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最近在為一位日本知名IT公司的副總裁專訪的時候,我注意到他打了一條愛馬仕的領帶,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手上戴著一款看起來并不起眼的精工表。作為一家世界級公司的老板,顯然價格不是阻止他選擇頂級品牌手表的問題,我猜測只能是作為日本人,他更樂于選擇本國的優質產品。
回到本行中國品牌的電子和IT產品正在逐漸跟上甚至領導世界水平,我們選擇電子產品的時候,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是買知名的國際品牌呢,還是買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除了極少數技術相對高端,用戶基數比較小的產品,比如投影機,大多數我們日常生活接觸到的電子產品已經都有中國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上銷售了。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會面臨國產品牌和國際品牌的PK。其實對消費者來說,最簡單的選擇就是趨利而行。什么產品最實惠,不論是同樣品質價格更低,還是同樣價格品質更好,那個最實惠就選哪個。
如果說支持國貨,很多產品已經具備國際品質,我們并不需要有什么損失就可以放心支持。如果追求品牌形象,可能你會考慮“更有面子”的國際品牌,其實這也是對國貨的督促,要求他們更努力以讓自己的品牌獲得認可。
我們思維的慣性往往會認為中國品牌的產品價格更具優勢,但在很多領域這并不都正確了。曾經國產平板電視能夠以價格優勢迎戰進口品牌,但這兩年進口品牌卻打起了價格戰,奪回了不少市場份額,倒是國產品牌開始打技術和功能牌。再舉一個更極端的例子。被聯想收購的ThinkPad已經是真正的中國品牌,但是它仍然是筆記本電腦中價格最為堅挺的品牌,即使在國外市場也屬于高端品牌,同時其品質、創新能力并沒有任何退步。
其實中國人自己的產品優勢在于最了解自己的用戶。以手機市場為例,洋品牌一度以高價壟斷了中國手機市場,四五年前中國品牌出現的時候只能在低端市場生存,沒有人會以手持國產手機為榮。然而市場是飛速變化的,當手機不再是高端人群的專用工具時,更貼近中國用戶實際需求的國產品牌手機便可以反攻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現在中國銷量最大的手機品牌根本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諾基亞、索愛或者Moto,而是每月都能推出數十款新品的民族品牌。正是把握了中國最大量用戶的需求:簡明易用、手寫漢字識別、大字符顯示等等,夠用就好,所以價格便宜而且有吸引力。當國際品牌們還放不下身架,一心一意設計時尚潮流人士顯示性格的復雜高價產品時,國產手機悄悄占領了市場。
我認為,現在市場上同檔次的電子產品品質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很多工廠在同樣的廠房,同樣的生產線上制造著不同品牌的產品。而售后服務的水平,大家也相差無幾。如果說產品有差異,更多的是廠家在設計時針對的應用環境和人群的差異,往往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中國品牌的產品往往從對品牌不那么敏感,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入手,自然要拉低價格,簡化功能,以適應消費者的需求。當這些品牌成長起來,有了足夠的積累,他們已經做好了挑戰國際品牌的準備。
我們必須承認,在對品質、形象等要求較高的應用環境中,中國品牌能占據優勢的產品線還很少,國貨仍需努力。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有必要像廣告上那樣生活得那么精致時尚么?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學生,買一臺國產的電腦,完成的工作未必要比國際大牌差。如果你并不是視頻發燒友,從國產電視畫面上看到的節目也未必不如進口品牌的精彩。可以肯定的是,市場的競爭也會迫使中國品牌不斷進步,我堅信更多的中國品牌將會成為我們采購時納入考慮范圍的選擇。那么,如果中國品牌可能滿足你的應用需求,下一次采購的時候,你是不是考慮一下呢?
XP的需求仍在繼續
到六月,微軟將停止銷售Windows XP,但在那之前是否還值得為這個操作系統買單?
讓我們做一個決定:將一筆錢放在微軟的口袋里。具體來說,我們買一套Windows XP Pro,那么在現在和六月,會怎樣?很明顯:這意味著,如果到六月之后我們的電腦徹底壞了,那么如果愿意,我們將只能使用Vista。
Vista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糟糕,然而每當有新版本的Windows發布后,總有很多“反升級”的人。因為熟悉Windows95,所以不喜歡Windows 2000;熟悉Windows 2000后又覺得XP不好用;現在,開始喜歡XP了,于是覺得Vista很失敗。喜歡自己習慣的東西,不想經歷變化,這是所有人的本性,而大部分反對Vista的言論其實也是這種情況。
“老電腦無法運行Vista的人買了新電腦后也會希望使用XP”
但除此之外,依然有些證據是無法避免的。
例如,微軟故意將“Vista Ready”的標簽貼在并不能勝任這項工作的新電腦上,這事情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難道是為了站在Intel的一邊,而與此同時Intel則在和Apple越走越近?我覺得,這個證據,公平些說,只是告訴人們要買的這臺電腦只能給人一個Vista很糟糕的印象,很明顯,這件事要怪微軟。
微軟當然希望Vista能夠熱賣,我想,主要是因為微軟希望自己的新系統能給人可以直接使用的印象,而不是使用盜版,因此這種抵制盜版的策略確實成功了。那么這項手段是不是讓微軟在Vista方面的其他策略都失敗了?很明顯,在Vista發布一年后,懷疑論者終于被證明是正確的了。
當微軟的上層人物開始寫回憶錄,被問到在經過如此長時間的開發后,為什么可用的設備驅動依然少得可憐的時候,他們的回答肯定愛是眾口一詞千篇一律。這個千篇一律的答案可能是“會有驅動的”,雖然他們自己也知道這根本不可能。經過一年時間后,很多人在使用某些外設的時候依然會遇到嚴重的問題,而這些有可能會成為歷史遺留問題。
我覺得微軟好像在一個經常否認自己說的話的地方,當我參加那次著名的預發布演示時,高級主管解釋了他們的策略:
“我們會賣給企業用戶很多Vista,然后當他們回家后肯定會希望在自己家里的電腦上運行這套偉大的軟件,這樣可以促進我們的銷售”,他們這樣說到。他們知道,我也知道,這是在做夢。
企業采購遠遠落后于家庭采購,而公司的IT部門在這方面往往更慎重,尤其是在有如此多不利趨勢的時候:按照那位高級主管的思維方式,應該是在家里的電腦上使用過某個新軟件后,才希望在公司的電腦上運行同樣的軟件才對。見鬼,我所知道的很多企業至今還在使用Microsoft OS/2和Windows NT4。
所有這些,以及更多事情都是一些公開的記錄。說到賣出的拷貝的數量,相信這只是一廂情愿的說法,甚至還有些可笑。畢竟如果用戶有其他選擇,除了微軟的公關部門,恐怕只有戴爾會對這個感興趣。
到底會怎么樣,當然很好猜測。六月很快就到了,微軟會停止銷售XP,而那些是在沒法在自己的老電腦上運行Vista的人可能會買一臺新電腦,并希望電腦里裝的是XP。那時候唯一可行的辦法可能就是用盜版,這樣他們可能會從淘寶買“XX市政府版XP”,或者直接使用以前的XP,但不激活。不管哪種方法,微軟都會挺身而出,說XP已經沒有市場了。
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證明他們錯了?
就像花錢買備用輪胎,雖然每個人都希望永遠用不上,而且會盡量避免使用。沒錯,這就像把錢存在別人的銀行帳戶里,不過最后,這件事肯定還會告訴微軟,甚至要比其他任何方式更顯著和簡單:“XP依然還有市場,來滿足這個市場吧”。
戰爭的后果
索尼的藍光終于戰勝了高清格式之戰,但是對于已經購買了戰敗者,HD DVD產品的人,這意味著什么?
2008年2月19日,東芝宣布打算終止自己的HD DVD業務。作為這種格式的主要支持者,這則通知無異于終結了高清格式之戰。在24小時內,好萊塢的制片公司中還在支持HD DVD格式的環球和派拉蒙分別宣布也將放棄這種格式,并像華納兄弟一樣開始支持藍光。索尼終于贏得了這場戰爭,同時我再次發現自己又有了一臺已經變成廢物的播放機。
在經歷了多年的格式之爭后,索尼終于可以喘口氣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家公司在VHS和Betamax的戰爭中曾經失敗過;DAT(數字音樂磁帶)因為缺乏內容也被束之高閣;而Mini Disc則因為MP3播放器和Apple iPod的流行而再次失敗。
在一次次的敗北中,索尼付出了慘痛的教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新平臺上必須有豐富的內容。通過收購音樂公司和電影公司,索尼終于可以保證自己的新格式總是會有支持的內容,然而,這并不足以供他贏得藍光和HD DVD之間的戰爭。雖然其他電影公司的支持是獲得長期成功的必然因素,不過兼容播放器的數量才是這次戰爭結果的催化劑。
通過提供業界領先的游戲機Playstati on 3,并在該游戲機中提供藍光播放器,索尼確保了大量家庭可以播放自己的高清光盤格式,哪怕用戶根本不需要。這種預先搶占位置的高清播放器將用戶和藍光緊緊綁在了一起,因此電影公司和零售商才會更青睞索尼的格式。
可以認為,當微軟決定給自己的XBOX 360游戲機中標配普通DVD光驅,HD DVDft是可選配件的時候,這就注定了HD DVD的失敗。如果XBOX 360標配了內建的HD DVD,估計今天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索尼的格式最終取得了勝利,那么對于有些人,例如我,已經買了HD DVD硬件的人,又該怎么辦?
和所有其他被遺忘的格式類似,新的格式遲早也會被取代,但現有的內容不會突然就無法播放。只要播放機沒有壞掉,現有的所有HD DVD電影依然可以在你的硬件中播放。作為一個新技術的吃螃蟹的人,我購買過Laserdisc播放機、DAT錄音機,以及Mini Disc隨身聽,直到最近我才賣掉自己的Betamax,它們依然還可以使用。
雖然依舊可以使用,不過面向失敗格式的硬件設備已經失去了靈魂,因此你肯定會發現這類設備往往更難修理或更換。東芝說將會為所有購買了東芝HD DVD產品的用戶提供完整的支持和售后服務,但是需要多少錢?又能持續多久?以后肯定沒有可以用于取代或升級這類設備的新播放機。
如果你已經購買了大NHD DVD電影,你可能會考慮購買一臺備用的播放機。在寫本文的時候,HD DVD硬件和軟件的售價并沒有降低多少,不過估計不會堅持太長時間。從法律上看,我們并不能將自己的電影用Xbox的HD DVD光驅備份到電腦上,并從電腦上播放,不過這至少是另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正如上個月,在華納兄弟的公告發布后我撰寫的專欄文章,對于HD DVD的失敗我感覺很失望,因為和藍光不同,HD DVD是一個完善的標準,并能在合理的價格內提供硬件,并且沒有區碼的限制。對于這兩種格式,HD DVD是我目前為止投入最多的格式。但對于90英鎊買來的XBOX光驅以及平均每部10英鎊買來的15部電影,其實這樣并不算糟糕。
最后,我很高興這場格式戰中終于出現了結果,并希望新的藍光電影以及相應的播放機能夠早日普及。不過索尼也應該早日意識到,現在,通過物理介質的方式銷售高清電影其實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流媒體高清下載節目的出現已經為時不遠了,因為任何有新聞組訂閱帳號以及對版權有一些尊重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大量的高清內容。因此最大的問題是,如果讓你選,你會買藍光設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