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母親演不盡,演了這么多年,最難演的,還是生活中的母親,因為生活沒有劇本。
——薩日娜
今年1月2日,長篇電視連續(xù)劇《闖關(guān)東》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播出,引起廣泛關(guān)注。劇中“文他娘”的扮演者薩日娜更是以其出色的表演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蛇@位從26歲就開始演“母親”的演員卻笑著說:“天下母親演不盡,演了這么多年,最難演的還是生活中的母親,因為生活沒有劇本……我很滿足我是個母親,不管是在銀屏上,還是在生活中。”
從銀屏到現(xiàn)實,薩日娜是如何成為一個滿足的母親呢?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銀屏“母親專業(yè)戶”——
“母親告訴我:
做母親是門學(xué)問”
1995年,26歲的薩日娜出演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主角——電視劇《牛玉琴的樹》中的牛玉琴。這是她從16歲考進上海戲劇學(xué)院后第一次出演主角,也是她20歲畢業(yè)后第一次站在片場——這之前,因為外形不夠靚麗,薩日娜一直被導(dǎo)演們拒之門外。
當(dāng)薩日娜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出演“牛玉琴”時,連導(dǎo)演楊陽都有些不解。因為這個角色需要剪去頭發(fā),還要到風(fēng)沙彌漫的陜北黃土高原體驗生活,而戲份卻只有2集。之前已經(jīng)有40多個演員拒演了??伤_日娜卻不計較這些:“不就是把頭發(fā)剪短一點嗎?沒關(guān)系!”
雖然一口應(yīng)承下來,可薩日娜的心里還是有些忐忑不安,自己從小在呼倫貝爾草原長大,對黃土高原的生活完全沒有概念,萬一演砸了,自己的演藝生涯說不定剛開始就要戛然而止了。
薩日娜的擔(dān)憂并沒有逃過母親葉#8226;娜布琪追隨的眼光。身為國家一級編劇的她放下繁忙的工作,連夜坐火車從包頭趕到薩日娜身邊,帶她去上海散心。母女倆在街頭隨意地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上海戲劇學(xué)院門前。看著校門口來來往往的學(xué)生,媽媽微笑著對薩日娜說:“當(dāng)初你就是從這進去的,那時幾千個女孩爭8個名額。當(dāng)時你爸擔(dān)心難度太大,你外形條件又不出眾,所以一直勸你放棄。倒是你,初生牛犢不怕虎,倔強地要考,說艱難不艱難只有親歷了才知道,有實力也沒什么艱難的。沒想到最后還真讓你給考上了。事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真是沒說錯呀!”母親鼓勵的目光,讓薩日娜信心陡增,她一把拉過母親:“媽,我們回去,我現(xiàn)在就去陜北!”
就這樣,薩日娜來到了偏僻的陜北農(nóng)村,和女主角原型——牛玉琴一起生活了兩個星期。兩人一起擔(dān)水、撒種、扶犁,一起上山植樹造林。由于當(dāng)?shù)貒乐馗珊等彼?,薩日娜整整兩個星期都沒有洗臉、洗頭,絲毫沒有因為自己是演員而要求搞特殊。薩日娜的辛勞很快得到了回報,電視劇播出后,觀眾反響熱烈,她本人也因此獲得中國電視劇最高獎項——飛天獎。
得獎后,薩日娜打電話給遠在包頭的媽媽報喜,并撒嬌地追問媽媽當(dāng)時怎么知道當(dāng)時她內(nèi)心的擔(dān)憂。媽媽在電話那端爽朗地笑:“傻丫頭,做母親可是一門學(xué)問呢。將來你做母親就能體會了。你就慢慢琢磨吧!”
同年,《中國月亮》的導(dǎo)演邀請薩日娜出演片中的女主角——一位善良、樸實的農(nóng)村母親彩云??催^劇本后,薩日娜沒有爽快地答應(yīng),而是猶豫不決起來,因為這個角色要從十幾歲演到五十多歲,年齡跨度很大,對年輕的薩日娜來說難度不小,她心里實在沒底。
關(guān)鍵時刻,又是媽媽的一句話打開了她的心結(jié):“做女兒和母親是女人的自然屬性,是天性,只要你用心體會,沒有什么演不好的!你3歲時就會給一歲的妹妹喂飯,這就是母性,就像你的名字一樣(蒙語中‘薩日娜’就是山丹丹花),草原上的山丹丹花到季了,自然而然就會開放!”
果真,薩日娜的這次出演非常成功,觀眾給了她一個評價:薩日娜扮演的母親最本色、最深情!而這種普遍的認可,也使得找薩日娜扮演母親角色的導(dǎo)演越來越多,她成了中國銀屏的“母親專業(yè)戶”。后來每每談及此事,薩日娜總是自嘲:別人做母親前都是一紙空白,經(jīng)驗度為零,我做母親前卻已是經(jīng)驗豐富,為“母”老到。
“女兒教會
我做母親的責(zé)任”
1999年12月25日,薩日娜的女兒出生了。因為長期在外拍戲,陪伴女兒的時間有限,所以,心懷愧疚的薩日娜非常寵愛女兒,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飛了,對女兒無條件地百依百順。女兒稍大一點后,薩日娜這種無限制的溺愛很快暴露出了它的害處——小丫頭嬌氣、任性,三四歲了,衣服要人穿,飯要人喂。
女兒的這些毛病讓薩日娜頭痛不已,卻又狠不下心來“修理”。薩日娜的媽媽得知情況后,寄來了一張薩日娜5歲時的照片,相片上稚氣未脫的她站得筆直,像個小大人一樣拉著妹妹的手。薩日娜頓時明白了母親的苦心。女兒和她一樣,都是來自遼闊的大草原,如果不能承受風(fēng)雨,女兒將來怎么能成為翱翔于草原上的雄鷹呢?
自此,薩日娜調(diào)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認認真真地做起“合格母親”來。為了“治好”女兒的毛病,薩日娜將她帶回了呼倫貝爾草原,讓她和草原上的孩子們同吃同住,一起生活,一起放牧。薩日娜想讓女兒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她那樣幸福??善鸪跣〖一锊⒉毁I賬,不僅不接受教訓(xùn),還向薩日娜抱怨:“他們的爸爸媽媽每天都可以陪著他們,可你們呢?我不要你們演戲,就要你們陪著我!”看著女兒倔強的小臉,薩日娜的心一陣一陣揪心地痛。所謂三歲看老,再這樣下去,這孩子可就要毀了,她太不懂得父母的辛苦了!
一番思量后,薩日娜決定帶著女兒拍戲。她想讓女兒看看自己的父母究竟是怎樣辛苦工作的。2004年,薩日娜正在青島拍攝電視劇《大染坊》。由于染坊這一特殊場景需要蒸汽彌漫的效果,攝影棚內(nèi)時刻燃放著煙餅,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出鏡演員們常常嗆得眼淚直流,還得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劇中飾演“沈遠宜”的青年演員孫儷有一場跳海自殺的戲。時值初冬,海風(fēng)異常干冷,劇組的全體人員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唯獨孫儷為了表演,穿著薄薄的戲服在海水里浸泡了將近半個小時。當(dāng)導(dǎo)演喊停時,她已經(jīng)凍得說不出話來了……看著這一幕幕,初諳人事的小丫頭驚異地張大了嘴巴……
這之后,小姑娘開始懂事了,也慢慢學(xué)會了理解父母。當(dāng)薩日娜拍完戲疲倦地回到家里,她還會乖巧地端杯水給媽媽。當(dāng)朋友們夸薩日娜教女有方時,薩日娜卻說:“我也從女兒身上學(xué)到了如何承擔(dān)母親的責(zé)任。”
女兒4歲時,望女成鳳的薩日娜就給女兒報了鋼琴班。起初,她只是想培養(yǎng)一下女兒對音樂的興趣,可學(xué)了兩年后,薩日娜坐不住了:考級,為以后入學(xué)爭取加分!為了能一次通過,整整半個學(xué)期,薩日娜每天監(jiān)督女兒彈那幾首考級的曲子。乖巧的女兒雖然聽話地彈著,可時間一長,心里難免有些疙瘩。這天,她怯怯地提出換首曲子彈,可薩日娜冷著臉一口回絕了:“不行,必須彈考級的曲子!要不然就考不過了?!?/p>
2006年7月,像千千萬萬個家長一樣,薩日娜頂著炎炎烈日,帶著女兒來到北京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參加鋼琴考級。在焦急地排號,并等待了兩個小時后,女兒終于從考場出來了,小小的身體費力地鉆過層層疊疊的人墻,顧不得擦擦臉上的汗水張口就問薩日娜:“媽媽,我考過了嗎?”看著女兒緊張得有些發(fā)白的小臉,薩日娜突然一時語塞,心痛得說不出話來。才6歲的孩子卻過早地承擔(dān)了如此大的壓力,這對女兒來說太不公平了。
薩日娜一把摟過女兒,替她擦去臉上的汗珠:“只要你盡力了,過不過無所謂。媽媽一樣為你驕傲!”薩日娜的話讓女兒惶恐的心立刻放松下來,小丫頭掙脫媽媽的手,像小鳥般地飛奔著和小伙伴們?nèi)ネ媪恕?/p>
從這一刻起,薩日娜就下定決心:再也不把女兒塞進這種愚蠢的桎梏里了,女兒也應(yīng)該像草原里的那些孩子一樣,享受飛翔的自由!做母親的,只要好好陪伴在身邊就行了。
2008年2月1日,薩日娜應(yīng)邀去大連做節(jié)目。本來她打算節(jié)目一結(jié)束就立刻趕回北京陪伴女兒,可漫天的大雪把她困在了遠離家人的大連,這一困就是一個星期。2月7日,大連機場剛剛臨時開啟,薩日娜就急匆匆地買了第一趟飛機票。出于安全考慮,同行的工作人員極力勸阻:“薩老師,安全第一呀。反正已經(jīng)耽擱這么多天了,再急,也不在這一時半會兒呀!”可薩日娜堅定地搖了搖頭:“不行,我原本說好過年時帶女兒去玩的,母親不能言而無信,我一定要趕回家好好彌補彌補。”
當(dāng)飛機沖出大雪的包圍,回到陽光燦爛的北京后,薩日娜一把抱住前來接機的女兒,又是親吻又是流淚,同去接機的丈夫見狀,瞅著她笑:“瞧你,不就一個星期沒見么?搞得像剛經(jīng)歷過生離死別似的?!彼_日娜得意地昂起頭:“我是母親嘛,你不會懂做母親的心的?!?/p>
“角色給了我真切的
母愛體驗”
有了母親的一路教導(dǎo)和與女兒一同成長的經(jīng)歷,加上天生的稟賦與勤奮,薩日娜的演藝事業(yè)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2005年年底,薩日娜接拍了人生中又一部比較重要的作品——《母親是條河》。在劇中,薩日娜扮演了一位農(nóng)村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丈夫的私生子培養(yǎng)成留美博士及著名科學(xué)家。這部戲的拍攝過程非常辛苦,薩日娜常常一天要趕拍好幾場戲,以至于片子拍過好長一段時間后,她還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薩日娜的丈夫抱怨:“你人回來了,心卻還在那里。”
的確,薩日娜深深地被這個角色打動了。她在日記中感嘆:“我想,在看這部戲的時候,我們知道了母親為我們曾做過什么;在看完這部戲的時候,我們都該好好想想我們該為母親做些什么了!”
薩日娜真切地發(fā)出了這樣一番感嘆后,馬上行動了起來。因為姐妹倆都在北京生活,薩日娜很早就把父母從包頭老家接到了北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享盡天倫之樂??墒敲糠晁监l(xiāng)心切,兩位老人都堅持要回包頭看望仍在那里生活的老母親。為了不耽誤女兒們的工作,兩位老人從不要她們陪伴。薩日娜雖然心有愧意,但也沒有太上心。這次拍片之后,薩日娜乘著沒有戲份的空檔,急沖沖地趕回了北京,邀請兩位老人一起回包頭看望80歲的外婆。薩日娜的話讓媽媽又驚又喜,當(dāng)下一家人就收拾行裝出發(fā)。看著孩子們一涌而來,老外婆驚訝地瞪大了眼:“家里好好的呢,沒出什么事兒!”薩日娜坐到老人家身邊,嬌嗔地抓過她的手:“姥姥,我們就是想您了。就只興有事才來,不興我們想您來???”“能來!能來!”薩日娜嗔怪的表情逗樂了老人,老人家緊緊握著孫女的手,一面把滿臉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菊花,一面又背過臉去擦眼淚。
從包頭返京之后,薩日娜立即收拾行囊準備趕赴片場??粗畠好M忙出,薩媽媽滿心內(nèi)疚:“都是媽媽耽誤了你的正事,害得你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了!”薩日娜放下手里的包,輕輕地擁過母親,拍拍她的背:“我很高興啊,圓了三代母親的相聚夢?!?/p>
2006年,薩日娜又接拍了電視劇《闖關(guān)東》,這次依然是扮演一個母親——文他娘。雖然之前已經(jīng)演過無數(shù)的母親,但薩日娜仍一如既往地用心地琢磨角色的每一個細微心理與每一個細節(jié)動作。因為過于投入,在一場“朱家二兒子朱傳武在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尸體被運回家”的戲中。薩日娜抱著“兒子”,哭得天昏地暗,完全忘了這是在拍戲。后來,“朱傳武”從擔(dān)架上坐起來,輕輕拍了拍薩日娜的肩膀:“娘,別哭了,導(dǎo)演已經(jīng)喊停了!”可薩日娜還是停不下來,依然淚流不止。
因為這顆火熱而真誠的心,薩日娜成了大家的“娘”——戲內(nèi)戲外,劇組里的人都親切地叫她“娘”,尤其是幾個孩子,更是與她親熱異常。有一次薩日娜領(lǐng)著“兒媳婦們”在黑河買東西,聽到“兒媳婦們”親切地叫她“娘”,店老板大為疑惑:“你這么年輕就有三個兒媳婦?”薩日娜哈哈一陣大笑,得意洋洋地說:“這都是我兒媳婦,我有‘五十多’了呢!”雖然電視劇殺青之后,劇組就解散了,可薩日娜還經(jīng)常給“孩子們”打電話,電話里都是一口一個“娘”。幾個小年輕笑著打趣:“你就不怕我們把你喊老啦?”薩日娜也笑:“不怕不怕,當(dāng)娘的這種感覺可好了!”
2008年,新年剛過,勤奮的薩日娜在新片《生死諜戀》中又一次出演了母親,這次她的“女兒”是姚芊羽。1月22日,在拍一場茶館里的戲時,一塊門板忽然脫落,正好砸中站在門邊的薩日娜!大家都非常著急,尤其是“女兒”姚芊羽,急得坐立不安,三番五次地要帶薩日娜上醫(yī)院去檢查,薩日娜一邊忍著痛一邊安慰“女兒”:“傻丫頭,沒事沒事,小毛病。”之后,薩日娜逢人便說:“看,當(dāng)母親就是好啊,到哪里都有人知冷知熱!”
傳遞母愛,感受母愛,表達母愛,這就是薩日娜。難怪一些媒體對她如此評價:“她是沉穩(wěn)的、淡定的、熱愛生命的,擁有像草原母親一樣寬闊的心胸,她演的母親一如她的人一樣,有種耐人尋味的不同尋常?!痹肝覀兊倪@位“銀屏母親”的“母親路”越走越長,越走越寬,能讓更多的人感受母愛,感懷母愛。
(編輯/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