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學簡和單從1998年認識到2008年,已經10年了,結婚也5年了。單先分配到北京,簡在次年也到了北京。還記得當時單的工資很低,每次簡去參加招聘會,為了省一張門票錢總是她自己進去,單在大門口等著她。單對簡說:“加油!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示給招聘單位,即便你暫時找不到工作,我也能給你買得起饅頭。”單鼓勵的眼神和溫暖的表白讓簡覺得踏實,她告訴自己只要能找到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能和她心愛的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10年的時間改變了簡的樣子,她由窈窕女生變成豐滿少婦,她為生活、為工作奔波,她變得有些臃腫。單的工作也很忙,他時常加班到深夜。他們的日子過得很平淡也充實,雖然單不會對簡說甜言蜜語,雖然單不懂得給簡買花、送香水,可簡能從單夜里一次次為她蓋好被子的細節里體會到單含蓄而深沉的愛。單習慣了簡無微不至的照料,習慣了簡為他搭配衣服,習慣了簡為他特制的芙蓉蛋。
單父母的到來打破了小家原有的平靜安寧。單夾在簡和父母之間兩面受氣,他多么希望簡能和他一樣默默接受母親的絮叨、父親的邋遢。但是,簡讓他失望了,她在忍耐一段時間后還是“爆發”了,她當面糾正了婆婆的說法,她不愿意再聽那些封建的“伺候論”,忍受婆婆惡毒的話語踐踏兒子幼小的心靈。在單的父母走后,小夫妻進入冷戰,他們很少交流,有也只是通過短信。單彷徨猶豫了,他是個孝順的兒子,父母在離開北京時絕望地讓兒子離婚,他們不能忍受要和自己兒子平起平坐的兒媳,他們不喜歡簡過于鋒芒畢露的性格。單陷入了痛苦,左右為難,他選擇了逃避。他不愿多想,也沒法做決定。單頹廢地生活,麻木地工作,簡在他眼里也變得越來越丑,他甚至懷疑自己當初的眼光。單想結束這種痛苦的生活,他要和她離婚。
他獨自坐上了西去的列車,他要和父母弟妹一起過年。雖然前一天夜里簡為他包送行餃子忙到深夜12點,他還是不愿多和她說一句話。列車緩緩開出了站,單的心掠過一絲悲傷,他想他這次回老家過年是他要結束和簡的婚姻的分界點。腰間的手機震動了,是簡發來的:“皮箱里有給你母親買的按摩鞋,你父親的羊絨衫和給弟妹的禮物。箱子側面有你的胃藥和牙線。”
單低頭時目光觸到自己的皮鞋,皮鞋露出了久違的本色,他仿佛看見簡蹲在地上,帶著白手套仔細給自己擦鞋。單給簡回了條短信:“女人是花朵,合適的環境讓她更美麗;反之,會憔悴枯萎。我最不愿看見的卻在我沒準備好時來臨了。”
單的眼前浮現出簡浮腫的雙眼和蓬亂的頭發。簡回短信:“是我讓你失望了,我做得不夠好,對不起。”其實,單明白簡一直在自己身邊默默地盡著孝心,逢年過節往老家匯錢郵禮物。照顧家、照顧孩子、孝敬老人、替老家親戚找工作……簡不動聲色地做著這些,她不愛嘮叨,和其他女人不一樣。
“經歷的事情讓我軟弱,但也讓我堅強,讓我明白賦予生命就得學會承受它的重量。我們愛的人讓我絕望,愛我們的人又給我們希望,這次請相信我。”單給簡回的短信是這樣寫的。看著映在車窗上自己的影子,他用手在旁邊畫上了妻子和兒子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