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經常往外伸舌頭?
Q:我兒子2個多月。在他出生十幾天時我們發現他有時愛往外伸舌頭,因為他吃奶很正常,我們也沒在意。可現在他伸得很厲害,有時快伸到下巴了,而且舌頭經常在嘴里打轉。老人說是“有風”了,要去風,否則長大以后也會伸舌頭。請問孩子是真的“有風”還是有其他的健康問題?應該怎么治療?
陜西 王苗
A:不知除了以上情況之外,孩子還有沒有舌部的其他癥狀,比如舌體是否紅腫,有沒有白斑、紋溝、腫塊等?根據你的描述,考慮有以下幾種可能:
1. 舌體海綿狀淋巴管瘤。有這種病的孩子出生后舌頭就顯得較大,隨著月齡的增長,舌頭漸漸長大,嚴重者口腔內容不下巨大的舌頭,舌頭常是暴露在口唇和下巴之間。這種病用藥物治療無效,可用手術切除瘤體。
2. 遺傳因素,如唐氏癥即21-三體癥。這種病常伴有眼距寬、貫通掌、大腳趾與二腳趾之間間距增寬、智力低下、張嘴、伸舌頭、流口水等癥狀。
至于你的孩子是否屬于以上兩種情況,還需要醫生進一步的面診、檢查。建議你帶孩子到當地兒童醫院去做一下詳細檢查。不要相信毫無科學根據的民間傳說,以免耽誤病情。
嘴唇上長有深色痣需要做掉嗎?
Q:我兒子2個月時,上嘴唇右側唇峰下開始長出一深色小痣,黑褐色,不突起,表面光滑,邊界清楚,無毛,兒子沒有任何感覺。現在兒子已1歲10個月,痣的直徑已長到2mm。去多家市級醫院看過大部分醫生都說沒事,只是美觀問題;只有兩個醫生說必須做掉,而且越快越好,原因是長在嘴唇、手掌、腳掌幾個部位的痣因為摩擦頻繁,接觸熱涼,惡變概率大。治療方式上,有的醫生說必須手術切除,有的說可激光打掉。請問我們到底該怎么辦?
江蘇劉芳
A:口唇上的深色小痣通常稱為色素痣,可在出生時就有,但多發生在兒童期或青壯年期,一般無自覺癥狀,而且發展緩慢,不突出皮膚,無毛和脫屑。對這種痣的真正病因還不太清楚,多數認為與遺傳有關,也有的認為與陽光照射有關。你兒子2個月時即發現唇緣黑痣,可以肯定主要是遺傳因素所致。
需要提醒你的是,還有一種叫口周雀斑痣的疾病。這種疾病的黑痣多發生在口唇、頰側黏膜、齒齦、手掌、足底等處,可見多個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不一的小黑點,而且生母也在同樣的部位存在黑痣。根據資料顯示,這種病與腸息肉有關,可引起腹痛、腸梗阻或腸套疊。有腸息肉的患者可有2%~3%惡變的可能。切除腸息肉后,黑痣會自行消退。因此,建議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們母子是否都存在這種黑痣,是多個黑痣還是只有一個。如果只是孩子在口唇部位有一顆小黑痣,那就是單純色素痣,不會惡變,可不用治療。如果為了美觀,可用激光打掉。如果母子都在口唇等處存在多個大小不等的黑痣,那可能是口周雀斑痣病,應做一下腸鏡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治療方案。
乳頭上的白色小點是什么?
Q:我女兒1歲2個月,出生后不久就發現她左乳頭有一粒白色的小點,在醫院用針頭挑破后擠出一點點血,沒過多久又長出來了。請問這是什么東西?需要治療嗎?對寶寶有影響嗎?
湖南晨晨媽媽
A:有的女寶寶出生后,乳腺管仍呈持續發育狀態。在乳腺管發育形成的過程中,乳腺外口(即乳頭處)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保護膜,以防細菌從乳腺管口進入乳腺管甚至乳腺內,造成感染。這個保護膜很可能就是你說的那個小白點,千萬別再用針去挑破,以防造成感染。而且這種小保護膜即使挑破了仍然會重新愈合,形成新的保護層。等孩子長大成人,生育之后,這個小白點處就是乳腺的外口。在寶寶的不斷吸吮和乳汁分泌的共同壓力下,小薄膜會自然破裂,乳汁不斷地從乳腺口流出,乳腺管口就不會再封閉形成保護膜了。所以,這種情況不需要治療。
心臟偏大是怎么回事?
Q:我的寶寶8個月了,最近發了一次燒,咳嗽了1個多月。去醫院檢查時,醫生讓給寶寶照個片子,發現心臟比一般寶寶大些。請問是不是寶寶的心臟不正常?需要做什么檢查?
山東寶寶媽媽
A:8個月的孩子在X光下顯示心臟擴大,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
生理性心臟擴大是因孩子的心臟尚在發育過程中,心臟的主動脈和肺動脈幾乎處在同一個水平位置,再加上與肥大的胸腺重疊,會出現心影基底部擴大。另外,孩子在出生時胸圍比頭圍還小1~2cm,到一兩歲時胸圍才發育到與頭圍相等,以后胸圍逐漸大于頭圍。8個月的孩子心胸比例在55%左右,所以在X光下顯得心臟較大,這些都屬于正常生理現象。8個月的孩子心影基底部狹窄反而是一種病態,說明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胸腺萎縮。
病理性心臟擴大多見于心肌炎、心包積液、先天性心臟病和高血壓等。你的寶寶在一個月之前曾有發燒癥狀,應警惕心肌炎的可能。可去醫院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心肌酶檢查,以排除心肌炎的可能。
臉上長的紅包是什么?
Q:我家寶寶現在58天了。前幾天她臉上突然長出了一片紅包,摸起來有點硬,有凸起,不光滑,看寶寶的表現好像很癢的樣子。請問寶寶臉上長的紅包是什么?需要治療嗎?
河南 小杜
A:根據你的描述,孩子可能是患有嬰兒濕疹。這種病在嬰兒期很常見,目前認為與過敏有關,屬于過敏反應性疾病,多在出生后1個月左右發病。誘發濕疹的因素很多,如吃母乳的孩子受母體內雌激素的影響發病,也有的是母親吃了魚蝦而誘發,吃奶粉的孩子常因奶粉中加糖過多導致腸內過度發酵而誘發,也有的找不到明確的原因。這種病一般多在孩子半歲左右好轉,2~3歲時可自愈。
對于患有濕疹的孩子,平日要注意細心護理,勤換尿布,不用化纖尿布,少用紙尿褲。尿布最好不用洗衣粉洗,孩子的衣被要常洗、常曬。避免讓孩子接觸毛織衣物,室內溫度不可過高。局部有滲出液時可用爐甘石洗劑,也可涂抹少量尤卓爾藥膏。含激素的藥膏雖然效果明顯,但不宜長期使用。
肛門后長的顆粒要切除嗎?
Q:我女兒現在4個多月。她出生時肛門后側約2cm處有比較深的縫,長有一個顆粒。12天因為黃疸指數高去醫院治療時,兒科醫生看了說是息肉,可以讓外科醫生切除掉。外科醫生診斷后說等寶寶大一點再切除。請問寶寶的這種情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需要把那個顆粒切除?在什么年齡段手術比較好?
四川小燕
A:從你女兒所長腫物的部位、形狀看,我認為不是一般的息肉,很可能是骶尾骨畸胎瘤。這種腫瘤多見于女孩,而且多數在出生時就有腫物存在,位于直腸和骶尾骨之間。這種腫瘤在臨床上分顯露型、隱匿型和混合型三種。
你女兒是在肛門后和骶尾骨之間長的顆粒,應屬于顯露型。顯露型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約占所有骶尾骨畸胎瘤的70%左右。如果用手摸腫物內有較硬的實質性腫塊,不能移動,應屬于實質性畸胎瘤。這種類型的畸胎瘤很容易惡變,據資料顯示約50%左右在2歲之前會發生惡變。如果手摸腫物很軟,瘤體內無硬塊,應屬于囊性。囊性畸胎瘤惡變的發生率很低。
不管是哪種畸胎瘤,都要盡快進行手術。年齡小不但不是畸胎瘤手術的 限制條件,反而是手術切除的有利時機。建議你盡快帶孩子到大醫院檢查確診,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如果您有問題需要向專家請教,歡迎給我們來信,或者發郵件至health@bphg.com.cn,我們將有選擇地將問題收集發給醫生,并刊發在雜志上。
編輯/覃靜(qinjing@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