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邊界
法國有個后現代的社會學家,叫做布迪厄的,說人的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建立各種各樣的邊界,他還專門為此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做《區隔》。大意是說,我們習慣認為,社會是由各種場域構成的,特定的人群只能合法地生活在某些場域當中。社會的現代化一方面聲稱人變得更加自由了,令一方面又日益建構出更多的場域來限制人們對可能的生活的想象。但是,總有些人要力圖突破這些限制,自由地游走于各種場域之間。當然,這首先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偉大的心靈,其次,也需要財富的支持。
本期雜志,我們再次聚焦已經被報道分析了很多次的“富二代”問題,但我們并不關心他們是擴大了父輩的基業還是成了各種類型的敗家子,而是著眼于父輩的財富帶給他們的自由。曾經有一個不太嚴格的調查,說最適合有錢人學習的十大學科,其中包括文學、藝術、宗教、人類學等等看起來只花錢不賺錢的行當,卻沒有一個像法律、會計或者工商管理這樣的實用性學科。這不只說明這些學科的浪漫和不切實際,同時也說明,富家子弟有充分的財力和時間去了解人性中最基本和深入的東西,任何一個有經驗的企業家都明白,這些東西才是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質。而另一方面也說明,富家子弟的浪漫情懷是人類文化發展創新的重要動力。盡管能夠跨出商業的邊界的富二代或許不是這個飽受爭議的群體的主流,但在本刊看來,這些“異類”才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人群。
民族國家的邊界無疑是當今最為重要的實際界限之一,但更深切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的邊界卻不是它,而是內在于每個人心中的文化邊界。胡潤的成功和尷尬大多來自他遠涉重洋來計算中國人的財富的勇氣。從一個借住在朋友家睡地板的青年老外,到現在中國財富世界的百曉生,胡潤的跨越邊界的經驗無疑是令人敬佩的。同樣,孟安怡的從醫經歷開始于美國,先后在法國、西班牙、印度管理過各種規格的醫院,對不同文化下的健康觀念,以及不同國家的人應對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的身體策略了如指掌。如今,她管理的和睦家醫院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私人醫院,但是,在這個醫院里,除了價格比較高之外,孟安怡拒絕設立任何其他的邊界,所謂“醫者無界”并非一個觸手可及的境界。
江南春是財富圈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他躋身這個圈子的經歷本身就充滿傳奇,更重要的是,他幾乎從不肯接受在商言商的邏輯,反而總是不斷述說自己的文學夢想。刻薄一點說,這可能是他最初背叛自己的理想之后的替代滿足,但他顯然不是一個說大話的人,他對歐洲和南美文學的了解絲毫不遜色于專業的學者。欲做陶公之夢,不只需要財富的支撐,更需要激流勇退的決心,否則,財富帶來的自由很可能也是一種羈絆。李勤夫似乎生來就是個負笈四方的人,他的主要樂趣就在周游天下,不同的是,他總愿意在風景當中去發現商業的機會,而他的產業,也總是蠱惑人們出去游走。
跨越邊界,并不是對這個規矩重重的世界的蔑視或挑戰,而是發現,所有這些邊界其實都厲聲恐嚇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的同時,小聲告訴那些真正勇敢的人,跨越邊界是人世間不可多得的真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