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自己是最好的防御
什么?攻擊自己是最好的防御?
在足球場上,我們常常聽到教練大喊“進攻是最好的防御”,這個進攻當然是攻對方而不是攻自己,但人生不是踢足球,很多時候,人是在與自己較量,只有戰勝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大有作為。
對于這一點,優秀的企業家感觸更深,許多成功的商業案例中,我們都發現“最好的防御戰略,就是勇于攻擊自己?!痹谶@方面,“吉列”一直做得十分成功,它通過不斷地攻擊自己的優勢產品而長久地統治著剃須刀市場。
上世紀60年代初,吉列的競爭對手威克森·索德公司向市場推出了一種不銹鋼刀片,將吉列公司打得暈頭轉向。1970年,威克森公司又推出了一種粘合型剃刀,結果市場好評如潮。被置之死地的吉列此時如夢方醒,意識到不可以跟在后面跑了,必須主動出擊。
很快,吉列推出了特瑞克(世界上最早的雙刃剃須刀),這是對自己以往產品的否定,在廣告中,吉列坦率地說:“兩面刀刃比一面的好,它比超級藍牌更好?!?/p>
這種刀片贏得了消費者的贊許,人們紛紛購買新產品以替代舊產品,而對于吉列公司來說,雖然老牌子被扔掉了,但自己奪去自己的生意總比被人奪走更好。
6年以后,吉列公司再一次“否定”了自己的優勢產品。在對手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吉列又馬不停蹄地采用無情地攻擊自己的戰略,生產出了皮伏特(使用起來更自由的剃須刀),“好消息”很快變成了“老消息”。盡管看上去,吉列是在一次次地揮刀自割,但事實上,它卻一點點擴大了自己的領先優勢,如今它的市場份額已達60%以上。
吉列的“無情攻擊自己”戰略其實并非它一家公司的專利,幾乎所有常盛不衰的大企業都有自我否定、更新自我的“習慣”。相反,那些自我感覺過于良好,對自己的產品充滿自戀情結的企業,卻往往“殉葬”于它所鐘情的過去。
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最強的時候就是最弱的時候
安然的股票就是最好的例子。安然股票最高時曾賣到每股83美元,而后來卻跌到了不值1美元。正因為如此,在股市交易員看來,任何的巔峰都是暫時的,它也許是下一個高峰的起點,也可能是一個深淵的陷阱,因此,任何對高峰的得意和眷戀都是極端危險的。
同樣,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幻莫測的時代,沒有絕對的穩定和安全,一切的優勢都是相對的,如果不能及時更新自我,做好應變的準備,就很可能會在突如其來的危機面前失敗。換句話說,就是努力不讓“昨天”影響和耽誤了“今天”。
彼得·杜拉克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無論你昨天做得多好,昨天已經過去,今天沒有人會因為你是昨天的100米冠軍而放棄與你的較量,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其實也是最困難的)較量是今天。
一方面,你可能因為昨天的輝煌而消耗了很多能量,也獲得了太多的心理滿足,從而也便失去了足夠的進取動力,另一方面,其他人卻可能積聚了更多的能量,也充滿了求勝欲望,此消彼長,形勢很可能會對你不利。這個時候,如果你仍在做昨天的好夢的話,你便很可能會輸掉今天。
◎你多久沒去圖書館了
每次去國家圖書館,我都有一種強烈的“自卑感”。我總是發現自己應該看而沒有看的書是那么多,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事實上,許多人都有類似的危機感。我的一個在外企供職的朋友,學管理出身,外語很好,人也精干,但他并不滿足于人力資源部經理這個中層職位,還有向上發展的想法。為此,他用業余時間“補課”,一是學技術,因為不懂技術是做不了外企高級領導人的;二是學財會,因為對財務一竅不通的人也當不了家。
他說:“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具有把各種資源整合到一起,統一配置和經營的能力,他們創富的潛力無限,速度驚人,這就是所謂的帥才,而要想成為某個企業甚至某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就要在別人沒發覺之前不斷進行自我塑造,以良好的心態和精良的裝備等待演出的開始?!?/p>
在他看來,意識不到危機才是最大的危機,一位真正的將軍是不會等到開戰前才想起來訓練士兵的。
因為工作關系,我接觸過很多美國學者,有時真的很佩服他們,很多人都扮演著多重角色,而且都做得十分出色。最有代表性的是弗里德曼,既是經濟學家,又是作家,他的觀點對民眾有巨大的影響。
他們之所以能達到這種境界,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做學問的思路,在他們看來,學術是不可以離開現實的,如果一個人對現實生活無動于衷,他也就等于是沒有學術良心,也就對不起社會的期待和納稅人的投入。而為了更有力地聯系實際,為了更久地站在學術前沿,他們就必須不斷地變更自我,深入地接觸生活。
在這種氛圍中,美國大學里便不再有絕對的權威,誰能跟上知識變更,甚至創造變更,誰就是最好的教授。在美國這樣的國度,沒有正確思路的人,很難有光明的出路,龍虎多的地方,不好混。
思路決定出路,人們都知道“推陳出新”這個詞,你要“出新”嗎?那么攻擊自己吧,越早越好,越強烈越好,畢竟,這比遭遇他人或現實的無情打擊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