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了?早產的寶寶、生病后的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瘋狂”地長!是的,這是他在努力趕上正常生長這班車呢!
成人因為某些原因走得慢點兒可以快跑幾步趕上,孩子的生長也能追趕嗎?是的,在特定的情況下,孩子會出現追趕生長的現象。就像別的孩子在正常走的時候,他用加速跑來使自己能跟他們齊頭并進。
2歲前
向中間靠攏
早在20 世紀40 年代就有學者發現,有2/3 的嬰兒在生后的頭兩年里,生長曲線遷移了一條或更多的百分位,表現為一部分由低向高百分位遷移,另一部分由高向低百分位移動。即出生時體重低的嬰兒出現加速生長;相反,出生時體重高的嬰兒出現了減速生長。總的說來,就是大多數嬰兒生長的方向是向中間百分位(50 百分位)靠攏的。
在嬰兒期這種生長方式的遷移,表明在沒有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下,嬰兒期的生長主要取決于出生體重和胎齡。一個正常、足月的新生兒的出生體重,主要是由母體因素決定的,如母親孕前體重、孕期增重及身高。出生后嬰兒的自身調節機制則取代了母體因素,為接近遺傳所確定的目標軌道,采取適合于自身的生長方式,使生長回歸到正常的范圍內。具體則表現為生長曲線的動態變遷,比如一個出生時體重較低的小寶寶,為了接近遺傳所確定的生長軌道,就要采取追趕生長的方式,以回歸到正常的范圍之內。其中與胎齡相符的早產兒要比發育狀況小于實際胎齡的早產兒追趕生長的結果要好。
追趕生長的最佳時期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尤其是前半年。
父母必讀小百科
低出生體重兒
低出生體重兒按出生胎齡可分為兩大類: 早產低體重兒(胎齡不足37 周,出生體重低于2500 克)和足月低體重兒(胎齡滿37 周,出生體重低于2500 克)。早產低體重兒又分適于胎齡早產兒(體重與胎齡相稱)和小于胎齡早產兒(體重小于相應胎齡的第10 百分位)。
低出生體重兒
情況不同,結局各異
適于胎齡早產兒與小于胎齡早產兒的生長結局是不同的。適于胎齡早產兒沒有宮內生長紊亂,只是由于提前出生,生理發育不成熟,早期對宮外生活環境適應性差,生長和健康容易出現問題。但他們一旦達到“足月”的成熟度,就會開始加快生長,絕大多數都能逐漸回到正常兒童的生長曲線中。
而小于胎齡的早產兒存在著宮內發育遲緩的問題,是由于在母體內遭受到某種損害,使生長發育受阻。這樣的寶寶在出生后的追趕生長中,追趕的程度要比適于胎齡兒差,并且追趕生長主要出現在生后第一年,關鍵是在前半年。而在這段時間內,多數宮內發育遲緩的寶寶很難做到完全性追趕生長,即完全趕上正常寶寶的發育程度,尤其是身高的追趕生長,致使日后身材偏矮或矮小,成年后發生心血管病、代謝綜合征的風險較高。
父母必讀溫馨提示
● 追趕生長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彌補生長受損的機會,因而定期對孩子尤其是嬰幼兒進行生長監測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在家里要定期繪制生長曲線,這樣有利于及早發現不良的影響因素,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治療措施,以免耽誤孩子的生長。
● 在孩子追趕生長的這段時間里,盡可能給孩子提供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和適量的鍛煉,使孩子獲得盡可能充分的追趕生長,最大限度地發揮遺傳所賦予的生長潛能。
早產兒
并非長得越快越好
早產兒追趕生長的時間取決于出生體重、胎齡、新生兒期并發癥等。出生體重及胎齡越小,趕上正常的時間越長,但一般在2 歲內完成。近年來認為,過快的追趕生長可能對日后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如罹患肥胖、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等的風險性可能加大。但是,到底追趕生長的“最適宜”方式是怎樣的,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有一點是有效的,那就是加強對早產寶寶的生長監測和合理評估。
對于早產低體重寶寶的生長評價,應結合寶寶的出生體重和胎齡,將早產寶寶的年齡經過胎齡校正后,再與足月兒的生長標準進行比較,來確定實際的生長水平。同時,要將體重和身長兩項指標結合起來綜合分析,如果體重和身長的曲線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或上下不超過一條百分位線或1 個標準差線,則表明孩子的生長良好,身體比例勻稱。如果體重比身長增長得要快,就說明體重的增長過大,需要適當控制。
生病后的追趕生長
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兒童期由于疾病或激素缺乏造成生長障礙,也會出現追趕生長的現象。這種情況治療開始得越早,追趕生長的效果就越好。比如生長激素缺乏癥,在用藥治療的第1 年,身高增長的速度最快,可以達到1 年增長10 ~ 12 厘米,但從第2 年開始生長速度逐漸遞減,最終達到維持正常兒童的年增長速度。此外,如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治療后、營養不良糾正后,都會出現程度不等的追趕生長。追趕生長的時間和幅度受疾病持續時間、程度等的影響,如果治療時間過晚,生長落后的狀態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變。
生活中的追趕生長——來自媽媽的講述
病了一年,改掉了挑食的毛病
我兒子以前很挑食,不好好吃飯。要想讓他吃一頓“像樣兒”的飯可難了。去年他得了一次病,是過敏性紫癜。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他都要吃中藥,而且飲食上也有很多限制。我們都很著急,心想壞了,本來吃飯就不好,這次生病后他肯定更不能吃了,怎么長身體?沒想到的是,兒子病好后,吃飯可香了,很多以前不吃的現在都吃了,飯量也增大了,好像換了個人兒。他爸爸開玩笑:“你看看,餓了一年,胃口開了吧!”后來才聽人說,孩子這是在“追趕生長”呢!
博文媽媽
父母必讀小百科
什么是追趕生長
孩子的生長發育是遵循一定的軌跡的。也就是說,在正常環境下,健康孩子的生長就像一列火車,沿著自身的特定軌道,向遺傳所確定的目標前進。當孩子營養不良、生病或缺乏激素時,就會逐漸偏離生長發育的軌道,出現生長遲緩。而一旦這些阻礙生長的因素被去除,孩子將以超過相應年齡正常的速度加速生長,以便重新回到原有的生長軌道上。這一現象稱為追趕生長(catch-up growth)。
追趕生長是指生長的速率,不是最終達到的大小,也就是說,兒童不是一定要“追趕”上某個目標,而僅僅是個“追趕”的趨勢。
什么是完全性追趕生長和部分性追趕生長
通常將追趕生長分為完全性追趕生長和部分性追趕生長。
所謂完全性追趕生長,是指通過追趕生長將兒童的生長水平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即生長軌道上。
不完全性追趕生長又稱部分性追趕生長,即雖有生長加速,但生長水平無法恢復到原來的生長軌道中去。
追趕生長的程度與生長受損害的原因、時間、嚴重程度、機體的成熟度及年齡有關。如果生長遲滯嚴重、持續時間較長或出生時發育極不成熟、年齡過大等,則追趕生長很難完成。
編輯/ 覃靜(qinjing@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