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醫生信箱
小心,心肌梗塞未必胸痛
前幾天,我陪68歲的父親去醫院作了一次心電圖檢查,得出的結果是“陳舊性心肌梗塞”。可令我們疑惑的是,父親從來沒有胸痛過,怎么會發生心肌梗塞?
□遼寧 季軍
是的,有不少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時并無胸痛,醫學上稱之為無痛性心肌梗塞。這種現象多見于以下三類人:
糖尿病人糖尿病人由于神經末梢痛覺遲鈍,至少有一半患者發生心肌梗塞時無胸痛。
高齡老人高齡老人由于對痛的感覺不敏感,而且冠狀動脈閉塞可能是逐漸發生的,出現心肌梗塞時疼痛也不典型。所以,大部分高齡患者無典型的心前區疼痛。
癥狀較輕者如果患急性心肌梗塞時梗塞的范圍比較小,出現的癥狀也比較輕,而且經常服用治療冠心病的擴血管藥,患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度過心肌梗塞的急性期。
雖然無痛性心肌梗塞無典型的胸痛,但常有如下表現:1.突然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微弱。2.突然心悸、胸悶、脈搏微弱。3.突然上腹痛,嘔吐,體虛、精神萎靡。4.突然出現氣急,不能平睡,并咳出大量泡沫狀的痰,痰液呈粉紅色。因此,你必須再陪父親到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包括血脂、心血管功能、腎功能等,還要檢查有否合并糖尿病,以便積極地進行預防和治療。
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翟愛華(主治醫師)
治寶寶肺炎別忘翻身拍背
我的兒子才滿2歲,最近因患肺炎在市兒童醫院住院,每天打針服藥的同時,護士教我們一起給他定時翻身和拍背。請問,肺炎拍背有多大作用?具體該如何做?
□湖南 聶清
肺炎是3歲以下嬰幼兒常見多發病。而嬰幼兒咳嗽反射差,容易出現因痰液堵塞氣道引起肺不張和呼吸衰竭。因此,“翻身拍背”這種胸部物理療法在肺炎治療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具體方法如下:
1.翻身一般在嬰兒吃奶前和睡前進行,每天四次,每次10分鐘左右,使肺內痰液松動,利于痰的排除。
2.嬰兒睡眠以側臥為好,這樣可防止因平臥背部受壓,造成肺底部血液循環不佳。
3.對痰液稠厚的嬰兒,還可采用胸背部拍擊或震動協助,每次約5分鐘,一日數次。這有助于分泌物借重力流向大氣管,便于吸出,但要注意胸部拍擊部位不宜過低,以免腹內臟器受損。肺炎患兒如能正確進行翻身拍背,能減少住院時間,早日康復。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王小衡(主任醫師)
當心“高正常血壓”傍上心血管病
我患有高血壓病,經過快一年的治療,目前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連接兩個多月,我每次復查血壓都沒有超過140/90毫米汞柱,是否可以停藥,還有沒有心血管病危險?
□太原 許立維
高血壓病經過有效治療而使血壓恢復正常后仍需堅持用藥。因為經治療后血壓降至正常并不等于高血壓已治愈,而是處在一種藥物有效控制狀態之下。若此時隨意停藥,就有可能在停藥后不久血壓再度反彈,反彈上去的血壓控制難度會增大,因此,你絕不要隨意停藥。
所以說,即使你的血壓值一度處在低于140/90毫米汞柱的正常范圍內,此時若不繼續用藥物改善血管狀態,仍有患上心血管病的可能。因為相當一部分患者此時的血壓處在一種“高正常血壓”狀態,即收縮壓為13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為85~89毫米汞柱,或兩者只要其中一項達到此水平。許多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調研結果均提示,處于“高正常血壓”水平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依然增高,發生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危險性明顯高于非高血壓的人及長期控制血壓在理想范圍的高血壓病人。
綜上所述,對老年高血壓病人來講,當連日檢測血壓都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時,并不意味高血壓“治愈”,而是反映治療有效并要將該治療堅持下去,以促使血壓長期處于理想狀態,才能真正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險。
陜西省寶雞市衛生局 韓詠霞(副主任醫師)
準媽媽如何預防尿路感染
我的同事小楊在懷孕前身體狀況挺好的,可懷孕5個多月時,卻得了急性尿路感染。現在我已懷寶寶,小楊提醒我說懷孕后易發生尿路感染。請問,我該怎樣預防呢?
□浙江 蔣燕
婦女在懷孕期間確實易罹患尿路感染,特別是下泌尿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其發病率高達10%左右。這危及著母體及胎兒的健康,重者可引起流產、早產、胎兒宮內夭折。
預防懷孕期尿路感染應做到:1.保持精神愉快和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做到勞逸結合、動靜適宜,膳食營養均衡。2.注意外陰部衛生清潔、干爽,勤換內褲,大便后從前向后擦或者用水清洗肛門。3.節制房事。在懷孕后的前3個月和最后3個月避免同房性交,懷孕中期也要減少房事,且房事前后要清洗外陰,房事后排尿;曾有尿路感染史的孕婦,整個孕期都應避免房事,防止再次感染。4.多飲水,每天保持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以利于細菌和炎性分泌物的排出。5.少吃糖和辛辣食物,多吃一些清淡和清熱利尿的果蔬食物如冬瓜、西瓜、綠豆湯、蓮子等。6.睡眠時盡量采取側臥位或左側臥位,避免尿潴留。
如果你在懷孕期一旦出現腰酸腰痛、發冷發熱,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盡等疑似感染癥狀時,必須及時到醫院檢查診治,切不可擅自用藥。
四川省金堂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站 連孝華(主治醫師)
母乳會“傳染”過敏癥嗎?
我寶寶四個月了。前幾天我吃了海鮮,幾天后寶寶面頰、額頭、身上就出現不少紅斑。醫生說是過敏性濕疹,是通過哺乳傳給寶寶的。我真弄不明,乳汁怎會“傳染”給嬰兒并導致其過敏呢?
□南寧 程睛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皮膚炎癥,一般與變態反應有關。魚蝦等海鮮是高蛋白食物,屬于異種蛋白,分子量大,不容易被人體徹底消化,這就成為誘發濕疹的外因隱患。你在大量進食海鮮后,乳汁中或多或少也含有一定量的大分子物質,仍可通過哺乳進入寶寶胃腸道。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內外夾攻之下,寶寶就很容易出現濕疹了。
因此,你一旦發現寶寶出現皮膚紅疹,不停用手去抓撓身體,并表現煩躁、哭鬧不止等疑似過敏癥狀時,要高度注意飲食。你應減少甚至立即停止食用魚蝦、牛羊肉或辛辣食物,并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在護理方面應注意:1.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寶寶皮膚,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2.給寶寶穿著柔軟寬松的棉質衣服。3.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寶寶濕疹癢感加重。4.濕疹表面如有脂肪性物質滲出結痂,不能用堿性肥皂水洗,可經常涂一些植物油,等痂皮軟化后用刷子輕輕地梳理掉。
廣西醫科大學
呂斌(主任醫師)
骨質增生患者也應補鈣
我今年52歲,患有骨質增生。同事告訴我說骨質增生也要補鈣,我很奇怪,不是骨質疏松才要補鈣嗎?如果真的要補鈣,該怎么補呢?
□北京 謝建國
很多人認為骨質增生是因為機體內的鈣太多了,所以不需要補鈣,這是錯誤的。實際上臨床上骨質增生往往與骨質疏松同時存在。這是因為人的年齡每增齡10年,鈣的吸收率就會減少5%~10%。而為了維持血鈣的恒定,骨中的鈣質就會被“動員”出來,引起骨鈣丟失,導致骨質疏松;而鈣質又會在身體負重較大或運動過多的關節的骨邊緣等處沉積,引起骨質增生。
所以,患了骨質疏松要補鈣,患了骨質增生也要補鈣。通過補鈣,增加鈣質的吸收,能降低血清鈣含量,增加骨鈣含量,最終達到既能防治骨質增生,又能防治骨質疏松的目的。
飲食補鈣在日常膳食中,富含鈣的食品有豆制品、乳類、蝦皮、海帶以及綠色蔬菜等。但在選用蔬菜時要采取開水燙等措施除去妨礙鈣吸收利用的草酸等因素。建議你每日應攝入鈣1000毫克,如果絕經后的女性每日應攝入1200~1400毫克鈣,才能滿足身體對鈣的需要。
藥物補鈣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鈣劑有乳酸鈣、碳酸鈣、葡萄糖酸鈣以及活性鈣等,每日量為500毫克至1500毫克。
廣西靈山縣武利中心衛生院 錢進(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