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華人導演,在美國留學畢業后即失業,當了6年的“家庭婦男”。他帶孩子、習廚藝,閑下來才構想劇本,家里的開銷完全靠做藥物研究員的妻子來支撐。
6年里,丈夫一直處于懷才不遇的境況,到處碰運氣,但都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外人都嘲笑他拍電影的熱情是癡人說夢。
6年里,妻子也曾有過絕望哀痛的時候,打電話向媽媽訴苦,媽媽心疼女兒,勸他們離婚。放下電話,妻子嚎啕大哭,不斷責備自己這樣做太不應該——夫妻本應互相支持,比起丈夫所受的苦,自己做的根本算不了什么。然后,她抹干眼淚,繼續任勞任怨養家糊口。
丈夫36歲第一次獨立執導電影時,家中經濟環境相當困窘,為了節省開支,老婆、小孩都被安排上場演出,人稱“一人執導,全家參演”。
丈夫也曾公開表示,妻子是自己最大的精神支柱,不管在困難的那幾年還是現在比較成功的時候,妻子給予他的支持和諒解是他能夠走到今天的力量源泉。
這個妻子名叫林惠嘉,她丈夫就是以《斷背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著名華人導演李安。
6年,足以毀滅一個人和一個家庭;6年,也足以體現一個妻子對丈夫的支持和愛。
6年的無私支持,緣于林惠嘉確認家里一件不可能改變的事情,那就是李安要拍電影。盡管成功就像吊在兔子前面的胡蘿卜,永遠在前方等待,但當年她決定嫁給李安時,就清楚電影是李安惟一的選擇。所以,無論好壞她都必須接受。
那6年,林惠嘉對李安的原則是不賺錢可以,但不可以無所事事,只要他在做事情,她就給于他認同。她認為自己對李安最大的幫助就是“不理他”,讓他去沉淀,去成長。
夫妻間如何支持對方的事業?林惠嘉的做法或許最值得大家效仿。
2001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對《臥虎藏龍》情有獨鐘。頒獎前,林惠嘉帶著全家來到洛杉磯表示對丈夫的支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兩個兒子說:“爸爸很幸福,能夠娶到像媽媽這樣的女人,這是爸爸最成功的地方。”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摘自《深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