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遼中縣的一位退休職工因為探望孫子而被前兒媳以“侵犯監護權”為由告上了法庭。2007年10月,法庭作出了“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探視孫子”的判決,從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01年5月,在遼寧省遼中縣農機公司工作的鄭艷秋,與本單位職工馮文春的兒子馮曉軍結為夫妻。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后,性格的差異使得他倆都覺得很難適應對方,感情瀕臨破裂。2003年9月,經過法院調解無效,兩人正式離婚,兒子馮煒煒由母親鄭艷秋撫養,馮曉軍每月支付撫養費350元。
在馮家生活的兩年多時間里,鄭艷秋跟公婆相處一直很融洽。所以,雖然兒子和兒媳離了婚,但兩位老人還是經常到鄭艷秋家看望孫子馮煒煒,并經常接他回家。起初,鄭艷秋并不介意。可隨著馮文春老人看望孫子的次數越來越多,而且經常不打招呼就直接從幼兒園把孫子接走,鄭艷秋開始感到了幾分不安。馮文春一直認為:爺爺、奶奶看望自己的孫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如果說老人的做法只是令鄭艷秋感到不安的話,那么前夫馮曉軍的行為則令她感到不滿和驚恐——離婚時,雙方已達成協議,馮曉軍每月須向鄭艷秋支付兒子的撫養費350元,但他總是找出種種理由拒付。尤其讓鄭艷秋無法忍受的是,馮曉軍經常不顧鄭艷秋的反對,深更半夜以看望兒子的名義,強行闖入鄭艷秋的住處。
2005年元月的一個冬夜,鄭艷秋跟兒子已經熟睡了。馮曉軍突然來到鄭艷秋的住處,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鄭艷秋母子倆從睡夢中吵醒。馮曉軍要鄭艷秋開門放他進去看兒子,鄭艷秋解釋說時間太晚,要他改日再來。喝了酒的馮曉軍不聽,堅持要進來,并聲稱再不開門就破門而入!無奈之下,鄭艷秋只好撥打“110”向警方求助。
前夫的一些出格舉動,常常令鄭艷秋處于莫名的恐慌之中。2005年6月,鄭艷秋跟現在的丈夫王健相識,并于2006年春天結婚。馮曉軍得知這一消息后,常常以看兒子的名義對鄭艷秋進行糾纏和騷擾,弄得鄭艷秋和王健尷尬不已。同時兒子的爺爺、奶奶不分場合和時間看望孫子的行為更是從未停止過。馮煒煒上幼兒園后,馮文春老人經常到幼兒園看望,有時不打招呼就將孫子接回家。鄭艷秋認為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多次向馮文春提出異議,但老人依舊我行我素。他經常在上課時間到幼兒園看孫子,老師不讓看,馮文春就大發雷霆,嚴重擾亂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無奈之下,鄭艷秋只得將兒子轉入另一家幼兒園。可沒過多久,馮文春就知道了新幼兒園地址,照常跑過去,而且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
2007年4月13日上午,馮文春老兩口在鄭艷秋不知情的情況下,到幼兒園把孩子帶出教室,陪孩子在幼兒園的院子里玩耍,時間長達1個多小時。鄭艷秋越來越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她覺得兩位老人的行為,不僅侵犯了自己的監護權,而且勢必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和身心健康。于是,2007年4月29日,她將一紙訴狀遞交到了縣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決被告馮文春停止侵害(即以后不準再去探望馮煒煒),并賠禮道歉。
聽說自己被前兒媳告上法庭,馮文春老人深感意外,同時也困惑不解。他認為爺爺奶奶看望孫子乃天經地義的事,難道這也違法?!
法庭上,原、被告雙方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辯論。原告認為,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38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有探望子女的權利,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父親或母親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其探望權利。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對于離婚后孩子由母親撫養的,祖父母沒有探望孫子女的權利。可是被告不顧原告的反對,多次到學校探望孩子,甚至不打招呼就接孩子回家,并且揚言“以后還會繼續去探望,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這種行為既違犯了法律規定,也嚴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被告則辯稱,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爺爺、奶奶不能探望孫子女。況且,自己去探望孫子,是受兒子的委托,就算自己沒這個權利,代理兒子行使這個權利,也完全符合法律規定。如果原告不讓探視,則嚴重侵犯了被告的探視權。
針對被告這一觀點,原告方當庭反駁說:《婚姻法》第38條規定的“父親或母親對子女的探視權”是父親或母親這個民事主體,基于父母與子女這種關系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權利,只能由本人實施,不能委托給別人,別人也不能代替。
2007年10月21日,遼中縣人民法院在經過多次審理后,作出如下判決:被告系被探視人的爺爺、奶奶,若雙方無異議,在適當場所,有節制性地探視孫子也是人之常情,但兩被告在監護人已有異議的情況下,不體諒原告已另立新家的難處,堅持探望孫子則侵犯了原告的監護權,違反了《婚姻法》有關探視的規定。因為《婚姻法》明確規定:只有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法院依照《婚姻法》第38條規定,判決兩被告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探視原告之子。
宣判后,馮文春老人倍感委屈,他認為,法院判爺爺、奶奶不準看望自己的孫子,是對中華傳統道德的挑戰,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沈陽市公正律師事務所的沈寒軍律師則認為,法院的判決是比較得當的。不過,雖然在法律上認定爺爺、奶奶沒有探視權,但他們仍然有探望孫子的途徑。因為鄭艷秋的前夫仍有探視權,通過雙方協商,確定了探視時間和方式后,他完全可以把孫子馮煒煒接回家中,和爺爺、奶奶共享天倫之樂。
事實上,依照“行使探視權必須對孩子健康成長有利”的原則,只要離婚者雙方的老人依法行事,不去濫用“探視權”,探視孩子的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題圖與文章無關)
欄目管理/胡小燕編輯/曹雯
E-mail:pzjl_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