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我對小時候學到的一句“玉樹臨風賽潘安”的秦腔唱詞記憶太深刻的緣故,當《玉樹臨風》映入我的眼簾時,我就興味盎然,如得新寶,自然讀得認真。潘安是古代美男子,這個名諱后來就成了所有美男子的代名詞。那句唱詞是一位相府千金在選擇夫婿時,對一位“既有文略又有武備”的英俊少年的贊美。多少年了,“玉樹臨風”這個久違了的詞語刻印在一部書的封面上,自然引起我的關注,蕩起了我的無限遐思。不想一進入書頁,就放不下了。這倒不是作品中的美男靚女吸引了我,而是那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與我產生了共鳴。
《玉樹臨風》是解放軍青海某部軍旅作家祁建青的散文集,23萬多字,分為《夜光杯》、《黎明列車》、《圣河之源》、《舞蹈》和《年月日》五輯,共收集散文隨筆44篇,加上《序》和《后記》共46篇。他的文風特點有如書名一樣,給人一種“玉樹臨風”的感覺,超然而人微。每讀一篇,那種大氣雄宏、厚重質樸,那種清新鮮話、別開生面連同那種濃濃的情意、淡淡的憂傷以及理性的思考、超凡脫俗的憧憬統統會人駐您的心田,如春風拂面,似樂音入耳,讓您陶醉其中。
“酒泉”因霍去病將皇帝御賜美酒統統倒入水泉中,與全體將士一同開懷暢飲而演繹了一個膾炙人口的典故,《黑黑的夜光杯》通過霍去病違背常理的倒酒舉動,把一個豪爽、豁達、剛直不阿的豪杰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從而更進一步地詮注了這位歷盡艱難險阻出使西域、抗擊外侵的民族英雄情懷。誰有膽量將皇帝千里迢迢獎賜犒軍的御酒嘩啦一聲倒入水泉中?誰有視將士如兄弟的情懷與他們一起大碗喝“酒”?誰能想到這一舉動會讓全體將士動容從而士氣大振?惟有霍去病!沒有霍去病此舉,今天的“酒泉”可能不成其為酒泉,而是另有別名。因此,“酒泉”的實質不在酒,而在于酒融于水水濃于酒的將士情懷,這種千古延續下來的情感不正是今天我們要著意倡導的新型“官兵關系”嗎?當時風華正茂、憨態十足的霍去病肯定不會想到他的舉動會如此深遠地影響著后世人們的生活理念,也許稍微的疏忽就會釀成欺君之罪而使“英雄盡折腰”。然而,“酒泉”因霍去病的真誠和機警到底給保住了,而且留芳千古,聞名遐邇。由酒泉之酒,作者想到了盛酒的器皿——夜光杯,這種“白天滿大街空空如也的玉杯”,表明“一種酒光榮地消失了,一種器皿幸福地保存下來”,它“凝重、緘默,像某種冷卻的形式,日夜懷念著熾熱的內容”。這便是作者獨到的見解。
默默無聞、無人問津、易于忽略的生土,在作者的筆下卻是那樣大氣磅礴、“欣欣向榮”。這種“不能養活植物,卻可以用來”種植“抵御強敵的建筑,種植士兵的骨骼”的生土,筑造了嘉峪關等雄關險隘,被作者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它與將士一道見證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麗,顯示了“秦時明月漢時關”的雄偉和“雄關漫道真如鐵”的堅毅。作者正是以小見大、以微博宏地觀察事物,捕景狀物。
羊是再普通不過的動物,可是在作者的筆下,它卻是“外柔內剛”的天使,它“一輩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個心眼兒跟人跟到底直至死而后已”。寥寥數語,羊的形象就顯示在人人都認可的想象中。就是這樣一種看來“沒情況”的動物,作者卻用了10頁近8000字的相當篇幅來描寫它、剖析它,甚至贊美它。羊的溫順、釋然,羊的堅韌、執著,羊的無私奉獻,羊與人的密切關系,羊與其它動物的異同,都被作者抽絲剝繭般地娓娓展現出來,行文縱橫開闔,左右逢源,輕松而幽默,意境開闊而又富有哲理。
《玉樹臨》所收錄的散文,每一篇都能在閱讀中體會出大散文格局中的超然與壯闊,還有蘊含在其中的雅訓與細膩。關于青藏高原上的悠悠“花兒”,作者在好多文章中都有表述,讀者都能從那種粗獷而淳厚的音樂中感受到天籟之音所傳達的獨具魅力的文化氛圍。在《漫一曲“花兒”請你聽》一文中,作者在描述男女青年以歌傳情,表達心意或自取其樂時,巧妙地把“漫”與“浪”這兩個特殊的形象動詞聯系在一起。“漫”,有廣泛覆蓋的意思,也有潮水浸潤土地不計回報的寓意。用“漫”代替唱,會恰到好處地表達在高山曠野無拘無束地唱山歌的意境。“浪”指的是串門子聊天,與“逛”意義相近。它本來與“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然而作者卻有他鏈接的理由。農閑的姑娘媳婦手拿鞋墊、枕頭蓋等刺繡之物走東家串西家,邊做針線活邊吟唱“花兒”,不時斜視一眼出出進進的憨厚帥氣小伙兒,小伙兒也心領神會地回以笑容。在大山上,深溝畔,也會聽到男女們“你沒唱完我接上”的“對漫‘花兒”’聲,那情那景是不是一種“浪漫”呢?
熱炕和燒酒是農民招待客人的最真誠的形式,在“天下黃河貴德清”的朋友家里,作者和朋友遠離城市的噪雜,把酒賞月,然后帶著一絲醉意進入熱炕暖融融的被窩,回歸自然的感覺別有情趣。作者從中領悟到:火炕一燙,一覺天亮;酒要燙好,一好到老;炕是冷炕,沒有情況;酒是涼酒,情況沒有。這些入微的感受,都是作者用心體會的結果。
文如其人。久居軍營大校軍銜的作者能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報經所歷信手拈來,結構成優美的篇章,侃侃而談,毫無造作牽強之態,文風和意境與廣大讀者有著相當的親和力,是不容易做到的。由此可見,作者不僅博愛多才、博聞強記,而且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熱愛生活,熱愛民眾,心系百姓,心系士兵。如果沒有豐厚的生活底蘊和碼文字的高超技術,做人和作文都很難達到如此的境界。我們期待著作者有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