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南采用簡易竹木大棚進行哈密瓜類甜瓜金海蜜品種不同整枝留果方式試驗,結果表明,采用雙蔓單果(主蔓留果)方式,甜瓜單果重、網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產量等表現最好;建議生產上使用該種整枝留果方式栽培。
關鍵詞:甜瓜;海蜜;整枝留果方式;產量;品質
海南省近年來采用竹木簡易大棚在冬季種植甜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目前生產上種植戶之間種植水平差異較大,種植方式多樣,某些農戶為盲目追求產量,不斷提高種植密度,在嚴重影響甜瓜品質的同時,還增加了病蟲害防治難度。前人在甜瓜整枝留果方面進行了大量試驗,總結出針對各種瓜類不同的整枝留果方式,但均未涉及到哈密瓜。本試驗通過不同的整枝留果方式對甜瓜(哈密瓜)進行產量與品質分析,務求選擇出最適合于海南生產中使用的整枝留果方式。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為海南省目前種植較為普遍的哈密瓜類型甜瓜金海蜜品種。
1.2試驗設計
本試驗安排在三亞市南繁科學院本部實驗站簡易竹木大棚內進行。棚長36m,寬5m,4畦整地,畦上鋪設滴管,之后覆蓋銀灰色地膜。試驗設5個處理:(1)雙蔓單果{主蔓留果);(2)雙蔓單果(側蔓留果);(3)雙蔓雙果;(4)單蔓單果;(5)單蔓雙果。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每重復10株,隨機區組設計。單蔓整枝方式的各處理株行距均為0.5m×1.1 m,折合667 m2定植1200株;雙蔓整枝方式的各處理株行距均為0.75 m×1.1 m,折合667 m2定植800株。
每667m2施用250kg有機肥料、100kg復合肥作為底肥。生長期根據需要采用滴灌技術滴入壯苗肥、壯果肥等,各小區肥水等管理一致。供試品種在2007年2月21日播種,3月8日移苗定植。對12~15節雌花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坐果后按不同處理要求選取果實。
對不同的整枝方式進行產量比較,主要是對雙蔓單果(主蔓留果)和單蔓單果2種目前生產上最為普遍的留蔓整枝方式進行比較。雙蔓單果(主蔓留果)處理株距0.75 m,每畦種植68株,折合667 m2定植890株:單蔓單果處理株距0.5 m,每畦種植45株,折合667m2定植1200株。2個重復,每重復1畦。
1.3 調查方法
每處理共調查10株,每株選果(雞蛋大小)后開始測量其縱、橫徑,每7d調查1次。同時觀察其葉片寬度、長度,果實網紋等生長情況,果實成熟后統一采收,測量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標。每果均測量,取平均值。同時對不同的整枝留蔓方式進行產量測定,比較不同留蔓方式的產量差異情況。數據采用DPS分析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時期
不同的留蔓、留果方式甜瓜花期有所不同,雙蔓方式花期較晚,主要集中在4月1~2日,而單蔓方式花期主要集中在3月30~31日。雙蔓留果方式果實在5月7日采收,單蔓留果方式果實在5月8日采收。其花期雖然有所差異,但整體差異性不大,果實發育期均勻38d左右。
2.2 植株長勢
不同的留蔓、留果方式對甜瓜植株影響較大,單蔓整枝方式植株生長勢普遍比雙蔓整枝方式植株長勢弱、表現為前期單蔓整枝方式植株生長勢強,但到拔節綁蔓后雙蔓整枝的植株長勢比單蔓的要強。
2.3 果實發育
從果實縱、橫徑發育情況看,不管什么留蔓方式,只要是留雙果的處理,果實膨大速度比留單果的要慢,各處理果實膨大速度依次為:雙蔓單果(主蔓留果)>雙蔓單果(側蔓留果)>單蔓單果>雙蔓雙果>單蔓雙果。其中單蔓雙果的處理果實膨大速度遠遠小于其他處理,雙蔓雙果處理果實前期生長較慢,后期增長較快,與其他留果方式果實膨大速度接近。見圖1、2。

2.4 果實性狀
從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整枝留果方式對果實性狀的影響很大,雙蔓單果處理與其他3個處理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果實縱、橫徑以雙蔓單果(主蔓留果)與雙蔓單果(側蔓留果)處理最大,單蔓雙果處理縱、橫徑最小。各處理之間果實的網紋表現也有不同。雙蔓單果(主蔓留果)處理表現網紋密,普遍均勻,而雙蔓單果(側蔓留果)處理也密布網紋,但常出現分布不均勻的情況。單重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都以雙蔓單果(主蔓留果)方式最好,以單蔓雙果處理最差,單蔓單果處理表現居中。
2.5 產量比較
雙蔓單果(主蔓留果)、單蔓單果為生產上普遍采用的2種留蔓方式。數據顯示,在相同的留果方式下,不同的留蔓方式產量差異不大。雖然雙蔓單果處理的株距為0.75 m,但由于其單果重明顯高于單蔓單果處理,因此雖然在相同長度的畦上種植,植株數量少于單蔓單果的處理,但2者產量相當(表2)。
3 討論
甜瓜在海南大棚栽培中占很大比重,要取得較高的產量和良好的經濟效益,采用合理的整枝留果技術,使植株達到最佳的采光與合理的營養分配狀態十分重要。而不同類型的整枝留果技術也不一樣。王毓洪等在網紋甜瓜夏季整枝留果試驗中發現:果實的商品性以雙蔓整枝1株留1果為適宜,與本試驗結果一致。這可能是由于果實成熟期正處在高溫季節,晝夜溫差偏小,不利于糖類等營養物質積累和網紋的形成,導致其他整枝留果方式的果形不夠美觀。商品率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低,品質較差。徐晨光等試驗表明;厚皮甜瓜采用棚栽立架栽培、雙蔓整枝留2果的方式,坐果率低,單果重小,商品性不理想,產量低;也與本試驗結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葉面積營養供應不上2個果的生長。而王崇啟等試驗表明雙蔓雙瓜的整枝方式比較理想,可能是因為其試驗材料為單果重較輕的光皮甜瓜以及采用的大棚類型和種植季節不同所致。
目前種植戶普遍認為甜瓜種植密度越大,產量越高。本試驗證明這一觀點是錯誤的。雙蔓單果(主蔓留果)處理雖然種植密度較單蔓單果的要小,但是產量并沒有因此而降低,可以獲得較好的產量與品質。建議在生產上提倡并大力推廣使用雙蔓單果(主蔓留果)的整枝留果方式。雙蔓單果(側蔓留果)與單蔓單果方式可酌情采用,但不是最佳的整枝留果方式;單蔓雙果、雙蔓雙果方式生產的果實品質差、產量低,因此不宜提倡。
4 結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海南采用簡易竹木大棚栽培哈密瓜類型甜瓜金海蜜品種,果實外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網紋情況、單果重等性狀表現最佳的整枝留果方式為雙蔓單果(主蔓留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