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 易憲容
在中國這一輪的經濟增長中,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快速上漲,成為整個經濟增長的動力。它不僅帶動整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帶動相關50多個產業的產品價格迅速上漲,并由此帶動整個市場的商品價格全面上漲。因此,食品價格上漲并非這一輪通脹的源頭。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即CPI)總水平同比上漲8.7%。其中,城市上漲8.5%,農村上漲9.2%;食品價格上漲23.3%,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10.9%,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0%。從月環比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1月份上漲2.6%。也就是說,2月份的CPI,已經達到11年來新高。
即便如此之高的CPI漲幅,如果到2月份不再繼續,那么,應該是不太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CPI高企仍然持續下去,情況就不一樣了。
因為,通貨膨脹過高,從本質上來說,不僅會完全扭曲市場的價格機制,而且作為一種稅收,作為一種利益分配機制,過高的通貨膨脹一定會打破現有的利益格局,嚴重侵害絕大多數人的利益。過高的通貨膨脹如果一直持續下去,政府一系列的民生政策就會弱化,或是付之東流。
CPI文不對題
現在,我們要問的是,為什么高企的通貨膨脹一直持續這么久?按照一些部門的解釋,當前的CPI過高是所謂的結
構性,因此,采取臨時性或結構性調整政策就能夠藥到病除。但現實的經濟生活,與上述的這些解釋越來越遠。
從2007年6月開始,國內的CPI就已經上漲到4.4%高位。就當時的情況來看,一些部門一直把CPI上漲,看作是食品價格上漲,特別是豬肉上漲過高導致的。
不過,生豬生產的一個周期早就過去,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促進生豬生產的政策,而豬肉的價格不僅沒有下落,反之上漲幅度更快。食品價格上漲也越來越快。
何也?根本的問題,在于對這一輪物價上漲的原因,在觀念上認識不清,從而也就找不到CPI上漲的原因所在,從而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此,在2007年物價上漲時,我就指出,這一輪的物價上漲,應該是幾年來房價快速上漲傳導的結果。當整個經濟中的價格上漲最后傳導到食品時,就預示著國內物價水平全面上漲了。
但是,在國內一些部門看來,當時的CPI過高,只是食品上漲的結果,只是結構性物價上漲。甚至于有人照本宣科,以美國的核心CPI概念,拿中國的CPI大做文章,說什么盡管中國CPI上漲較快,但核心CPI仍然保持在上漲1%的水平。既然核心CPI上漲如此之小,那么,當時中國的CPI過高也不是問題。
然而實際上,中國不僅沒有核心CPI,即使有,其包括的內涵也不一樣。用不同內涵的東西來解釋中國社會的經濟現象,得出來的政策結論自然是文不對題。
因此,對于中國高企的CPI,不僅要真正正視,更重要的是要認清它是什么,決不可制造一個莫名其妙的概念,來掩飾事實真相。只有這樣,整個社會對當前的CPI才能夠有基本共識,才能夠在這些共識的基礎上,找到化解當前CPI高企的辦法。
這就是說,對于目前過高的CPI,整個社會特別是管理層,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否則,問題都沒有看清楚,也就無法找到解決問題之辦法。
外緊內松不可取
當前的CPI為8.7%,高不高?重要不重要?政府要不要認真對待?從目前媒體反映的一些意見來看,不少人認為,對這樣的CPI不用大驚小怪,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2月份的CPI上漲到這樣的高度,主要是雪災與春節原因疊加而成,如果減去這些因素,上漲的幅度不會這樣大。
實際上,情況會比這樣的解釋更為嚴重(1月份,相關部門也有這樣的解釋)。如果考慮到中國CPI體系的科學性、規范性及收集數據的真實性,那么,目前的CPI應該是比這還要高。如國家統計局為了降低2007年的CPI,把全年CPI一平均,就得出了4.8%的水平。
我記得,2007年6月的CPI公布之后,加拿大有一位經濟學家來找我,用加拿大的CPI計算指標體系,并利用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公開數據,計算出中國2007年的CPI,要比政府統計數據再高2.4%。另外,在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國家,其通貨膨脹目標基本上會確定在1%-2%的范圍內。
在2006年之前一直低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中國CPI突然高企,應該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200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應該是開始認識到國內CPI過高的嚴重性。但是,一些政府部門在實施從緊貨幣政策的過程中,還是沒有達成共識,是表面上緊實際上松。
根源在房價
那么,當前的CPI高企,原因何在?其根源,就在于這幾年國內房價快速上漲上。
很簡單,在市場經濟中,當房價快速上漲時,其他商品豈能不快速上漲?我們應該看到,在中國這一輪經濟增長中,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快速上漲,成為整個經濟增長的動力。它不僅帶動整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帶動相關50多個產業的產品價格迅速上漲,并由此帶動整個市場的商品價格全面上漲。
食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只是這一輪價格上漲的最后一端。當國內食品的價格出現全面快速持續上漲時,它就表明中國出現了全面的通貨膨脹。而食品價格全面上漲,又會以循環的方式向其上游產品價格傳導,形成新一輪價格上漲潮。
面對國內CPI上漲的嚴重局勢,政府既不應低估其嚴重性,也要找到快速上漲的根源。特別是,面對銀行信貸的超高速增長,政府對CPI的上漲更要密切關注。
因此,政府不僅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而且,還得加大這種從緊貨幣政策的執行力度。只有通過從緊的貨幣對房價進行調整,才是化解目前國內CPI快速上漲的關鍵所在。
房地產是完全的資金密集性產業,央行的貨幣政策全面從緊,房地產業當然是首當其沖。無論是2007年的359號文件,還是最近銀監會將出臺的個人貸款指引,都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CPI高企,必然會導致居民存款嚴重的負利率。在這種情況下,利率上調也是必然。銀行信貸規模從緊及利率的上升,都是嚴重影響房地產市場最為重要的方面。房地產市場投資需求遏制住了,房價自然會回歸理性。
從這點說,只要房價上漲的問題解決,CPI自然會隨之調整。這是治理當前中國高企CPI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