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樂妍
2002年,吳士宏辭職離開TCL,2006年吳士宏又將其持有的TCL集團1008萬股股份轉讓給TCL集團的10位高管,徹底離開了TCL集團。2007年6月,吳士宏重回TCL,被任命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之成員。
像當初離開一樣,吳士宏又一次成為了熱點。
2007年7月3日,TCL多媒體發布公告稱,任命吳士宏女士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之成員,接替離職的王兵職位,有關任命自2007年6月30日開始生效。我們都知道,2006年4月,吳士宏將其持有的TCL集團1008萬股股份轉讓給TCL集團的10位高管,徹底離開了TCL集團,吳士宏和TCL的恩怨情仇,在各大媒體上成為了熱點新聞。此番炒作也讓吳士宏成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如今重回TCL的吳士宏像當初她離開一樣,又一次成為了熱點。
吳士宏從一個未受過正規高等教育,沒有任何背景的普通年輕女子,到IBM、微軟、TCL這些巨型公司的地區負責人,她的經歷,多少都讓一些人好奇。當這個成功的女性又一次站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一位職業經理人每一步的艱辛。
成功需要積累
進入IBM之前的面試,吳士宏的身份是北京椿樹醫院的一名小護士,“最高學歷”是自學英語大專文憑。按理說,這樣的條件進IBM成功的幾率微乎其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吳士宏,抱著個半導體學了一年半許國璋英語,就壯起膽子到IBM來應聘。那是1985年,站在長城飯店的玻璃轉門外,吳士宏足足用了5分鐘的時間來觀察別人怎么從容地步入這扇神奇的大門。

“那你怎么知道你有資格來IBM工作?”“你不用我,又怎能知道我沒有資格?”吳士宏脫口而出,這話自信十足。她接著繼續用英語說,她以前的同事和領導都相信她有能力做更多的事,她說能通過自學考試就是能力的證明,如果給她機會,她會證實她的能力和資格的。就這樣充分的準備和十足的自信心,面試進行得也很順利。最后,主考官問她:“你會不會打字? ” “會!”吳士宏條件反射般地說。“那么你一分鐘能打多少?” \"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說了一個數字,吳士宏馬上承諾說可以。她環顧了四周,發現現場并沒有打字機,果然考官說下次再考打字。實際上,吳士宏從沒摸過打字機。面試結束,她飛也似地跑了出去,找親友借了170元買了一臺打字機,沒日沒夜地敲打了一個星期,雙手疲乏得連吃飯都拿不住筷子了,但她竟奇跡般地達到了考官說的那個專業水準。
剛進入IBM之初,吳士宏從沏茶倒水、打掃衛生的小角色做起,但是她憑借著自己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精神,不斷地投資自己,給自己加碼。白天泡在客戶那里,夜里學專業知識。吳士宏這樣敘說過自己的經歷:“我每天比別人多花6個小時用于工作和學習,于是,在同一批聘用者中,我第一個做了業務代表。”
吳士宏幾乎每天都在給自己加碼,IBM公司有一個計算機資格考試,說誰能通過這個考試,就可以到香港參加培訓。吳士宏下定決心,要參加這個考試,但她當時并不具備考試資格,于是她越級跑到人事部經理處多次要求,希望能給她一個機會,如果考試通不過,她心甘情愿。因為她是越級要求參加考試,由此引來直管上司的不滿,但她卻一試而過,將有學歷的,甚至名牌大學畢業的都考在了后面,去香港培訓非她莫屬。有了香港培訓的經歷,吳士宏不再做后勤,成為了公司的銷售員,干了5年。5年內,她的業績非凡,終于出任了IBM華南分公司總經理,被同行稱為“南天王”。1997年,她升職任IBM中國銷售總經理。
起伏的職業生涯
離開IBM后,吳士宏選擇了微軟,初入微軟她作簡短致詞:“我接受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的職位是為了一個理想:那就是想把微軟中國做成中國微軟。我所謂‘中國微軟’的定義是:公司在中國成長,也要為中國做貢獻:員工與公司一起成長,在公司里得到最好的事業發展。我和在座的大多數人一樣,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更希望能有更多的本地員工更快地成長起來。” 然而微軟的實際與吳士宏的理想相去甚遠,15個月后的1999年6月,她決定辭去總經理的職務。
據吳士宏稱,她從辭職的第一天起,就有很多的公司在邀請她加盟。“將優秀的國際企業做成中國的,或者,把優秀的中國企業做成國際的”,懷著這一職業理想,1999年底加入中國知名企業TCL集團。
之所以選擇T CL,是因為她與TCL總裁李東生“很投機”,有很多共同的想法。在TCL的這幾年起起伏伏,讓吳士宏成為了媒體的焦點人物。1999年至2002年,吳士宏擔任TCL多媒體最終控股股東TCL集團公司副總裁、TCL多媒體之全資附屬公司信息產業集團之總經理。2002年,吳士宏辭職離開TCL,2006年4月,吳士宏又將其持有的TCL集團1008萬股股份轉讓給TCL集團的10位高管,徹底離開了TCL集團。2007年6月,吳士宏重回TCL,被任命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之成員。
吳士宏又回到了TCL,不過,這次與上次不同的是,李東生這次給吳士宏的頭銜相對較虛,但對TCL來說,確有“助力共度難關”之意。在國際化受挫之后,TCL調整了發展方向和思路,重新定義國內市場,并把多媒體事業部作為排頭兵,發布了新的品牌戰略——創意改變生活。李東生的首要任務是在止損的同時加強人員的考核,延請當年曾經對TCL較為熟悉的吳士宏回歸也是必然。
吳士宏此次回歸正是在TCL處于關鍵性轉型時期。TCL能否擺脫虧損2007年至關重要。作為公司的主要盈利企業,以彩電為核心的TCL多媒體公司更是重中之重。在成功完成從CRT向液晶轉型后,TCL希望公司可以進一步走在行業前面,網絡電視則是TCL正在謀劃的一個發展方向,它同時也是各大家電企業在平板化后的又一變革。
早在電視機還處于CRT時代,吳士宏就提出網絡電視概念并在TCL進行嘗試,但是由于當時大環境不成熟,該項目被迫擱淺。但吳士宏將家電與互聯網結合的思想卻留在了TCL高層的心中。
從當年作為一個空降兵,到中途離開,再到這次的回歸,吳士宏以顧問的身份審視一個企業的發展方略,在既定戰略的基礎上加強各高層的考核,要遠比當年置身局中看得更為清晰。
吳士宏的職業簡歷
吳士宏于1985年加入IBM中國,并于1997年5月至1998年2月擔任IBM中國渠道管理總經理。隨后擔任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至1999年8月。自1999年至2002年,擔任TCL多媒體最終控股股東TCL集團公司副總裁、TCL多媒體之全資附屬公司信息產業集團之總經理。2002年,辭職離開TCL,2006年4月,將其持有的TCL集團1008萬股股份轉讓給TCL集團的10位高管,徹底離開了TCL集團。2007年6月,吳士宏重回TCL,被任命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之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