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風
宋大涵:我國已建立較完備仲裁工作體制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宋大涵說,仲裁是由經濟、法律等領域的專業人士解決民商事糾紛的方式,具有程序便捷、成本較低、方式靈活等特點,在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受到廣泛重視,成為解決民商事糾紛的重要渠道。仲裁法實施10多年來,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仲裁工作體制,發揮了積極作用。(《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12月13日)
馬凱:價格控制不能手軟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指出,在價格控制方面不能手軟。具體包括:抑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加強重點農產品的生產、供應和市場調控,確保基本生活必需品供應不斷檔。健全大宗農產品、初級產品供求和價格變動的監測預警制度,做好市場供應和價格應急預案。馬凱指出,特別是對少數商品價格的異常波動,見事要早,行動要快,措施要實,防止向更大范圍傳導。(《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12月10日)
劉明康:謹防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指出,防范銀行風險,提高房貸首付比例,甚至比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金融手段更具有針對性。這也是針對當前金融風險變化采取的一個與時俱進的舉措。我國外匯儲備已超過1.43萬億美元。現在外匯儲備增長迅速,不得不使央行放出大量基礎貨幣,這是造成國內流動性矛盾的一大原因。劉明康表示,適當運用金融杠桿,加大調控力度,有利于防范金融風險。(《經濟要參》2007年第72期)
問題
氣候變化對社會的影響日益加大
近年來,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大,并導致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加劇,自然生態環境變差,糧食安全壓力增大。全球變暖引起災害性天氣頻發、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銳減等一系列問題,危及經濟發展和百姓安全。(《經濟要參》2007年第74期)
在新的學歷歧視背后
在唯學歷的時代,新的學歷歧視會不斷被制造出來。有些大學和科研機構,新進人員不但要看最后學歷,還要看原初學歷,本科如果不是出自名校,一般不予考慮。如果一個學生本科是地方非重點院校畢業,最后即使是在名校拿到了博士學位,還是不錄用。這樣下去,會不會本科非北大、清華免談。這一方面說明現在博士生質量下降,又說明博士生相對過剩,可能會成為社會問題。(《中國青年報》2007年12月12日)
礦主賺黑心錢為何沒人管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孤山子鄉沙坡峪村發生礦難的礦井,是一個存在了4年的非法鐵礦。當地礦業公司很多,各類礦產加工廠也不少,如鐵選廠就有8家。至于一些非法盜采的野蠻開發礦點,數目更難以估量。私挖濫采已經4年,當地政府是否真的不知情?面對大大小小的采礦廠,僅僅處理一兩個非法礦主夠嗎?非法采礦的背后,是否還有一個利益結成的鏈條?(《中國青年報》2007年12月14日)
我國原料奶質量亟待提高
乳品加工企業近幾年惡性競爭加劇,市場秩序不規范。據統計,全國乳品加工企業已達1600多家,但大部分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嚴重過剩,開工率只有60%。企業搶占市場,捆綁銷售,低價傾銷行為過多。目前,我國奶牛養殖方式還較為落后。戶養奶牛規模小,20頭以上規模養殖僅占29%,良種覆蓋率只有44%,平均單產3.9噸,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0%。原料奶質量亟待提高。(《經濟要參》2007年第73期)
千名干部涉嫌土地違法被查處
地方各級監察機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集中時間和力量,對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的新增建設用地逐宗進行全面清理排查,認真梳理土地違法違規案件線索,集中進行查處。截至2007年年初,各地共自辦案件22395件,涉及土地32872.84公頃;已查結13059起案件,涉及土地17500.7公頃;給予黨紀處分927人、政紀處分561人,其中地(廳)級干部2人,縣(處)級干部105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879人,給予刑事處罰168人。(《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12月11日)
趨勢
企業人力資源戰略面臨闖關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沖擊著企業與員工之間現有的利益格局,不可避免地會在短期內影響一些企業的生存狀態,而這種壓力恰恰可能成為企業提高管理能力和經營水平的契機。《勞動合同法》最大限度地解決了勞動者的未來生存問題,同時也必然增加用人單位人力成本,對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12月13日)
數字化進程近在眼前
目前,數字報紙大致包括五種形式。首先是報紙的網絡版。比較多的是紙媒體在網絡上的一種翻版,24小時為一個周期,受眾可以免費閱讀。其次是報紙創辦的新聞網站。這類網站網頁隨時隨地可以更新,并且受眾可以實現互動。第三是手機報。第四是電子閱讀報紙,即借助閱讀器進行閱讀的內容。第五是電子紙報紙。數字化進程正促使媒體間不斷融合,新的形式也在不斷出現。(《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12月11日)
我國高校畢業國防生八成來自重點大學
教育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公布的信息表明,補充到部隊的地方大學生干部,80%以上是重點大學畢業生,擔任過學生干部、被評為優秀學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學生黨員目前達到接收總數的57%,促進了基層干部隊伍結構的改善,有力緩解了部隊人才緊缺的狀況。(《中國青年報》2007年12月14日)
企業的社會責任正在成為翻新的時髦概念
企業辦社會曾被視為效益的對立面在經濟改革中被摒棄,但在中國向市場經濟成功轉型的今天,西方國家又興起“企業社會責任”的潮流,投資行為也被賦予社會責任的涵義。如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某種意義上,中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或許也不僅在于上市公司利潤回報的穩定增長,還在于“社會責任投資”占的比重。(《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12月10日)
從“丁克一族”到“丁寵一簇”
近年來,我國的一些大中城市“80后”的“丁克”夫妻,經過了二人世界的浪漫后,開始覺得生活變得空虛無聊,但又不想讓孩子拖累自己,于是把寵物當成自己的“孩子”,萬般疼愛并視為精神寄托,戲稱自己是“狗爹貓娘”。他們被稱為都市中的“丁寵族”。(《中國社會報》2007年12月7日)
我國資本市場呈現四大新變化
1,投資產品不斷豐富,權益類、固定收益類品種不斷推出,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更廣泛的投資機會。2,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一批大市值公司相繼上市,中國船舶、中國鋁業等大型公司重組購并后整體上市,改變了內地市場上市公司的結構,促進了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高。3,機構投資者隊伍迅速增長,初步形成了由證券投資基金、QFII、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各類理財產品構成的多元化機構投資者隊伍。4,中介機構隊伍伴隨市場發展而日益壯大。(《經濟要參》2007年第74期)
未定稿
貨幣政策轉變是漸進過程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說,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是,在政府換屆的年份,對于經濟的影響是一個什么樣的原理,是我們在2007年年末和2008年年初需要特別加以小心的。周小川說,以往的貨幣政策理論往往以大國經濟或小國開放經濟兩種假設為前提進行分析,這也不完全適用于中國當前的情況。隨著中國開放程度加大,我們不能把為封閉經濟做出的理論簡單地拿到現在來使用,需要推敲這一假設在當前是不是可操作的。(《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12月12日)
目前中國經濟沒有全面過熱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雖然目前中國經濟“確實有問題”,但現在沒有全面過熱,始終是保持平穩快速的增長。今年宏觀調控有三個特點:第一是更加注重經濟手段,第二是更加注重預先調控,第三是更加注重微調,微量頻調。姚景源說,調控措施導致現在經濟出現兩點突出變化,一是經濟增速趨于回穩,三季度GDP增速從二季度11.9%回穩到11.5%。與二季度相比,三季度投資和出口分別回落1.7個2.8個百分點。第二是物價上漲勢頭得到初步控制。姚景源表示,中國沒有進入全面通脹,中國的物價上漲還是結構性上漲。(《經濟要參》2007年第73期)
舉措
安徽:用制度規范縣委書記用人權
從2006年11月起,安徽省委組織部在肥西、五河、定遠、無為、潛山、鏡湖等5縣(區),開展“科學規范和有效監督縣(市、區)委書記用人行為”調研試點。試點地立足于制度規范,實行干部選拔任用全程記實制度,解決了長期以來用人責任難認定的問題;建立了干部選拔任用責任追究制度,解決了用人責任難追究的問題。干部任免事項的黨委會應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委到會,應安排足夠時間,當場公布投票表決結果。縣委書記再不能“一錘定音”。保證縣委書記在規定范圍內行使用人權,使“隱性權力顯性化、顯性權力規范化”。(《大家文摘報》2007年12月14日)
江陰:“幸福指標”納入官員政績考核
根據江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2007年全市機關考核中,“幸福江陰”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首度列入全市機關工作綜合考核體系。在全國各地,GDP崇拜之所以頑固,主要原因在于政績考核機制。幸福江陰的實踐,直接觸及了問題的核心。復雜的幸福指數納入政績考核體系,這是一個積極的探索。江陰的試驗,無論成敗都具有標本價值。(《中國社會報》2007年12月10日)
蘇州:非公團建網絡式覆蓋
團蘇州市委在原有的獨立建團、聯合建團、依托建團、園區建團的基礎上,大力推進行業建團、產業建團等非公團建新模式。與此同時,以“基層團委+青年中心”的新型基層組織網絡為依托,非公團建獲得更強的推動力。(《中國青年報》2007年12月14日)
數據
2007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8%
2007年11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05億元,同比增長18.8%。1-11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1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4%。(《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12月13日》)
今年各級工會送溫暖資金將超30億元
中華全國總工會啟動2008年“兩節”送溫暖活動,預計今年各級工會用于送溫暖的資金總額將超過30億元。全國總工會將撥出專項經費6000萬元,比去年增加1000萬元。(《光明日報》2007年12月12日)
2007年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近2萬億美元
海關總署公布,2007年1-11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9690.9億美元,進出口規模接近2萬億美元,已經超過上年全年的進出口水平,比上年同期增長23.6%。(《光明日報》2007年12月12日)
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擴大到15000多種
財政部修訂、公布了新的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新清單中的節能產品種類由原來的18類4770種擴大到33類15087種。空調機、計算機等9類產品為首批政府強制采購產品。(《光明日報》2007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