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郵局取稿費,路過一家專營出口日本的服裝店,進去逛一逛,看到有成匹的棉布堆在貨架上。用手摸一摸那布料,絨的,柔軟舒服,心生歡喜。挑了耐看的花色,打算放在家里的沙發上,好看又擋灰。打電話回家,問沙發的尺寸,需要六米長的布,分三塊。賣衣服的小姑娘量布、剪布的動作也不是很麻利,我笑她,好像不專業哦。她靦腆地笑了。屋外陽光正好,我站在屋里看她抖動那匹長長的花棉布,心生溫暖,忽然間就有許多陳年舊事涌上心頭。
買布做衣,早已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偶爾,家里有了點余錢,媽會牽著我的手,去鄉里的供銷社買布料,給我做衣服。那一匹匹的布料整齊地碼在柜臺上,一路看過去,怎么看都看不夠。賣布料的營業員是媽的熟人,熱情地招呼著媽去看新到的布料。媽撫摸著那厚厚的毛料,看看又戀戀不舍地放下了。最后,我們選了一種叫“的確良”的面料,粉色的,做一件帶蝴蝶結的襯衫。把布料送去隔壁的裁縫鋪,給我量完尺寸后,就天天盼著能穿上新衣服了。天知道,我小時候的理想竟是做一個裁縫,可以將那些花花綠綠的料子做成漂亮的衣服。就連那腳踏縫紉機發出的聲音在我聽來都是那么美妙動人。
很多年以后,我在省城工作了,帶媽去逛那家頗有名氣的布料城,琳瑯滿目的布料讓人眼花繚亂。而我,對買布做衣再沒有當年的熱情,街上到處都是百貨公司和時裝店,隨便挑一件,都很時尚。可媽還是堅持要給我買料子做衣服,她說外面賣的衣服哪有這么好的質地。實在沒有耐心陪她在那么大的布料城里轉悠,一氣之下,我將媽扔在了大街上,自己跑回了宿舍。待一覺醒來,看到床頭安靜地躺著一塊疊好的布料,是真絲的,淡綠色印著素雅的小花,我立刻就喜歡上了。媽早就忘記了我的壞脾氣,笑著和我說做個什么式樣的才好看。
有天在一家服裝店,見店主身上穿了件特別漂亮的花布裙子,頭發隨意地披著。急急地問她,這衣服是你店里的嗎?女孩笑著說,這是我自己做的,就這一件。我瞪大眼睛看著她,自己做的?你真能干。那一瞬間,又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愿望。不同的是,眼前的這個女孩子不是裁縫,而是一名服裝設計師。從店里出來,一路上竟想著要買臺電動縫紉機自己回家學著做衣服了。
舊時的女人,喜歡在結婚時往自己的箱底壓一塊陪嫁的衣料,日子久了,那料子上就會有股樟腦丸的味道。在某個午后的黃昏里,打開箱子,攤開那色澤已然褪去的綢緞,用手一寸寸地撫過的,仿佛抖落一地的光陰。那箱子里藏著的,原是一個女人的錦瑟年華啊!
待我老了,想到鄉間開一家布料店。每日里在那些棉布的簇擁下,心也會越來越柔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