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延后辣椒種植是近幾年根據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的栽培形式,效益可觀。秋延后辣椒栽培,播種育苗在高溫多雨的夏季。秋季開花坐果,冬季采收。時間跨度長。溫度變化大,對品種和栽培技術等要求較高。
1、選擇適宜品種
秋延遲大棚辣椒生產的條件與春季生產完全相反,氣溫由高到低,因而必須充分利用秋季有利的氣候條件,在嚴冬到來之前形成產品,在初冬利用保護設施維持其生命以延續供應。產品一般是一次性采收。而不像春季那樣陸續采摘,因而在品種選擇上要選擇抗性強(特別是抗病毒病)、生長勢強、株型緊湊、前中期結果集中、果實膨大速度快、后期耐低溫的早中熟品種。在河南適宜秋延后種植的品種主要有農研13號、汴椒1號、豫椒13號、洛椒4號等。
2、適期播種
播種期可根據前茬作物收獲情況、品種特性和市場行情而定,河南一般可在7月上旬至下旬育苗,苗齡30d(天)左右。如前期市場行情較好,價格較高,可在7月上旬育苗,早結果、早上市。如市場行情稍淡,可適當推遲到7月中旬或下旬育苗。果實成熟后可采收上市。也可在棚內帶棵貯存,或采摘后裝入保鮮袋保存在棚內至“元旦”后上市。
3、培育壯苗
3.1苗床整理
苗床應建在地勢高燥、不易積水、排灌方便、通風良好的地方。苗床寬1.3m。長度視育苗數量而定,一般定植667m2辣椒,需育苗床30~40m2。苗床地面應比周圍高出10cm以上,以防四周雨水流入畦內,影響苗的生長。整平床面。然后將裝好營養土的營養缽整齊緊密排列在畦內,缽間的縫隙用過篩土填實,防止土壤干旱及土溫升高,導致病毒病發生。
3.2種子處理
3.2.1曬種 播種前選晴天。把種子放在通風處曬1~2d,切記不要將種子放在水泥地、鐵器或石板上晾曬,以免種子受損,影響發芽。
3.232種子消毒 先將種子用冷水浸3~4h(小時),撈出后再用10%的磷酸三鈉水溶液浸泡15~20rain(分鐘),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催芽。
3.3播種
先將畦床澆透水,待水滲下后。按5~8g/m2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混配10~15kg過篩的營養土。先將1/2藥土撒于床面。每個缽內放2粒種子,蓋土一遍指厚(0.8~1cm),余下藥土均勻撒在上面。用農膜覆蓋畦面,或撒稻草保濕。
3.4搭小拱棚
播后及時搭小拱棚。拱棚寬1.5m,高0.8~1m,上扣舊棚膜,兩側留20~25cm高通風。晴天時,應在棚頂面撒些麥草或稻草,也可涂一層稀泥遮陰。
3.5播種后的管理
播種后,應注意反復查看出苗情況。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若表層土壤發白及時噴水,禁止用水沖澆。噴水應在早、晚進行。待大部分種子出土時。及時揭去覆蓋物。下雨后及時排水。為防治蚜蟲傳播病毒病,將苗床四周5~10m以內雜草鏟除干凈,或用10%的蚜虱一遍凈2000倍液噴霧。如有菜青蟲。可噴灑1.8%阿維菌素4000倍液防治。為促進苗壯,可噴灑0.2%~0.3%磷酸二氫鉀+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
4、定植前的準備
4.1施足基肥
秋延后辣椒生產。一般都是接茬種植,土壤養分已多被前茬作物利用,定植前底肥要充足,667m2應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kg,氮、磷、鉀復合肥60kg,餅肥150~200kg,硫酸鋅1.5kg。
4.2整地做畦
按1m1帶起壟,壟面寬60cm,壟高15~20cm,采用壟上雙行定植,靠拱棚兩邊兩埂按單埂起壟定植;也可按50cm1行起壟,單行定植。
4.3提前扣棚膜
為防止雨水淋苗。定植前選晴天無風時扣膜。先扣頂膜,扣膜后及時用壓膜繩拉緊棚膜。并注意遮陰。兩側裙膜待9月中旬,夜溫逐漸變低時及時扣上。
5、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5.1定植
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定植,1壟雙行定植的采用三角形定植法,行距40cm,穴距28~30cm,1穴2株,667m2定植3500~3800穴。
5.2定植后的管理
5.2.1水肥管理 定植期正是高溫季節。定植后應澆足定植水。待水滲下后。中耕松土,封壟培土,每2~3d 1次,共2~3次。7d后澆緩苗水。之后再中耕松土、封壟培土。門椒坐住前。一般不再澆水,待門椒坐住后(3cm以上)不再中耕和封壟培土,此時可適當澆水,但不可漫過辣椒基部,以防止病害發生。結合澆水追肥,以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為主,忌偏施氮肥。667m2沖施三元素復合肥15kg,到“四門斗”結果期追第2次肥。667m2追施硫酸鉀復合肥20kg,每次澆水后應及時通風。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生。為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可葉面噴灑硼砂和硫酸鋅液,一般應在果實膨大期噴灑。
5.2.2通風、保溫、防凍 辣椒定植后,一直在棚內避雨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15~18℃,低于10℃生長受阻。低于5℃受凍。因此,定植后,前期需注意防雨淋和通風、防曬,9月中旬以后,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應注意保溫防寒。扣上裙膜,白天卷起通風。11月中旬夜溫降低后,在棚內扣小拱棚,并在夜間加蓋草苫防凍。為滿足辣椒光照的需要,白天應揭去草苫增加光照,并及時通風。
5.2.3植株調整 要及時抹除門椒以下的側枝,如雙株定植,可將內膛的弱枝摘除,以利營養集中,形成大果,提高品質。門椒和對椒成熟后,應及時采摘,留四門斗以上的果實,以利果實集中,大小均勻一致。
6、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并可采用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苗期猝倒病,應加強苗床通風,降低苗床濕度。發病后用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普力克500倍液噴霧防治:對辣椒病毒病,首先要控制好蚜蟲,可用10%吡蟲啉667m25~10g加水100kg噴霧防治,同時。結合葉面噴灑硫酸鋅500倍液、1.5%植病靈1000倍液和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防治:辣椒疫病用75%百菌清600倍液噴灑;炭疽病用80%炭疽福美800倍液噴霧,每6~7d噴1次。連噴3次。
7、適時采收
采收要根據市場行情而定。如是7月上旬育苗的,10月下旬可采收上市,但若市場行情不好,可繼續掛果貯藏至雙節上市。也可在12月上中旬采收后,裝入保鮮袋內貯存,存放時在袋下鋪一些辣椒秧或草,夜間在袋上面蓋農膜和草苫保暖防凍,白天揭掉。這種貯存方法。可使辣椒保鮮30d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