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育產業化是體育發展的必由之路,理當順應當今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蘊含著巨大商機,而且將直接推動我國體育產業化,珍視機遇,更新觀念,培養體育市場,創建新機制,這是奧運會對我國體育產業化的重大啟示。
[關鍵詞] 奧運經濟 體育產業化 體育產業
奧運會到2004年已經成功舉辦了28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對北京乃至我國的經濟文化,環境和社會等方面產生一系列的影響。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尤伯羅斯一改過去奧運會拒絕商業的做法,開始了奧運會史上前所未有的商業運作,尤伯羅斯開創了奧運的經濟時代,我們要抓住”北京奧運”這一機遇,縮小我國體育也國外體育產業的差距,發展壯大我國體育產業,使之形成產業化。
一、體育產業化的概述
體育產業是指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而使體育產品(勞務)進入生產,交換,消費和服務的產業門業.體育產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它是體育運動和產品制造,商業運作等密切結合而又有其自身發展規律的聯合體,也是一種社會性極強.市場運量很大的產業;是運動,器材,組織,觀眾等高度合而為一的共融性產業.體育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體育發展到一定水準的標志,是一個國家國富民強的寒暑表。體育產業在很多國家早已是GDP的重要增長點。例如美國的體育產業居十大支柱產業第6位,僅NBA大賽帶動經濟增長就達40億美元。我國的體育產業雖然近幾年發展很快,但必競剛剛起步,還在摸索中。2008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給我們全面介入體育產業國際化提供一次重要機遇。我們必須珍惜這個機遇,結合我國實際,大膽創新,勇于開拓,與時俱進,迎來我國體育產業大發展的新局面。
二、我國體育產業的現狀
最近幾年我國體育得到了蓬勃發展,同時體育產業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民健身意識普遍增強,但存在的大量問題也不容忽視:
1.整體產業結構現狀受到制約
產業結構現狀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水平的標志,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及產業結構條件下經濟增長點的選擇具有明顯差異,在一個國家工業化沒有完成時,經濟的增長主要依靠工業,尤其是制造業發展,只有到了后工業化時代,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才有可能來自于第三產業。當前我國正處在標準的工業化加速器階段,作為第三產業的體育產業要在產業結構中有明顯的提升速度,并對國民經濟增長起到明顯的拉動作用,目前從整體上還很有限。
2.發展很不平衡
目前體育產業的發展存在著明顯的不平衡狀況,首先是地域間的不平衡,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省市發展迅猛而且達到一定的質量,西部地區則發展比較滯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觀環境和資源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觀意識和工作力度方面的問題。產業觀念和市場意識有很大差別;其次是各運動項目間的產業開發不平衡.由于各項目的技術水平和在國際上取得的成績有差別,項目的觀賞性也不同,因此其產業資源價值市場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異,第三,單位間由于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土地、房屋、設施等資產資源配置方面的差別,也造成了產業收益上的差異。
3.法制,法規還不健全
目前關于體育市場的管理尚缺乏高層次立法,管理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應需要通過高層次立法予以明確。在體育市場的實際管理中,部分體育經營項目存在權限交叉,在不同的地區由不同的部門管理,甚至在同一地區由不同的部門同時管理,因此全國范圍內對體育市場管理高層次的立法期望較高。很多地區的管理停留在簡單審查、許可階段,未實現積極的行業管理,進一步實現體育市場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效益化,建立行業服務標準是當務之急。
三、北京奧運對我國體育產業化的影響
1.促進中國體育產業和企業的國際化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體育產業特別是體育產業的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國外著名的體育用品公司,體育管理咨詢公司和體育俱樂部紛紛進入我國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利用舉辦奧運會之機,一方面學習國外的技術、經驗。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養我國體育產業的強勢企業,力爭進入國際市場,借助2008年奧運會,使我國企業包括體育企業快步走向國際,走向世界。
2.有助于體育產業規范化管理和企業制度完善
奧運會對我們調放結合發展體育產業有很大好處,比如:是否要重點支持競技體育,放開其他體育辦的產業;是否要從產業政策上鼓勵民間私營企業投資體育產業,特別是一些便于市場化運營的項目。與之相應,體育經濟政策要依法保護各種體育所有制體育組織的權益,鼓勵體育產業中形成多種所有制的競爭格局,要利用股份制等形式來吸引和組織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體育產業。
3.為體育產業和企業高級管理人才提供了最好的成長空間
在體育市場中,最重要的資源是人力資源,解決體育市場人才資源短缺和提高運作人員的素質,是體育市場向成熟發展的重要條件。體育產業的發展必須具有能夠提供良好市場服務的高素質人才,否則再好的市場策略也沒有意義。要實現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以人為本,大力培養產業人才,不斷提高體育產業管理水平。
4.體育產業巨大的經濟利益,為企業營銷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機
舉辦奧運會的影響可以分為直接受益的產業和間接受益的產業,企業可利用奧運會樹立形象,提高產品質量,擴大銷售渠道,加快企業發展。奧運會是企業品牌推銷的最佳時機,有助于促進我國企業加快形成體育產業龍頭企業的進程,有助于我國體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體育,有助于我國體育產業化的形成。
5.有助于我國全民健身運動和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
在北京舉辦奧運會,將有助于全民健身活動。奧運會帶來了對體育的性趣,對建身的重視,對各種有助于身心建康的鍛煉方式的推廣。這不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而且也是培養體育消費群體,從經濟角度講,是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培養體育市場的主體,對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
四、結束語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申辦成功和雅典奧運會上取得的歷史性突破,給中國體育市場帶來了無限的商機,體育產業化是我國體育事業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我們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速對體育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充分遵守市場經濟規律,通過體育的產業化來推動我國體育市場事業的發展,隨著新世紀我國體育改革發展戰略目標的確立,以及人民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產業必然擁有廣闊的前景,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參考文獻:
[1]劉淇:北京奧運經濟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5~28
[2]喻堅: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中國社會文化的影響[J].山東體院學報,2002.6~9
[3]王守鈞:對我國體育產業的 經濟學思考.體育與科學,2002.(3)
[4]韓丹:論21實際我國的體育創新.體育學刊,2002,(1)
[5]管永生:論2008年奧運會對我國奧運經濟促進作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2)
[6]龍超羅仲偉:體育產業與體育時代市場[J].經濟管理,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