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禮儀在公共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它是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的行為規范,又協調著公共關系中的諸多關系。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對主體社會組織而言,它是組織中某些道德規范,又是組織成員必備的技能;對客體公眾而言,它是社會行為規范。禮儀是協調人際關系的調節器,又是人際關系的尺度。當今時代,是個全面開放的社會,禮儀在人際關系中的協調作用也就顯得更加必要,更加活躍,更加不可缺少了。
打點“形象工程”之女士篇
“云想衣裳花想容”,相對于偏于穩重單調的男士著裝,女士們的著裝則亮麗豐富得多。得體的穿著,不僅可以顯得更加美麗,還可以體現出一個現代文明人良好的修養和獨到的品位。
不同時段的著裝規則對女士尤其重要。男士有一套質地上乘的深色西裝或中山裝足以包打天下,而女士的著裝則要隨時間而變換。白天工作時,女士應穿著正式套裝,以體現專業性;晚上出席酒會就須多加一些修飾,如換一雙高跟鞋,戴上有光澤的佩飾,圍一條漂亮的絲巾;服裝的選擇還要適合季節氣候特點,保持與潮流大勢同步。女士衣著還要與場合協調。與顧客會談、參加正式會議等,衣著應莊重考究;聽音樂會或看芭蕾舞,則應按慣例著正裝;出席正式宴會時,則應穿中國的傳統旗袍或西方的長裙晚禮服;而在朋友聚會、郊游等場合,著裝應輕便舒適。試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穿便裝,你卻穿禮服就有欠輕松;同樣的,如果以便裝出席正式宴會,不但是對宴會主人的不尊重,也會令自己頗覺尷尬。在自己家里接待客人,可以穿著舒適但整潔的休閑服;如果是去公司或單位拜訪,穿職業套裝會顯得專業;外出時要顧及當地的傳統和風俗習慣,如去教堂或寺廟等場所,不能穿過露或過短的服裝。
不過總的來說,職業女性著裝有四個講究是要注意的:
整潔平整服裝并非一定要高檔華貴,但須保持清潔,并熨燙平整,穿起來就能大方得體,顯得精神煥發。整潔并不完全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這是良好儀態的第一要務。
色彩技巧不同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如深色或冷色調的服裝讓人產生視覺上的收縮感,顯得莊重嚴肅;而淺色或暖色調的服裝會有擴張感,使人顯得輕松活潑。因此,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進行選擇和搭配。
配套齊全除了主體衣服之外,鞋襪手套等的搭配也要多加考究。如襪子以透明近似膚色或與服裝顏色協調為好,帶有大花紋的襪子不能登大雅之堂。正式、莊重的場合不宜穿涼鞋或靴子,黑色皮鞋是適用最廣的,可以和任何服裝相配。
飾物點綴巧妙地佩戴飾品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給女士們增添色彩。但是佩戴的飾品不宜過多,否則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佩戴飾品時,應盡量選擇同一色系。佩戴首飾最關鍵的就是要與你的整體服飾搭配統一起來。
總之,穿衣是“形象工程”的大事。西方的服裝設計大師認為:“服裝不能造出完人,但是第一印象的80%來自著裝。”因此,大家都不可以掉以輕心哦!
打點“形象工程”之男士篇
在交際活動中,穿出整體性、個性、具和諧感是男士著裝的基本原則,合乎場合的穿著,是社交禮儀的重要體現。
整體性原則最重要的一點是整潔的著裝,整潔的衣著可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衣著整潔,除了體現對相互交往的重視程度,還顯示出交往的文明與修養的水平。
個性原則指根據不同年齡、身份、地位、職業與社會生活環境,來確定服裝款式、面料、色彩與裝飾物,只有個性化的服裝,才能與個性和諧一致,在交際活動中充分展示個人的禮儀風范。著裝也是民族和文化的個性反映。
服飾選擇的標準:在交際場合,男士的著裝大致可分為便服與禮服。各式外衣、夾克、襯衣、T恤衫與各式西裝等均為便服。便服的穿著場合很廣,如辦公室、赴宴及出席會議等等。出席正式、隆重、嚴肅的會議或特別意義的典禮,則應穿禮服或深色西裝。參加涉外活動時,男士可穿毛料中山裝、西裝或民族服裝,參觀瀏覽時,可穿便服,穿西裝可不系領帶。
穿西裝注意事項,西裝是一種國際性服裝。一套合體的西裝,可以使穿著者顯得瀟灑、精神、風度翩翩。穿著西裝時應注意:
* 面料要根據季節和場合來選擇。
* 在正式場合穿西裝,最好要精心選擇襯衫和領帶。
* 西裝袖子的長度以到手腕為宜,西裝襯衫的袖長應比西裝袖子長出 1~2厘米。
* 穿著西裝,在較隆重的場合必須系扣。
* 襪子一般應穿與褲子、鞋子同類顏色或較深的顏色。
* 襯衫的領子要挺括,系扣。襯衫的下擺要束好。襯衫里面一般不要穿棉毛衫,天冷時,襯衫外面可穿一件羊毛衫。
* 凡是正式場合,穿西裝都應系領帶。穿著羊毛衫時領帶應放在羊毛衫內。系領帶時,襯衫的第一個紐扣要扣好。如果使用領帶夾,領帶夾一般在第四、五個紐扣之間。
* 穿西裝一定要穿皮鞋。一般是黑色或棕色皮鞋。皮鞋要上油擦亮。
* 西裝在穿著時可以敞開,也可以扣上第一粒紐扣(亦稱“風度扣”)。但不能兩粒紐扣全扣上,西裝的袖口和褲邊都不能卷起。
* 西裝的衣袋和褲袋里,不宜放太多的東西,顯得鼓鼓囊囊。也不宜把兩手隨意插入衣袋和褲袋里。
* 穿西裝不扎領帶的時候,襯衫的第一粒紐扣不要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