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身邊多了足足一倍的城市人口,這些人與你競爭工作崗位,一起消耗生活資源,他們的子女與你的孩子競爭優秀教育資源,他們的父母與你的父母爭奪社會養老資源,你會是什么心情?這一切,也許在十年內就要出現。
許多農民進入城市是被迫城市化,包括我。被迫城市化的結果就是:這些農民沒有太多文化和技能,這對他們的生存非常不利,特別是后半輩子的生活很成問題。——吳鐳
以我個人為例,剛剛大學畢業,尋找工作過程中感受到崗位競爭太大,哪怕是比較‘低等’的工作也有那么多人競爭,我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工作。我住在一個租金很便宜的地方,人口混雜,治安也有問題。現在去街市,滿眼都是人,心情也容易煩躁。十年后,再多出現一倍的人,真不知道會是什么樣?——劉峰
不論城市居民喜不喜歡,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不可遏制,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有1000多萬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世界銀行專家尤素福曾經做過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有10%是從城市化進程中獲得的。”——李景國
中國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般認為城市人口(指在城市生活的人口)達到總人口的50%以上就完成城市化。去年,我國的城市人口達到了43%。當然,勢不可擋的城市化進程讓城市居民既享受便利生活,又成為環境污染、房價飛漲、水電資源緊張、養老困難種種問題的直接受害者,心情復雜是必然的,但我們應該以開放平和的心態接受這個事實,接受得越早,你提前做的心理和能力準備就越充分,到時的適應能力也就越強。
——夏建中
還是那句話,矛盾達到一定程度,平衡就會被打破,就會有政策出來干預。好比國外移民,到了一定程度,外來移民數量過多,而且對本國經濟沒有好處,政策就要出來了,比如“雅思”考分必須達到7分以上,才有資格移民。每年移民名額下降多少百分點等等。——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