才有可能真正會獲得一種幸福、理想、輕松、快樂的一種生活,一種人生。
人生猶如一件衣服,是世界上最華麗的、最昂貴、最耀眼的那一件衣服,如果尺寸不符合你的身型,那么穿上去只能是一種別扭與累贅!朋友,找到適合你的人生的“服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