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宣

無法與機構抗衡的散戶,“活著”才能“笑傲股市”。也許,波段操作正是“活著”的唯一途徑。
2006-2007年,中國出現了一輪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在這輪行情里,形形色色投資理念與操作手法粉墨登場,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美國“股神”巴菲特的“長期持有”的操作手法。在牛市行情的推動下,許多堅持“長期持有”的股民也變身為眾人追捧的“股神”,很多中小散戶也跟著玩起了“長期持有”。
這時候有一個證券分析師卻認為中國的廣大中小股民應該玩“波段”。他,就是葉弘--中國證券業第一批執業分析師。他的觀點響應者眾,也有人提出了異議。由于備受關注,在新浪財經博客里,他的單篇博文曾創下540403次點擊量的最高紀錄。
中國A股最賺錢的階段已過去
《卓越理財》:你如何看待現在的大盤?葉弘:總的來說,我不看空。因為,這輪行情來之不易,是各方長期準備的結果。除了經濟和資金面的影響以外,連續多年的熊市所積累下來的行情也是引發這輪大牛市的主要動力。從這個層面上看,這輪牛市應該可以持續比較長的時間。
但是,由于國人的沖動及資金的過于充裕促使這輪大牛市初期過于火爆,在極短的時間內,大盤走完這輪牛市原本需要更多時間走的路程。從1000點到6000點,在不經意之間大盤就走完了。所以,大盤一旦下調起來將會是很可怕的。經過這次調整以后,大盤會逐步地回暖向好。但即便是向好,我個人還是認為,中國股市最賺錢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2007年5·30以前是一輪以低價股為主導的行情,5·30以后是一輪以藍籌股為主導的行情。這二波爆炸式行情結束后,機會仍然會有,但是主要集中在個股及行業板塊上。之前大盤指數上千點的暴漲,以后相對來說會少些。
而且,隨著中石油、中國神華、建設銀行等權重股的紛紛上市,大盤指數的意義已經今非昔比了。當大盤漲到七千點仍至八千點時,賠錢的人會更多。為什么?因為漲到那樣的高位,一定是極少數藍籌股在漲,而這些股票也并非是它漲得有多高,而是把它指數帶得有多高。
股海淘金,操作手法>投資理念
《卓越理財》:最近您新出了兩本談炒股的姊妹書,書名很有意思,一本叫《波段為王》,一本叫《股行大道》,相應的,前一本談的是題材,后一本談的是價值,剛好對應著這輪牛市啟動后兩個階段。
葉弘:對,波段為王是一種操作方法,股行大道談的是一種價值理念。兩者之間并不矛盾。我相信,2007年這么大一輪牛市行情下來,真正賺到錢的人,肯定是會做波段操作的人。如果死守一支股票,當它從一百塊跌到五十塊,雖然這對于股市來說很正常,但對于個人來說,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認為他不是價值投資了。所以,想在股市里賺到錢,不在于你遵循哪一種投資理念,而在于你能把握一種有效的操作方法。這就是波段操作。
中國股市原來一直是一個散戶市場,而現在這種格局已經徹底變化了。近幾年,機構投資者的力量正越來越大。從公告來看,目前基金機構投資者約占到了A股市值的三分之一,處在暗處的私募及其他機構投資者據保守估計至少也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散戶已徹底淪為A股市場里面的弱勢群體了。
打個比方,機構和散戶就好比有錢人和窮人。窮人想的是如何吃飽,富人想的是怎樣吃好,完全是兩個概念。另一方面,窮人想的是怎么做事,而富人想的是怎么做人,富人講求的是一種境界,所以推崇價值投資。而窮人是以生存為前提,明明達不到這種境界,還要去談價值投資,就會把自己做尷尬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小散戶對行情判斷應該有一種股行大道,價值投資的大的思路;操作上,應該堅持波段性的操作,適當投機。
因此,在這個市場上最賺錢的人不一定是價值投資者,而是隨機應變、順勢而為的人:既能掌握好波段操作,又能跟隨好主流的方向。同時,在不同的波段與題材里面進行一種很好的階段性的炒作。
波段為王的核心:學會止損止贏
《卓越理財》:能談一下波段操作的原則嗎?
葉弘:簡而言之,波段操作就是高拋低吸。很多人覺得很難,其實,只要選對了操作原則,將會呈現完全不同的局面。
做股票有兩個難點,一個是賺了不會滿足,一個是虧了不忍心去斬。應該抱有一種知足常樂的心態去操盤。賺了,要學會止贏,虧了,要學會止損。我個人認為,個股漲到10%就應該拋出,之后漲再多也不要后悔,這樣若干個10%累積下來,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一個月獲得10%的收益,一年就獲得了180%的收益。這,就是止贏。反之,任何一支股票哪怕你覺得它再好,一旦跌了,只能說明你的判斷錯了,這時就應該堅決止損。我個人認為,將止損點定在3%-5%比較合適。
同時,選股也應遵循一定的原則。我的選股原則是不追高、買跌、不買高價股、不買虧損股、不買問題股、不買冷門股。遵循這種排除法,把一些相對于不確定因素排除之后,只要三次選股,選對二次,甚至選對一次,就成功了。因為,一次賺個10%,二次虧損加起來還不到10%,從概率來說,仍然能賺到錢。一般來說,三次里面選對二次比較正常。
在低價股里尋找安全邊際
《卓越理財》:在新書中,你曾多次提到低價股孕育了更多的機會。但是,低價并不就意味著低估,有些低價股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在波段操作中,如何才能分辨出有潛力的低價股呢?
葉弘:在任何一輪牛市里,漲幅最大的股票一定是低價股。牛市剛剛啟動時才2元錢左右的中船股份最高漲到60多,翻了多少倍啊!而現在200多塊的茅臺酒,卻未必能排進2007年個股漲幅排名前300之列,雖然它股價卻很高。這充分說明,漲幅最大的大黑馬、大牛股一定出現在低價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低意味著安全。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是一個常理。在這次調整中,實際上攔腰折斷的都是高價股。
另一方面,有些低價股是沒有價值的;有些低價股是有價值但是具有不確定性,偶然性很大。所以,所謂的低價股其實指的就是同類股票里面相對被低估的股票。
如何分辨呢?如果一支股票在同類型、同行業里的營業能力與其他同行沒有太大差距,但價格差距又過大,就可以判定是一只低價股。比方說,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是中國通訊行業的兩大巨頭,但是中移動在香港的H股里每股一直保持100多塊錢左右,而中聯通在A股里每股一直在10塊錢左右。它們的行業一樣,做的又是幾乎類似的事情,它們的營業能力即使有一段差距,但是絕對不會差到10倍以上。像中國聯通這類型的股票,我們就可以考慮。
在這個市場上最賺錢的人不一定是價值投資者,而是隨機應變、順勢而為的人:既能掌握好波段操作,又能跟隨好主流的方向。同時,在不同的波段與題材里面進行一種很好的階段性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