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已是年終歲尾,我從老家來廣東番禺投奔表哥。我是學財會的,在老家某企業(yè)做財務工作近一年,眼見企業(yè)氣息奄奄,無回天之力,就辭職與兩個同學倒騰生意,豈知生意還沒瞅見正門,就被人家騙了個精光。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我便想到了表哥這艘在經(jīng)濟發(fā)達之地漂泊已久的帆船。基于本人是“學有所長”(我有專科文憑和會計證書),我與表哥的想法一樣,幫我找個像樣點的工作是有希望的,又加之已快年底,人們忙于回家過年,留下不少空的崗位。但出乎我們意料,他擠時間陪我連跑了幾天,又托朋友又聯(lián)系老鄉(xiāng),皆沒有一點令人驚喜的結果。一晃快10天了,我還沒有一個合適的去處。
無奈,表哥只好囑咐我心態(tài)放正、耳朵放靈通些,自己慢慢出去找工作。但2001年的南方,打工人多如牛毛,現(xiàn)實是殘酷的。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流逝,每當我奔波一天垂頭喪氣地進門,嘆息著嘮叨當日的遭遇或又錯過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時,表哥心中對我原來保留的那點信心,也在一點點地崩潰。
終于,在那天吃晚飯時,表哥建議我:是不是收起那些證書,先去學點操作方面的技術,進個工廠,再等待提升或者補調(diào)對口工作的機會呢?我當即表示:學技術得掏培訓費,況且剛學會技術,做計件手腳太慢也拿不到多少錢,找工作已花了許多錢,還是再跑跑,或許會遇上個好機會……表哥就隨我的意愿。
但是,今日盼明日,希望何其遙啊。又是一個多星期在腳下溜走。當表哥再次提起上次的建議時。我終于答應了去技術培訓。表哥掏出200元,隨后我進了一家電動縫紉車培訓班埋頭苦學,10天后,經(jīng)簡單考試,我順利進了一家做手袋的皮具廠。上班時我虛心請教老員工,下班后又找些廢料練習技術,頭個月我領到620元計件工資;第二個月領了950元工資;第三個月領到1200元。不久,我們廠擴大規(guī)模,新增加兩個機組。因為我是我們班組里表現(xiàn)最好的,被破格提升為組長,也成了管理人員。
發(fā)薪這天,我去表哥家,順便買了些酒肉,說是慶祝自己的小成績。剛好一個叫阿昌的鄰居在房里閑坐,順便談起一件事:他的一個堂弟,半年前來這里,因沒技術半月時間還找不到工作。一天。在茶館里認識了一個當?shù)厝耍侨私榻B他進了一家具公司做了勤雜工。三個月后,公司裁員,阿昌的堂弟又被裁掉。閑了一月后,他再次遇上機會,又進另一家花廠做采購,但剛干了兩個月,花廠又與另一個廠合并,他又一次被裁掉了。因為沒有技術,他已閑住了兩個半月,掙的錢全花光了,往后還不知日子咋個過法……
我聽了這件事,既感慨我當初學了技術,不像他表弟一樣下場。又后悔自己當初為何不早一個月去學技術。有技術一樣也“牛”的!此時,我竟有突然有點“不甘心”命運了。
回到廠里后,我一邊干好自己的組長工作,一邊業(yè)余鉆研起產(chǎn)品款式來。由于有制作技術的優(yōu)勢,研究款式的革新容易多了。三個月后,廠里接到了一個三張貨單的大客戶,其中,有一張單要革新原樣品的款式。剛巧我們廠的主設計員有事,請假回老家了,我便主動向經(jīng)理提出讓我來設計這張單的款式。經(jīng)理正著急,就答應由我試試。我接受任務后,夜以繼日地工作,三天后設計好樣稿并親自做成了成品。客戶看了新樣品連聲稱贊,并立馬追加了10000件的訂單。經(jīng)理高興得合不攏嘴,馬上調(diào)我到設計室當了設計員。后來我又成功設計了另一客戶要的新款式。經(jīng)理一高興,又任命我為設計室主任。我終于從一名小員工,一步步升級為月薪4000元的部門主管,并成為廠里的重要人物。我的人生軌跡被自己改寫了。
(選自《打工族》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