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上高三的女兒提前兩個月接到了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德語系的錄取通知書。這也許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然而,作為母親我卻感慨萬千,有一種沖動和欲望,想把自己點滴心情記載下來與能讀到此文的人一起分享。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行為影響著他們的一生。最了解孩子和能夠幫助他們的只能是父母。女兒出生后的幾年也是我事業剛剛起步的幾年,就是白天工作再忙,晚上我還是堅持自己帶孩子,盡管無法給予她系統的知識,但做了她的一個大朋友,陪伴她童年的時光,給予她一顆感悟事物的心靈和勤于學習、獨立生活的習慣。孩子出生后的三、五年對她那種在生活與學習習慣、品行與行為規范上的嚴厲,是一般母親所不忍心的。那是她人生早期最初的記憶,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就像一幢高樓大廈的基石,一粒種子萌發時的雨水和泥土。
我的阿咪誕生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她是個漂亮的小女孩,雕塑感很強的五官及臉龐,白凈的皮膚,一頭小黃卷毛,一出生就像個小洋妞。
在我們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們是一個整體,就像一棵樹的根系、花朵和葉子。她在年幼時需要的,都要從我這里一一拿去,她不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我的傳授和指點去認識,她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和危險的事情,我要把很多的事物聯系到一起,一點一滴地告訴她。女兒幼年時,我幾乎把工作之余的所有時光、所有精力、耐心和愛都給予了她。
小學和中學階段是每個孩子成長中的關鍵,同樣我的阿咪,她的身心也一天天發生著變化。由幼年長成少年,由依賴變成獨立,在急速的變化中,很多的問題出現了,很多的不適應產生了,她的眼里總是不停地閃現出渴望、憧憬、困惑、沉迷和思索。我更多地關注她的身體、品行,更多地給予情感上的理解和幫助,而不是她考試的分數,很幸運我成了孩子無話不談的忘年朋友。
十幾年的時間,她就長成了一個美少女的模樣。她的美貌和性情人見人愛。慢慢地她開始與我談論政治、文學和她崇拜的文化名人,談論穿著禮儀和女性修養,談論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時常讓我感嘆:我的孩子終于長大了!
我始終說不清一位母親和一個家庭空間給予了孩子一些什么,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應該摒棄的,我只能說它們是復雜的,它們也許就是生活本身,是養育孩子的整個過程。就像我們不會知道大海清新的味道,究竟是哪一片海藻、哪一條魚、哪一滴海水散發出來的,不知道這亙古的陽光,究竟是什么時候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照耀著我們的。
我只是記下了這些生活的片斷,它們就像一滴水和一線陽光,是一個廣闊事物里的一些小現象,是一位母親與孩子的經歷,是一個生命與整個世界的關系。
這些生活的小片斷,是阿咪在小學和中學里發生的,每個迅速成長的孩子都可能經歷這些類似的事情。那點點滴滴在學習中的辛苦、與父母的沖突、遇到困難時的煩惱、從玩具和游戲中得到的放松、外出交流時的快樂、每天每年重復的來往。這一切屬于我和阿咪的經歷,構成和培育了我們之間的親情,也永存于我們母女倆的記憶里。
當我的阿咪就要真正離開家庭,走向她自己生活的時候,才感覺與孩子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值得珍愛,才感覺在孩子就要遠行的行囊中,似乎少放了一些什么,似乎有什么東西還沒有給予孩子,有些話一直都沒有說……這是我這些日子里縈繞在心頭最強烈的感覺。
愿這些片段性的文字,成為我們母女之間最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