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7日,英國高等法院裁定富孀戈爾達·比沙爾把一千萬英鎊(約兩千萬美元)財產留給中餐館老板文劍聲夫婦的遺囑有效。這樁轟動一時的巨額遺產官司終于塵埃落定。文劍生表示:“不會有什么不同,日子還是會照常過下去。”
2007年12月7日,英國中餐館老板、文天祥后人文劍聲夫婦卷入的巨額遺產官司塵埃落定。倫敦高級法院宣布,英國老婦人戈爾達·比沙爾1994年所立遺囑有效,文氏夫婦獲得價值近1000萬英鎊(約合1.6億港元)的遺產。
富孀親人失望
據英國媒體報道,法官唐納德·拉提判定比沙爾立遺囑時神志清醒,駁回比沙爾5個甥侄輩親屬稱其當時“缺乏立遺囑能力”的說法。
拉提法官說,已故的比沙爾夫人在1994年修改遺囑時,記憶力已衰退,但她仍有立遺囑的能力,故遺囑是合法的。拉提表示,“將大部分不動產留給文氏夫婦不是失去理智的行為,因她視文夫人為親生女兒。”
法官還判決,敗訴的比沙爾親戚需支付雙方的訴訟費用共約1500萬港元,且不得對裁決結果上訴。
庭審結束后,代表文劍聲夫婦的律師達蒙·帕克說:“我們對判決結果感到高興。這關乎一名朋友按照她的意愿處理遺產的權利。”
比沙爾甥侄輩親屬則對判決結果表示失望。他們通過律師邁克爾·庫珀發表聲明說:“我們是親密友愛的一家。我們在比沙爾失去丈夫和兒子后傾盡全力幫助她,采取(起訴)這樣的行動旨在確保她為慈善事業作貢獻的心愿得以實現。”
比沙爾生前與文氏一家建立起家人般的深厚感情。她生前留下遺囑將價值近千萬英鎊遺產留給文氏夫婦。她的甥侄輩親屬2007年11月28日上訴至倫敦高級法院,他們稱,比沙爾1994年立遺囑,將遺產留給文氏夫婦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當時受老年癡呆癥困擾,“缺乏立遺囑的能力”。他們據此要求法官唐納德·拉提宣布遺囑無效,改由他們繼承遺產。案件10月底開審,轟動一時,成為英國媒體關注的焦點。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據香港媒體報道,53歲的文劍聲為移民英國的香港人,是香港新田文氏家族的子弟,亦是文天祥第24代后人。文劍聲的祖輩在上世紀40年代已移民英國,在唐人街從事餐館業務,文劍聲則于13歲的時候移民英國。
文劍聲的妻子文碧蓮(音)則為馬來西亞華僑,育有三個子女,在埃塞克斯郡的威特姆開中式餐館,取名“蓮”。比沙爾夫人生前居住在倫敦的高檔住宅區,家產豐厚,由于其夫懂廣東話,故與文家非常熟悉,她生前經常光顧“蓮”,最喜歡文劍聲制作的腌蕎頭和豆芽。
文氏家族開的這家中式餐館租用著比沙爾家的房子,租約開始時,比沙爾的丈夫還健在。幾十年來,兩家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比沙爾夫人的丈夫和兒子相繼離世后,孤獨的比沙爾夫人仿佛已成為文家一分子,他們曾多次一同旅行,包括到以色列及法國旅游,又同度生日,情誼深厚。
2004年比沙爾夫人去世,享年89歲,她在1994年修改遺囑,把1000萬英鎊贈予文氏夫婦,以答謝過去對她的照顧,其余的則捐給多家慈善機構。
“蓮”餐廳照常營業
在庭審的過程中,比沙爾的親屬暗示文家人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同比沙爾交往。但文劍聲向法庭出示了老照片作為回應。照片顯示,兩家人不僅一起過圣誕節,還結伴出國旅游過,感情深厚。
文劍聲在法庭上還說,比沙爾和家人關系緊張,她曾將他們稱為“一群無賴”,說他們只看重自己的錢。當被問及是否曾希望比沙爾將名下所有不動產留給自己時,文劍聲說,他從未和比沙爾談論過她的遺囑,遺囑得到最終認定時自己并不在場,也不知道遺囑何時得到確認并開始生效。
在法庭判決后,文劍聲說:“對法庭判決感到非常滿意,但不會有什么不同,日子還是照常過下去。”文碧蓮則稱:“對我們來說,比沙爾夫人就像我的母親,對我們孩子而言,她是位祖母。我們有一種特別的關系,我就像她的女兒,在我內心深處仍有這種感覺。”在獲得巨額遺產后,文劍聲夫婦的餐廳仍然正常開業,文氏夫婦為人友善,與街坊鄰居關系很好。隔壁商店的店員保拉表示,她經常光顧“蓮”餐廳,獲悉文氏夫婦得到巨額遺產,覺得他們很幸運,還說:“可能他們煮的菜很好吃,所以獲得比沙爾夫人眷顧。”
本文轉載自《廣州日報》
相關背景:
戈爾達·比沙爾在去世前,是一個擁有千萬英鎊身家的88歲富有而孤獨的老人,名下擁有大量房地產。其丈夫西蒙早在1971年就離開了人世,她惟一的兒子彼得也在1974年去世。從1967年開始,戈爾達就和現年53歲的文劍聲一家成了朋友,當時文劍聲只有13歲。戈爾達在英國埃塞克斯郡布萊恩特里市擁有一處門面,上世紀60年代,她將這個門面租給了的文劍聲的父親開餐館。后來,文劍聲在埃塞克斯威薩姆市也開了一家中餐館。從1982年起,每周一文劍聲到倫敦為自己的中餐館購買食品原料時,都會到戈爾達的家中探望一下這個孤獨的老人。多年來,戈爾達仿佛成了文家的一員。在文劍聲的妻子文碧蓮的眼中,戈爾達就像是他們兩個孩子的祖母一樣。戈爾達經常和他們一起外出度假,甚至一起過圣誕節。戈爾達自丈夫和兒子去世后,親屬就只剩下了一些侄子侄女。然而,戈爾達感到這些親戚絲毫不關心她,而只是盯著她的財,希望從她身上撈錢。1994年,戈爾達修改遺囑,將1000萬英鎊遺產贈與了文劍聲夫婦,并將另外一些財產贈與一系列慈善機構和一家猶太教堂。戈爾達去世后,她的遺囑讓5名侄子和侄女目瞪口呆,因為戈爾達沒有分給他們一個英鎊。于是他們立即以戈爾達患有“老年癡呆”為由,將文氏一家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判決戈爾達生前簽署的遺囑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