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事務》
2007年11/12月
美俄關系迅速惡化,冷戰后誤入歧途、傲慢的美國政策,激起了俄羅斯的憤恨,同時,越來越多來自普京的挑戰激怒了西方。但是,華盛頓和莫斯科不需要成為對手。兩國必須迅速行動,改變新出現的不和狀態。
在面對來自恐怖組織的威脅,伊拉克和阿富汗越來越不穩定局勢的情況下,美國不需要新的敵人。但是,美國同俄羅斯的關系卻逐日惡化。雙方之間的言語攻擊正在升溫,安全協議的執行面臨風險,美俄之間越來越多在以冷戰時期的思維方式看待對方。
盡管近來俄羅斯在國內國外的專斷行為,是造成美俄之間幻想破滅的主要原因,但美國也要為兩國關系的瓦解承擔相當多的責任。當俄羅斯從一個擴張性的共產黨帝國,向一個更加傳統的強國轉型時,美國國策制定者們犯了根本性的錯誤。
處理俄羅斯問題不當的原因,在于華盛頓的傳統思維,美國認為里根政府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贏得了冷戰的勝利。大多數俄羅斯人當然不會這樣看待前蘇聯政權的滅亡。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等人并不是在外部壓力下,而是為了自己國家的最大利益才結束了前蘇聯政權。華盛頓那種自以為是的想法,是其后來處理美俄關系不當的關鍵。
華盛頓的決定性錯誤在于,它像對待戰敗的敵人那樣,對待后蘇聯時代的俄羅斯。在過去16年中,美國政府從來沒有將促使俄羅斯成為其戰略合作伙伴作為主要的工作重點。克林頓政府更是將俄羅斯同二戰后的日本和德國同等看待,認為可以強迫俄羅斯服從,并最終喜歡美國的政策。他們忘了,俄羅斯并沒有被美國軍隊占領。俄羅斯是轉型了,而不是戰敗了。
編譯:符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