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環(huán)境污染”和“摻假食品”始終是人們頭腦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以很多消費者在選購滋補和保健食品時,特別青睞那些標明“純天然”或“無污染”的進補食品。
標明“純天然”、“無污染”醒目標記的食品在超市貨架上到處可見:如燕窩、蜂蜜、蛋白粉、燕麥片,甚至連一些日常食品如大米、食油和茶葉等也被戴上桂冠。很多人都認為經(jīng)過人工加工的食品不可靠,唯有純天然食品才是無污染的放心食品,而銷售商正是利用了這種心態(tài),混淆純天然與綠色食品的文字概念,在市場上大力促銷自己的商品。
“純天然”、“無污染”的字眼比起“綠色”、“有機”的標識似乎更易得到人們的鐘情。然而這兩者卻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即前者是銷售者用以混淆視聽的文字,而后者則是經(jīng)認證機構(gòu)認證的、不使用或限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生長激素、化學添加劑、化學色素和防腐劑,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shù)的安全食品。
其實,純天然的食品并非一定安全。自然界中有些生物本身含有毒素成分,需要進行適當?shù)募庸硐@些毒素。另外還有些食品的營養(yǎng)結(jié)構(gòu)比例不當,通過科學的提煉和配比,可更利于人類吸收,揚長避短,減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