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蘭軍教授從事心血管臨床近40年,在冠心病的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從脾胃論治冠心病有其獨到之處,茲將孫老師從脾胃論治冠心病的經驗介紹如下。
1 理論來源
中醫經典中并無“冠心病”“心絞痛”等病名。冠心病屬于中醫的“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范疇。《靈樞·經脈》云:脾經“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素問·平人氣象論》云“胃之大絡曰虛里,貫膈絡肺,注于心前。”《素問·經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寒厥入胃,則內生心痛。”《靈樞·雜病篇》云:“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以上是《內經》論述脾胃與心的關系。《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篇脈證并治篇》云:“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人參湯亦主之”。這是補脾以治胸痹的治法。《備急千金要方》云:“心勞病者,補脾以益之,脾王則感于心矣”提出補脾益心的原則。《脾胃論·安養心神調治脾胃論》云:“善治斯疾者,惟在調和脾胃。使心無凝滯……改胃中元氣得舒伸故也”。提出養心安神,必須調理脾胃。由此可見,從脾胃論治冠心病是有理論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