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寶寶而言,早教中心是陌生、新鮮的,這是他們人生的第一個學堂。第一次跟其他不認識的小朋友一起相處,焦慮、哭鬧免不了會經常發生。有些家長心疼寶寶,往往是送送停停,再后來就干脆不去了,結果導致了寶寶不能適應集體生活和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這個局面可不是為人父母的初衷,那么該如何讓寶寶愛上早教中心呢?別急,有妙招揭曉!
第1招:父母態度要堅決
父母需要每天堅持親自接送寶寶去早教中心。且態度要堅決,特別是語言上要果斷。比如這樣跟寶寶說:“明天要去早教中心了。”而不要說成“明天去早教中心好不好?”但也不能用哄騙或者答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來作為去早教中心的條件。剛開始也許寶寶會哭鬧,但只要過了一段時間的適應期,一切都會好的。
第2招:不要過分在乎寶寶的情緒
寶寶哭鬧著不愿上早教,當確信這只是寶寶不適應的反應時,家長可以淡然處之。剛開始時,媽媽可以多陪陪寶寶,多給寶寶一些身體接觸和撫慰,但不要隨便去哄寶寶,可以簡單地向寶寶說明:“寶寶到早教中心上課,就像媽媽要上班一樣。”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對到早教中心上課的問題不再討論,也不深究。這樣的態度,會讓寶寶認識到,媽媽的決心不是哭鬧可以改變的。這樣的處理方式反而能縮短寶寶哭鬧的時間,減少大人和寶寶的痛苦。
第3招:相信老師的專業
早教中心的老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所以請相信他們有能力帶給寶寶新的樂趣,有辦法止住寶寶的眼淚。千萬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而戀戀不舍。你的遲疑,焦慮不安的情緒很容易感染到寶寶,這樣只會讓他對早教中心感到更加的害怕和抵觸。
第4招:做前期引導和鋪墊
在寶寶剛進早教中心時,老師對孩子的性格特點是一無所知,所以如何開個好頭就需要我們的家長來做前期的引導和鋪墊。比如寶寶性格是屬于比較內向的,那么可以先向指導老師介紹一下寶寶的性格特點及他的生活習慣,老師充分了解寶寶的情況后也能因材施教。同時還可以要求指導老師多給寶寶介紹一些性格活潑外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起到性格互補的作用,幫助寶寶早日適應早教中心的環境和老師。
第5招:及時跟蹤和交流
這里所說的跟蹤當然不是暗地里盯梢寶寶的一舉一動,而是每天及時地向老師和其要好的小伙伴了解寶寶的表現,對于寶寶的進步要給予表揚,對寶寶不好的地方也要以寬容的態度來對待。接寶寶回家后,可以多和寶寶談談早教中心的趣聞,表演一下老師新教的歌。從正面引導寶寶對早教中心的美好回憶和快樂點滴,讓寶寶更容易融入這個環境。
第6招:找適合的玩伴
在寶寶進早教中心前,可以抽空讓寶寶和左鄰右舍年齡相近的孩子一起相處玩耍,以此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了這樣的基礎后,將來寶寶上早教中心時,也能很快地融入這個環境與其他小朋友和睦相處。送寶寶去上課時,可以找一個小伙伴一起去,這樣寶寶也不會感到孤獨,同時還可以讓寶寶養成正常的作息習慣。
第7招:增加寶寶的自信心
家長需要花時間和心血來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寶寶多與其他小朋友交流,建立友伴關系。如果沒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就很容易受到挫折,這將降低寶寶的信心和自尊心,遇事不敢輕易嘗試與冒險,嚴重缺乏進取的精神。所以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經常鼓勵寶寶,對于寶寶的一點小進步也要加以贊揚,當寶寶受到了挫折時更要為寶寶打氣,告訴寶寶自己可以的,以此來增加寶寶的自信。
第8招:讓寶寶學會做小榜樣
雖然寶寶還小,但其實和大人一樣,也喜歡做領袖和榜樣。所以在平時教育寶寶的時候,要告訴他們怎樣才能讓其他的小伙伴以他為榜樣,比如自己喝水,自己上廁所等,當寶寶在小伙伴前表現出對于這些事情的“專業”時。其他小朋友就會自然而然地愿意跟隨寶寶,并以寶寶為榜樣。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寶寶會因此而更加自覺地去嚴格要求自己,以維持他在其他小伙伴前的威信。當寶寶進入到早教中心,他會自覺地積極融入到這個環境中,其培養的領袖氣質也將會驅使他在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不斷前進,從而成為大家的小榜樣。
第9招:培養寶寶良好的道德品質
從小在家就要教育寶寶遵守紀律,講禮貌,熱愛集體等道德品質,這樣才能使他們正確對待和處理集體生活中一些矛盾和問題。養成開朗、活潑、堅強、積極的人格特征。作為家長和老師更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鼓勵與支持寶寶多參加集體活動,防止產生對早教生活的孤獨和害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