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重回縱橫交錯的歷史場閾

2008-01-01 00:00:00霍俊明
南方文壇 2008年2期

2007年11月,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謝冕、孫紹振、劉登翰、孫玉石、殷晉培、洪子誠的《回顧一次寫作——〈新詩發展概況〉的前前后后》?!痘仡櫼淮螌懽鳌吠高^近半個世紀的歷史煙云,重新呈現了一代北大學子在青春的歲月里與同樣激烈的政治年代的文學理想與生存的精神狀態,而更為重要的還在于《回顧一次寫作》第一次公開了一些因為種種原因當年沒有發表的《新詩發展概況》(原名為《中國新詩簡史》)的一些章節,而其中的“關于《新詩發展概況》答問”則以口述史的方式呈現了復雜政治年代的文化語境、詩歌狀況,詩歌觀念與主流的詩學趣味、個人的青春生活、校園記憶、文學理想、詩歌史的敘述方式、校園刊物(《紅樓》)、大學教育與學術體制等多層面的真切而駁雜的事件細節與歷史場景,還原出了一段縱橫交錯的歷史田野。當1958年的寒假,這六位年輕人帶有激情和理想走入和平里東街中國作協的五層紅磚樓時,當他們如饑似渴閱讀那些漸已發黃的詩冊,在黑暗的小酒館以稀飯或油條填飽肚子,在深夜的時候窗口透出他們勞作的燈光以及在煤球爐上烤食玉米的場景都不能不讓人感動,一代人的青春激情就是以如此的方式與詩歌與政治聯系在一起,他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是當代甚至20世紀中國新詩發展歷史中的一個重要事件。1959年2月,穿著厚重棉服的謝冕、孫紹振、劉登翰、孫玉石、殷晉培、洪子誠在朝陽和平里中國作協宿舍樓前的意氣風發的黑白照片重新喚醒了半個世紀前的記憶和一段繁復而尷尬的歷史面影,印證了一代人在一個政治年代空前的青春革命激情和“小資情調”① 的奇妙結合(洪子誠語)。

縱橫交錯:重回50年代的詩歌場閾

從50年代開始,當代新詩史寫作和研究在很長的時間都難以擺脫政治文化的極其緊密的影響,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尤其是在政治運動的歷史節點上,包括新詩和文學史研究在內也隨著這種政治體制的變化而發生遷移,甚至會出現對同一個詩人、同一個詩歌流派在不同的語境中前后抵牾的矛盾敘述②。而圍繞著《新詩發展概況》寫作的前前后后的復雜事件都讓研究者和當事人重新回到了50年代那不無復雜的政治和文化場閾。

而50—70年代,當代詩歌理論和批評對詩歌的政治思想內容的強調和詩人政治身份的確認逐漸形成了一種對所謂的現實主義(革命現實主義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詩歌美學空前重視的潮流。在很長時期內③,新詩和新詩史研究中現實主義詩歌往往作為一種主流而被反復強調,研究者往往將詩壇分為主流、支流和逆流,而對此的劃分依據更多是一種政治態度和階級立場。在這種“斗爭哲學”④ 的影響下,現代主義詩歌在很多時候作為資產階級的逆流而屢遭貶抑,并冠之以“反動文藝”、“頹廢主義”或“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等罪名,邵荃麟的《門外談詩》,艾青的《中國新詩六十年》,臧克家的《“五四”以來新詩發展的一個輪廓》⑤ 可以說是代表,并且對《新詩發展概況》的寫作有著直接的影響。而值得強調的是,新詩史寫作作為一種特殊的批評話語更能夠顯現出特定時期的詩歌理論乃至文學理論的特征,任何文學研究及其成果都會最終體現在文學史研究與文學史寫作當中,新中國成立后關于中國現代新詩史的書寫工作在1958年就已經開始了,盡管由于當時顯而易見的時代背景和政治原因這部“新詩史草稿”(謝冕語)存在諸多歷史的局限和偏誤。這就是在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五四運動四十周年,《詩刊》第6、7、10、12期刊發的由當時的北京大學中文系55級謝冕、孫紹振、孫玉石、殷晉培和56級劉登翰、洪子誠撰寫的“新詩發展概況”⑥,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的新詩史寫作實踐,由四章組成,即“女神再生的時代”、“無產階級革命詩歌的高潮”、“暴風雨的前奏”和“民族抗戰的號角”。由于復雜的歷史原因甚至包括《詩刊》內部成員的特殊問題,最終以孫玉石撰寫、署名劉登翰、孫玉石、孫紹振、洪子誠、殷晉培、謝冕的《民族抗戰的號角》(《新詩發展概況》之四)發表于1959年12月25日的《詩刊》而告夭折,此后,孫紹振撰寫的《唱向新中國》(《新詩發展概況》之五)、謝冕撰寫的《百花爭艷的春晨》(《新詩發展概況》之六)和殷晉培撰寫的《唱得長江水倒流》(《新詩發展概況》之七)只能是在近五十年之后在《回顧一次寫作——〈新詩發展概況〉的前前后后》中才得以公開的呈現。而當時“原來天津的百花文藝出版社打算出單行本的,也取消了。原因不大清楚,估計是和60年代初形勢發生變化有關”⑦。

《新詩發展概況》這些在1958年的“大躍進”的狂潮中所寫下的文字,也只能是按照當時流行的“兩條道路斗爭”的模式和革命戰爭以及政治運動的框架來編寫,將詩壇分為分無產階級詩歌(革命現實主義詩歌)和資產階級詩歌、小資產階級詩歌等反動詩歌(非革命現實主義詩歌,反革命現實主義詩歌),對所謂的詩歌發展“逆流”的象征派、新月派、現代派、七月派等進行批判,其中的偏頗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這些在1959年之后直至今日對中國詩壇起到相當作用的當事人都在多年之后對《新詩發展概況》的寫作進行了自我檢省與反思。當事人之一的洪子誠在多年之后“重讀這些文字,除了為當時的勇氣吃驚和幼稚汗顏之外,已無多大價值可言”,“年青時感染著時代風潮的沖沖撞撞,所知不多卻偏要褒貶臧否的作為,在使我們慚愧之余,常常渴望能有所彌補、糾正。于是,重寫一部新詩史便成為我們久埋心中的愿望”⑧。而返觀和檢視當代新詩史寫作和研究,曾一度是在他立論模式和國家階級話語中進行的單一視鏡的刻板敘述,這種敘述往往是史從論出,以論代史,甚至在極端的情況下不惜篡改歷史。正如當事人洪子誠所反思的當初寫作《新詩發展概況》時是運用當時提倡的“以論代史”的方法,將詩人和詩歌現象分門別類地安置在進步、革命與反動和頹廢兩種詩風之中⑨。實際上新中國成立后開始的新文學史寫作,從50年代初期王瑤的《中國新文學史稿》開始直至60年代初,這一時期的當代文學史著作(含內部適用、交流材料)基本上和《新詩發展概況》一樣是一種與政治和文學現時發展貼得過于緊密的一種實錄性的書寫方式。這種書寫方式限于歷史語境的限制帶有相當的意識形態色彩,其敘述也往往顯現出當時的政治運動和文藝論爭的直接投影。對于當時那些為主流和政治所接受的詩人、作家則進行肯定而對主流不能接受的詩人、詩派則冠之以所謂新詩發展中的“逆流”、“支流”、“黑線”,予以批判和否定以及歪曲的解釋,或者予以忽略或遮蔽。正是在這種畸形的意識形態的剪刀之下,進入《新詩發展概況》的都是政治性上相當強的詩人,而其他一些后來被認定為重要的詩人卻被埋沒與批判,“中國新詩三十多年豐富的創造,左刪右削,就剩下這一點點,許多重要的現象,重要的詩人和作品都被遮蔽。所有歷史的書寫都是當代人的書寫,歷史便也變成書寫者的歷史”(10)。而與這種文學史寫作方式相應的新詩理論和文學理論也不能不是極端的政治化和畸形化的,50—70年代的這種新詩批評狀況也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由于長期存在的比較單一和狹窄的文學理論框架和模式的束縛,特別是由于‘左’的政治思想和文學思想的籠罩,許多詩人和思潮流派,長期被納入研究的禁區;一些復雜的新詩現象,在那種氣候之下,難以進行清理和探討;加上研究者們的自身文學觀念與文學素質也有很大的局限……不僅如此,在有些觀念的開放性和論述的理論深度方面,比起1949年以前的一些思考來,甚至還表現了很大的倒退”(11)。

一個歷史事件甚至重要的文學史事件的誕生肯定是由各種力量共同塑造出來的,這自然包括《新詩發展概況》的生產過程。

1959年第6期《詩刊》首次刊出《中國新詩發展概況》,其“編后記”有所提示:“這期,我們開始刊載‘新詩發展概況’。這樣的‘新詩發展概況’,以前還沒有人寫過,不容易一出來就寫得很成熟,我們發表它,帶有聽取更多意見的目的,以便將來幫助作者進行修改”(12)。這也似乎印證了謝冕的看法,“在當時那種‘大躍進’‘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背景下,到處都在‘放衛星’,不論是《詩刊》領導還是我們,當然是希望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寫出一本觀點和方法都正確的、有異于前人的、嶄新的新詩史。這在當時,我們都完全認同如下的看法,即這個工作不能依賴那些資產階級或小資產階級的專家來做,只能由我們這些敢闖、敢干、沒有思想負擔的年輕人來做”(13)。實際上,在當時“拔白旗、插紅旗”的語境下,《詩刊》在1959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在很多學術機關都調動集體寫史的語境下希望推出年輕人寫作中國新詩史就帶有著相當的政治考慮,“第一,可以確認新詩走過的并不平凡的歷史進程,回顧眾多詩人艱辛而光榮的足跡,重塑新詩的革命傳統。第二,讓熱愛新詩的讀者,通過這些文字,比較具體地了解一些優秀的作品,增強新詩的吸引力。第三,當時的氣氛,既有學術批判余波的影響,又有隱在的用實事求是的觀點,比較全面地書寫新詩歷史的欲望”(14),而之所以選中謝冕等北大學生還在于他們在此前的“突出”表現,當時北京大學中文系的55級學生已經在此前寫出了具有全國影響的帶有“樣板”性質的七十萬字的“紅皮文學史”(《中國文學史》)。這部由學生集體寫作的《中國文學史》不僅得到了全國重要報刊如《人民日報》、《文藝報》、《光明日報》、《人民文學》的大力推薦和贊揚甚至蘇聯的黨報《消息報》也刊發了相關消息,而更重要的還在于國家領導人也參與其中,如陳毅(1960年3月4日)和康生(1959年11月27日)的復信。而在當時下鄉、下廠、下部隊寫作村史、廠史和部隊史的熱潮中,北大中文系學生又在《中國文學史》之后開始寫作“當代中國文學史”、“中國小說史”、“中國古代戲劇史”、“中國新文學史”等。正是基于北大55級中文系學生的突出影響和寫史經驗,《詩刊》社最終選中了謝冕等六位年輕人,而寫作新詩史的計劃實際上是得到《詩刊》社會議通過的,事先主編臧克家和副主編徐遲以及黨支部書記兼編輯沙鷗、丁力都進行了討論最終建議由北大的學生利用寒假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集體寫出一部“觀點正確”的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部新詩史。

尷尬的歷史敘事:“中國新詩發展概況”

盡管在《新詩發展概況》的集體寫作過程中,加之特定歷史文化的限定,謝冕、洪子誠等人基本上是在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的前提下進行歷史敘述,但是仍然呈現了他們個人的詩學觀念和美學趣味,這種程度不同的詩學觀念和美學趣味與當時流行的主流觀點甚至是有差異的。如孫紹振就認為在50年代初由于自己的閱讀經驗的影響就對當時最紅的民歌體詩《王貴與李香香》持相當的看法,“‘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紅旗一展天下都紅遍’還馬馬虎虎,至于‘不是革命我們翻不了身,不是革命我們結不了婚’,這是詩嗎?我只能硬著頭皮強迫自己相信這是好詩”(15),“但是在分工的時候,居然讓我負責1942年到1949年那一段。其實,我對這一段,一直比較狐疑,尤其是對于《王貴與李香香》還有張志民的《死不著》,我從來就不能克制對它們的懷疑”(16)。當然孫紹振也只能保留自己對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以及張志民的《死不著》的看法,落實到具體寫作時也只能是祛除個人趣味,甚至在由孫紹振撰寫的《唱向新中國》(《新詩發展概況》之五)中,孫紹振用了相當大的篇幅對李季及其《王貴與李香香》進行了熱烈的肯定性評價,甚至沒有指出這首敘事詩的任何缺點。這也就是孫玉石所說的“個人的看法,可以保留,落實在文字上的,還必須遵守集體寫作的原則”(17)。

《回顧一次寫作——〈新詩發展概況〉的前前后后》中很多當事人都提到了時在《詩刊》社工作的徐遲,其中洪子誠談到徐遲作為一個現代派詩人在新中國成立后對“現代派”(“西風”)的否定與批判而“文革”結束之后又開始在《現代化與現代派》等文章中倡導“現代派”,很多研究者對徐遲這樣的“反復無?!钡摹帮L向標”式的行為是持相當批評態度的,而洪子誠卻坦言在與徐遲的接觸中“他的觀點、主張幾次發生翻轉性改變,卻一點也沒有影響我對他的尊敬。一個人認真調整自己的看法、修改自己的觀點,并不是一件可羞恥的事情。當然,從這里也可以看到這幾十年來,中國社會、文學思潮變化、波動起伏之大”(18)。徐遲無疑對《中國新詩發展概況》的寫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遺憾的是,謝冕、洪子誠在談到1959年《詩刊》發表其中的四章之后即告夭折的原因盡管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三年自然災害和國家政策的調整以及文化領域的重提“雙百方針”,但是顯然徐遲作為當事人更明其中的事理,但遺憾的是徐遲的自傳《我的文學生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只寫到了1954年,對于《中國新詩發展概況》最終在《詩刊》夭折的真正和具體原因也只能是埋沒在歷史的塵埃深處了。

還需要提及的是郭小川,郭小川參加了當時《詩刊》社組織的關于“中國新詩發展概況”的討論并作了重要的發言。按照洪子誠的回憶,郭小川在發言中批評了王亞平,認為王亞平不應該進入詩歌史,而在此后的對郭小川的批判中時為中國作協副秘書長的王亞平曾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換言之郭小川在1959年年底開始受到批判不能不影響到其在詩壇的地位甚至影響到文學史敘述的相關問題。而謝冕撰寫的《百花爭艷的春晨》(《新詩發展概況》之六)盡管在關于郭小川的文字中對其詩作進行了批評(19),但顯然較之政治的多邊和詩人之間的復雜關系,“新詩發展概況”這樣的帶有歷史總結性質的文字顯然更為敏感。值得注意的是,從1986年以來的二十余年的時間里,史料的挖掘、尤其是特殊政治年代例如文革時期的史料挖掘成了當代新詩史(文學史)寫作與研究中似乎相當激動人心的事件,批判書、檢討書、日記、內部材料、口述史似乎都成為還原一個特殊時代文學歷史真實的底牌,但是我們面對1949—1976年間的歷史又不能不充滿相當復雜的感情,一些特定時間節點上的歷史當事人的回憶卻成了空白,以郭小川為例,他常年堅持著記日記的習慣,但是由于復雜的原因郭小川在1959年10月27日終止了記日記的習慣,直至第二年的10月份才記了寥寥數言,1960年一年是郭小川日記的空白期,而這能更為清晰地呈現特殊的政治語境對郭小川內心世界的巨大影響。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洪子誠、謝冕、孫紹振、孫玉石等當事人在回顧當時《詩刊》社組織的關于《新詩發展概況》的討論會時都不能確定其具體時間,只約略談到是1959年,而筆者在翻閱郭小川1959年日記時找到了一些簡略的相關信息(20)。從郭小川1959年的日記,可以看到郭小川在數十次的日記中都談到了《詩刊》以及與臧克家、徐遲、卞之琳、沙鷗等人的交往以及相關的詩歌討論會議,可見郭小川與《詩刊》及當時的相關編輯保持著相當密切的關系,而這也一定程度上顯現出當時主編臧克家以及《詩刊》不斷向政治運動靠攏的傾向。郭小川在日記中談到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擬定的文學十年大綱,在相關的討論會上與會者對其詩歌部分頗為不滿。眾所周知,《新詩發展概況》最早發表于《詩刊》1959年第6期,但實際上,原定是在《詩刊》第3期發表,但是郭小川在看《詩刊》大樣時臨時抽掉了這份《新詩簡史》(21),具體原因不詳(22)。歷史是不可能用假設來推斷的,但是如果《詩刊》從1959年第3期就開始刊載《新詩發展概況》,按照正常情況在年底就能全部登完,就不會在1960年更為復雜的政治語境以及《詩刊》內部的原因而最終夭折只有在五十年之后才“重見天日”。而當時《詩刊》組織的關于《新詩發展概況》的討論會按照郭小川的日記是在1959年4月14日下午兩點,地點是王府井作家協會會議室(23)。

謝冕撰寫的《百花爭艷的春晨》(《新詩發展概況》之六)和殷晉培撰寫的《唱得長江水倒流》(《新詩發展概況》之七)盡管無論是從詩人選定、評判標準和述史方式都符合當時的規范要求,但是因為所涉及到的詩歌歷史太過于接近“當下”且涉及到的當事人都是健在者,并且不同的詩人在紛繁的政治運動中如何認定其不同時期的詩歌寫作都無疑帶有相當的難度,這也給這部最初的新詩史公開發表提出了挑戰。例如以郭小川為例,1959年11月郭小川即因為“丁陳反黨集團案”而在作協十二級以上黨員干部會上做檢查并在此后受到了批判(24)。盡管1960年郭小川仍為《詩刊》編委,但實際上已經被邊緣化了。據1959年郭小川寫給邵荃麟、劉白羽和嚴文井的信中希望自己調離作協去《詩刊》工作的建議。郭小川在1959年11月開始逐漸因為文藝思想問題和政治問題而受到了批判,尤其是他的長詩《望星空》、《一個和八個》、《深深的山谷》和《白雪的贊歌》都受到了批判,那么謝冕在《百花爭艷的春晨》(《新詩發展概況》之六)對郭小川的與賀敬之的篇幅相當的肯定、贊賞性敘述和評價在當時的歷史語境下就不能不產生問題,盡管謝冕對郭小川轉向知識分子題材的詩作《深深的山谷》和《白雪的贊歌》在肯定之余也進行了批評,“《深深的山谷》通過一個愛情悲劇,描寫了知識分子在革命斗爭中分化的過程,男主人公由于堅持個人主義,終于在殘酷的現實斗爭面前動搖、退縮,走上毀滅的道路。詩人對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靈魂丑惡的一面——根深蒂固的個人主義,進行了相當深刻的批判和揭露。但女主人公的轉變描寫軟弱無力,顯出詩人對她小資產階級脆弱感情的原諒,同情多于批判。《白雪的贊歌》由于情節處理不當,以及一些不健康情調的流露,損害了人物形象的塑造”(25)。實際上,包括謝冕在內所撰寫的《新詩發展概況》盡管從敘述框架、文學史觀、詩人評價、詩歌觀念和趣味以及“以論帶史”的方式符合當時的整體的文學史的寫作方式,但是其中的一些語言和觀念也是與當時的主流框定存在差異的,例如謝冕對賀敬之的評價顯然不太符合當時的要求,尤其是對賀敬之這樣的一個頌歌型的在當時影響甚巨的政治抒情詩人的評價就顯得更為敏感,“賀敬之喜歡選擇重大的政治事件做創作的題材。一些看來很枯燥的政治術語和概念的東西,在他的筆下卻以飽含血肉的形象表現出來,為革命浪漫主義詩人賀敬之的詩增添了不少光彩”(26),這也是為什么徐遲等人在《詩刊》最后刊載這些文章之前進行修改的原因了。盡管徐遲、丁力甚至包括臧克家并沒有硬性規定《新詩發展概況》的寫作提綱,只是在談話中涉及到關于中國新詩發展的歷史以及新詩史寫作的一些設想,盡管在當時的政治氣候和學術語境下(27)徐遲等人不宜干預這些青年人(新生力量)的歷史敘述但是還是進行了一定的參與,比如《詩刊》社組織對《新詩發展概況》征求意見會以及徐遲等人對《新詩發展概況》的修改。以《詩刊》社組織的征求意見會為例,當時的主編臧克家以及徐遲、沙鷗、丁力、尹一之甚至包括郭小川、樓適夷都參加了會議,可見《詩刊》的重視程度。而徐遲對這些青年人稿子的修改是值得注意的,“我們這幾個年青人的稿子,幾乎都是經過他修改的。現在想來,我們那時的稿子,不經過修改,是不可能發表的”(28),“從后來發表的樣子看,徐遲先生親自動手,改了很多,特別是增加了不少他自己親身經歷、非常熟悉的抗戰時期大后方詩歌活動情況的文字,包括一些詩人和詩歌出版物,有些是一般文學史敘述里所沒有的。但是,徐遲先生的修改,對于原稿那些給詩人政治定性的詞句,如對艾青、胡風等人所加的‘惡謚’,卻沒有刪去。那些過低的評價,也沒有改動”(29)。

“文革”結束后,孫玉石、孫紹振、洪子誠、劉登翰等試圖重寫《新詩發展概況》(30)以彌補當年沒能印行單行本的缺憾,但是新的政治和文化語境的轉換使得當年的這些帶有強烈的政治印記和時代缺陷的史論文字已經顯現出了空前的尷尬以及其與一個嶄新時代新的話語規范要求之間的距離,“此時正是中國詩壇的多事之秋。先是‘反右’中落難的詩人一批批平反復出,再是對新月派、現代派和九葉派詩人的重新肯定,最后是‘胡風反革命集團’平反,推出了‘七月派’的一大批詩人。另一方面曾經被捧上天去的‘大躍進’民歌和‘新詩在古典與民歌基礎上發展’的論斷受到質疑,一批曾經顯赫一時的革命詩人也從云端落到地上來;與此同時,還有洶涌而來的一股最初被稱為‘朦朧詩’的新詩浪潮,引起社會的嘩然和爭論。這一切,都促使我們停下筆來重新審視和思考”(31)。這些復雜的時代因素加之這些當事人的個人原因,這次短暫的“重寫”也只能再次失敗。而無論是“文革”結束之后的“重寫”《新詩發展概況》的企圖還是1993年經過多次挫折出版的《中國當代新詩史》(人民文學出版社)以及2005年修訂的《中國當代新詩史》(北京大學出版社),這一次又一次的“重寫”、“修訂”甚至“改寫”都呈現了洪子誠等當代文學史家試圖祛除新詩史“歷史真實”的時間神話,突出新詩史(文學史)寫作在本質上是一種帶有修辭和想象性質的話語方式。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當代新詩史和一般意義上的文學史寫作和學科探求中,普遍顯現出對歷史的純粹客觀化和真實化的歷史“求真意志”某種不同程度的質疑和批判性反思,即使是在以述史客觀、冷靜,企圖回到歷史情境的洪子誠那里也深刻地意識到歷史書寫和文學史書寫作為想象和話語修辭的文本性質,并在詩歌史文本的“經典”和“邊緣”之間重新在歷史和現實語境中重新定位。但是,這種“重寫”與“改寫”的沖動也同樣呈現了寫作中國“當代”史的尷尬,因為一次次重大的政治運動的開始與結束都是如此直接、強大、不容置疑地體現在對新詩和文學的重新甄別與認定上,這種強大的政治文化語境的影響也包括所謂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帶有現代主義特征的歷史美學的張揚都使得當代詩歌史不斷處于相互齟齬與變動的悖論之中,也正如洪子誠先生所反思的,“在社會發生重要變革、轉折的時間里,總會伴隨著歷史的‘改寫’的潮流。50年代這樣,‘文革’時這樣,80年代也是這樣。新的政權、制度的建立,新的思想、價值體系的提出,它們的合法性,總是需要依靠歷史的‘改寫’來給予支持、確認”(32)。

《回顧一次寫作——〈新詩發展概況〉的前前后后》無疑是一本相當重要的書,它不僅呈現了50年代特殊的文化語境和政治氣候,也呈現了一代人特殊的精神特質和理想情懷以及籠罩其上的尷尬與荒誕,當然這其中更多的還是一種沉重與滄桑,但是同樣重要的是這本帶有強烈的自省和反思精神的大書重新打開了另一個逐漸逝去年代的面影,一段斑駁交錯的歷史田野,甚至可以說成為后來的研究者進入50年代后期社會歷史語境的一個深深的隧道,有黑暗,也有良知的永久閃光,“回顧參與《新詩發展概況》寫作走過的那一段道路,與這個小小集體那些逝去的難以忘記的時光相比較,更值得反思和記憶的,還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經歷的因為這種價值觀念和理性標準的失衡,對于新詩歷史本身和許多創造歷史的人們的不公與傷害。我們今天重印已經陳舊了的‘概況’,提供當時或一種出于‘謬誤的真誠’發出的歷史聲音,回顧和呼喚對于歷史的某些既難忘又痛苦的記憶之外,一個更沉重的意義,應該是在這里吧”(33)。 ■

【注釋】

① 這從當時謝冕、孫玉石、洪子誠等發表在《紅樓》上的詩歌(如孫玉石的組詩《露珠集》、洪子誠的《頭巾——夜過石景山》、《一顆純潔的心——在門頭溝,遇到一個老工人》等)可以呈現出來,除了有當時年輕人普遍具有的一個時代特有的政治激情和青春沖動外,也顯示了他們與一般意義上的工農兵的程度不同的差異與特征。

② 如有學者指出十七年的詩歌(文學)運動、思潮和作家、作品在已有的當代文學史系統(指“文革”前出版的當代文學史著作)中的闡釋和評價,與“文革”結束后在新的當代文學史系統中的闡釋和評價,有許多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在“文革”前的當代文學史系統中受到肯定的諸多文學運動和與之相關的文學思潮,在“文革”后新的文學史系統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批評和指責,有的甚至成為在政治思想或文學理論上對歷史進行撥亂反正的主要清理對象。這當然首先是因為社會歷史和文學自身的變化為文學史的書寫提供了新的現實依據和闡釋與評價的標準。參見於可訓:《當代文學建構與闡釋》,33頁,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③ 即使是當下的一些新詩史也仍是認為新中國成立之后乃至“新時期”詩歌的發展主流是現實主義的,只有現實主義詩歌才能代表社會主義新詩的發展方向。

④ 如“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左中右的排隊劃分。

⑤ 臧克家在《五四以來新詩發展的一個輪廓》中對五四以來的詩歌歷史進行清理時所遵奉的尺度就是詩人身份、政治立場,并強調詩歌寫作中的所謂現實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的流脈,至于帶有現代主義色彩的詩人和寫作群體則被貼上落后的甚至反動的“資產階級寫作”的標簽。從胡適的《嘗試集》開始以及后來的象征派的李金發、新月派的徐志摩、“現代派”的戴望舒都被認為是和當時的革命文學對立的“資產階級派別”,而郭沫若、蔣光慈、殷夫、臧克家、艾青、田間、袁水拍、蒲風、李季、阮章競等詩人則被認為是先進的新詩“革命傳統”的陣營。正因如此,帶有現代主義色彩的詩歌創作則往往被看作新詩發展的“逆流”和“異端”而遭到排斥和批判。這致使當代新詩研究和文學史寫作中,現實主義詩歌一統文壇,其他類型的寫作尤其是現代主義詩歌就在這種語境中被遮蔽。

⑥ 實際上,在1959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很多敘述機關都在發動集體的力量寫作相關的歷史,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就編寫了《十年來的新中國文學》。

⑦ 洪子誠:《回答六個問題》,《文學與歷史敘述》,100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⑧ 《中國當代新詩史·后記》,546—547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⑨ “1958年,毛澤東曾經引用唐朝劉知幾的話,說寫歷史要有才、有學、有識。他解釋說,‘識’不是指知識,是指善于識別風向,看刮什么風:‘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我們就是把新詩過程,描述成‘東風’與‘西風’爭斗的歷史。到了80年代以后,新詩史又是另一番模樣,‘歷史’被‘顛倒’了過來,有點變成‘西風’壓倒了‘東風’了;當然這兩種對立的圖景,不像1958年描繪的那樣僵硬、極端”。見洪子誠:《回答六個問題》,《文學與歷史敘述》,100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13)(14)(15)(16)(17)(18)(25)(26)(28)(29)(31)(32)(33) 《回顧一次寫作——〈新詩發展概況〉的前前后后》,35、19、21—22、33、25、28、31—32、159—160、158、49、53、59—60、23、40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11)孫玉石:《十五年來新詩研究的回顧與瞻望》,《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第1期。

(12)《編后記》,《詩刊》1959年第6期。

(19)郭小川“發言中談到王亞平這位詩人,說根本不要寫他。但他沒有具體講什么原因,是藝術上不行,還是有其他的理由。他用的是斬釘截鐵的語氣。我想他對王亞平的看法,還是出于藝術上的不滿吧。郭小川當時是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印象里,當時他在詩歌創作、思想藝術上都有自己的想法、追求,常常將藝術、詩看得更重要。他并不愿意在作協當領導,更愿意下去寫作,因此被批評為‘個人主義’。1959年他出版詩集《月下集》,在前言里就表達了對寫作的‘粗制濫造’的不滿,說要做一個‘自覺的詩人’,作家要有‘自己的創見’。他對王亞平的不滿,可能是這個原因”。見《回顧一次寫作——〈新詩發展概況〉的前前后后》,54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20)相關內容可參閱《郭小川全集·10》,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21)《新詩發展概況》最初名為《中國新詩簡史》,在正式發表時才改為《新詩發展概況》。

(22)見郭小川1959年3月11日日記,《郭小川全集·10》,44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23)郭小川在4月14日的日記中記到:“下午二時,與北大六位同學談《新詩簡史》,克家談的很多。增加了很多知識,我對五四以來的詩,研究得太少了。”見《郭小川全集·10》,62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24)可參見1959年12月17日《中國作協黨組關于批判郭小川通知錯誤的匯報》,中國作協從1959年11月25日到12月2日即先后召開了規模不等的批判郭小川的七次批判會。1959年11月初郭小川的長篇敘事詩《一個和八個》作為“內部批判”材料印發。

(27)如毛澤東所反復倡導的年輕人勝過老年人的進化論思想。

(30)重寫的章節有孫玉石撰寫的《年青的覺醒者的歌唱——〈中國新詩發展史〉之一節》,發表于《山西大學學報》,1980年,第1期。孫紹振、劉登翰撰寫的《頌歌的時代 時代的頌歌(1949—1957)——〈中國新詩發展史〉第六章第一節》,刊載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叢刊》。

(霍俊明,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文藝思潮研究所《新詩界》常務副主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国产| 久久免费视频6| 婷婷午夜天|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区一区| 日韩二区三区无| 国产三区二区| 欧美啪啪一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欧美成人国产|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a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黑丝一区| 婷婷六月天激情| 日本久久免费|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男人天堂| 亚洲黄网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成a人片|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亚洲综合18p|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91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区一区|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 婷婷综合色|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在线欧美|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日本在线亚洲|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综合天天色|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h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欧美成人aⅴ|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91啪在线|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123欧美字幕| 不卡视频国产|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国产香蕉在线|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自视频| 91无码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日韩久草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