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口徑0.223英寸不同于5.56mm嗎?
北京 劉丁漢
答:以毫米或英寸為單位的口徑,有一些經換算后是完全對應的,如7.62mm對應為0.3英寸、12.7mm對應為0.5英寸、11.43mm對應為0.45英寸。但有一些則不對應,沒有互換關系,如0.223英寸雷明頓步槍彈又稱為5.56×45mm步槍彈,而5.56mm換算成英寸為0.219英寸。有些米制口徑不能換算成英制口徑,如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和9mm馬卡洛夫手槍彈,一開始設計生產時就以米制,而不必再以英制表示。
也有不少口徑是特指的,并沒有米制和英制的對應關系,只能把它們作為一種代號看待,如0.38英寸ACP彈又稱為9×23mmSR手槍彈/0.38英寸柯爾特自動手槍彈,而0.380英寸ACP彈又稱為9×17mm手槍彈/9mm勃朗寧手槍短彈,這兩種手槍彈都是約翰·勃朗寧設計的,口徑表示中9mm和0.38英寸、0.380英寸并不能對應,9mm換算成英寸為0.354英寸,0.38英寸換算成毫米為9.65mm。
一般來講,槍彈口徑采用不同的單位制有戰術技術要求的原因、有歷史的原因、有給定特殊意義的原因等等。要想更多地了解這個問題,可以參看《輕兵器》1999年第8期《槍彈名稱縱橫談》,那里面有更多的解釋。
問:火箭彈的自毀是怎么實現的?
北京 張澄華
答:彈藥自毀主要通過引信自毀機構、自毀電路或外部指令來實現,其目的是避免未命中目標的戰斗部在自己一方爆炸或完整的引信系統落人敵方而泄露技術秘密。現在的單兵火箭彈一般都裝有自毀引信,以避免對己方的誤傷。如蘇聯ⅡPr-7火箭發射器配用的Ⅱr-785mm反坦克火箭彈,其使用的是一種由頭部壓電陶瓷和底部機構組成的壓電引信。頭部壓電陶瓷的一極通過接電管、藥形罩、接電桿等元件與底部機構的傳爆管殼接通;另一極通過風帽、彈體與底部機構的底螺接通。引信平時處于短路狀態,當火箭彈觸碰目標時,壓電陶瓷受壓,產生電荷使電雷管爆炸,爆炸沖量經引爆管、傳爆管逐級放大,最后引爆戰斗部。如果火箭彈沒有命中目標,在距離發射位置300m處,由于自炸雷管的延期藥燃燒完畢,自炸雷管爆炸,爆炸沖量引爆電雷管,使引信自炸。
問:彈頭侵徹性能是否與槍械本身的性能無關?
天津 韓鍇
答:槍械與槍彈是一個關聯密切的武器系統。彈頭對目標的作用效果主要取決于彈頭的結構、材料特性和彈道特性,與目標本身的材料、結構等特性也有關系。其中彈道特性中就包含著槍械的影響因素,如彈頭速度、彈頭飛行穩定性等。使用具有不同槍管長度、膛線導程、內膛結構的武器發射同樣的槍彈,彈頭的侵徹效果會有明顯不同,因此,不能認定彈頭侵徹性能與槍的性能無關。
問:影視上時常看到射手使用霰彈槍直接射擊,那么霰彈槍的瞄具有沒有意義?
江西鷹潭 甘兆揚
答:霰彈槍發射的霰彈丸有一定的散布面,為了保證有一定的殺傷力,散布面不能很大。對近距離目標可以概略瞄準直接射擊。然而,對較遠的目標和刻意要擊中目標的要害,就要用瞄具瞄準射擊了。
問:如何衡量手槍的停止作用?手槍達到怎樣的指標才稱得上停止作用最好?
吉林 劉航宇
答:由于手槍是近距離使用的武器,在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中,如果不將敵人一槍置于無力還手地步就可能死于敵手。因此,軍用手槍性能特別強調停止作用。
各國通常把78焦耳作為使敵人喪失戰斗力的槍彈彈頭動能殺傷標準。北約也曾經對有效殺傷作出規定:進攻中的士兵中彈后30秒之內喪失執行戰斗任務的能力即為有效殺傷。然而這些規定并不嚴密,停止作用的強弱不僅取決于彈頭的形狀、質量、口徑、彈頭命中目標時的速度,還應包括有生目標的個體特性等諸多因素。如具有同樣動能的彈頭命中目標后,彈頭翻滾比不翻滾的殺傷效,果高兩倍以上;身體強壯的人比體質弱的人喪失反抗能力的時間會延長。
定量衡量手槍的停止作用,除了用78焦耳彈頭殺傷動能和使敵人在中彈30秒之內失去戰斗力外,還有以美軍上校哈徹在1935年提出的相對停止作用指數這一概念來衡量的。表達式為:相對停止作用指數=槍口動能×彈頭橫截面積×彈形系數。式中的彈形系數取值:尖頭被甲彈頭為0.9,普通圓頭彈頭為1,平頭彈頭為1.1,空彈尖彈頭為1.25。從中也可以看出,彈頭口徑越大,停止作用效果越好。一般認為,軍用手槍的相對停止作用指數為25~40比較適中,小于25威力不足,大干40威力太大。
下面給出幾種手槍的相對停止作用指數供參考,使用5.45×18mm PSM手槍彈的蘇聯5.45mm手槍為38,使用51式7.62mm手槍彈的54式7.62mm手槍為30,使用59式9mm手槍彈的59式9mm手槍為22.8,使用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的美國M9手槍為38.8,使用0.45英寸ACP手槍彈的柯爾特轉輪手槍為73。
編輯 鄭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