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嘆是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在批點完《水滸傳》、《西廂記》三年后,他因冒犯皇帝受哭廟案牽連被朝廷處以極刑。在刑場上,他泰然自若,并向監斬官索酒暢飲,飲罷大笑,說:“割頭,痛事也;飲酒,快事也;割頭而先飲酒,痛快痛快!”
他想起一天夜里他留宿報國寺,由于睡不著覺,便去向方丈借佛經。老方丈說:“我有一條件,如果你能對出我出的上聯,我便借你佛經。”當時正是午夜,老方丈隨口說出上聯:“半夜二更半。”金圣嘆冥思苦想,徹夜未眠,仍未對出下聯,只得抱憾而歸。今日死在當前,可能此事要成為永遠的遺憾了。此時其子趕到刑場,痛哭不已,金圣嘆問:“今天是什么日子?”兒子答道:“八月十五,中秋!”他聽得中秋二字,忽然仰天大笑,說:“有了,有了。中秋八月中。”笑罷,他讓兒子馬上去報國寺告訴方丈,他已對出了下聯。
當兒子趕回來時已是行刑在即,兒子更是悲痛萬分,金圣嘆安慰兒子說:“哭是沒有用的。來,我出個上聯你對對看,上聯是‘蓮子心中苦’。”兒子跪在地上肝膽欲裂,哪有心思想對聯。金圣嘆稍思索一下說:“起來吧,別哭了,我替你對下聯。下聯可對‘梨兒腹內酸’。”旁聽者無不唏噓,上聯的“蓮”與“憐”諧音,意為看到兒子悲戚之狀深感可憐;下聯的“梨”與“離”諧音,意為與兒子永別心中酸楚萬分。
那年雪早,行刑前下起雪來,金圣嘆高聲吟了一首詩:“天悲悼我地亦憂,萬里河山帶白頭。明日太陽來吊唁,家家戶戶淚長流。”吟罷刀光一閃,一代才華橫溢、不畏權貴的文壇巨星隕落了。只留下那字字珠璣情真意切的對聯和詩,讓人讀罷悠然神飛,涌起深深的懷念之情。
(摘自《新知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