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動物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是靠它的眼、耳、鼻、舌和身體,可是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魚卻是一個例外。它們的感覺器官雖然沒有像陸地動物發育得那么完善,但魚為了達到生存的目的,他們還具有不為人知的“第六感覺系統”——側線系統。
魚的側線系統生長在身體的兩側,從頭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構成這個系統的側線器官,是由神經控制的一簇簇纖毛組成的,每一簇纖毛又被果凍狀的吸盤包圍著,也就是神經丘。這個側線系統,可以感知水的運動及與魚所處位置的壓力的變化,這就是這個器官的特殊功能。除了兩棲動物外,陸地上的動物是沒有這種器官的。
研究表明:魚的側線系統有兩種類型。一種生長在魚的體表,稱為表面神經丘,它的功能是為了感知魚相對于水的運動速度,它的纖毛對運動速度表現出高度敏感,并給魚形成運動的感覺;另一種是深埋在皮膚管道里的管神經丘,它用于進一步感知流動的水的異常變化。這一點對于魚的捕食和防止被捕食者靠近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還發現,生活在靜水中的魚具有特別發達的表面神經丘,而生活在流水中的魚,則具有發達的管神經。這也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吧。
魚所具有的這種“第六感覺系統”對于人們研究陸地動物行為。具有特別的啟示意義。因為陸地動物被認為是從水里進化而來,那么理解魚的側線系統。就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陸地動物還未為人知曉的感覺器官。還可以把這種感覺系統應用在潛艇的研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