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
[美]魏斐德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7年12月
定價:42元
本書敘述了戴笠的一生。作者是美國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他收集了大量檔案資料,對人物個性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和評析,這些資料對民國歷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建筑,思維的符號——邂逅20世紀的不朽建筑》
[韓]承孝相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1月
定價:49元
這是一本寫給普通讀者看的建筑游記。書中涉及16個20世紀著名的歐洲建筑和建筑師的故事,記錄了這些建筑作為一個城市符號所代表的時代精神和城市氣質。
《1958-2008:我的體育生涯》
魏紀中
新華出版社
2008年1月
定價:28元
本書以作者50年的體育人生經歷為主線,從個人視角展現了新中國的體育史。
《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來歷屆議會選舉述論》
張朋園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7年12月定價:40元
中國人向往民主政治,以戊戌變法為起點。本書介紹20世紀上半期的四次國會選舉,也就是中國人嘗試民主的一些經驗,據此而觀察為什么民主政治在彼時中國不能生根發芽。
《當代臺灣人物圖譜》
陳加偉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年1月定價:22元
作者以冷峻風趣的筆調對臺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現象進行了評述。
別把《金瓶梅》當黃書
梁小民
任何一本宏篇巨制的小說都反映了一個時代復雜的社會生活,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去閱讀和體會,并獲得完全不同的結論。毛澤東從《紅樓夢》中看到了階級斗爭,胡適看到了曹雪芹的身世,何其芳看到了封建社會的崩潰,當然還有更多人看到了愛情。連《紅樓夢》都如此,何況歷史上一直有爭議的《金瓶梅》呢?
受國內一些評論的影響,我年輕時認為《金瓶梅》是一本黃書,而且。我不愛讀被刪節的書,國內只能找到清本《金瓶梅》,所以,直到90年代去美國才讀了全本《金瓶梅》。讀過后才知道,《金瓶梅》中“黃”固然是有的,但更多展現的是明代社會經濟生活的真實畫卷。《金瓶梅》寫的是宋代的故事,但反映的是作者所生活的明代的現實。其描寫之真實與細致,令人嘆服。當時的沖動是想寫一篇從《金瓶梅》看明代商業經濟的文章,可惜沖動過后并沒有動手。所以,當我知道侯會教授寫出了《食貨金瓶梅》之后,異常高興,馬上找了一本來看。
《食貨金瓶梅》一書的副標題是“從吃飯穿衣看晚明人性”,并稱之為“晚明經濟第一奇書”。換言之,這本書是要從明代社會經濟生活的角度來評論《金瓶梅》這本名聲并不好的書。
明代的商品經濟有了極大發展,學者們把明代稱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商幫也出現在這一時期。《金瓶梅》并不是要介紹明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狀況,但在真實而細致的生活細節描寫中,卻反映出了那個時代的經濟和生活。我們想知道,明代商人是如何賺錢的,他們富起來如何生活,吃什么、住什么、用什么,普通人、下層人民的生活又如何,在這種金錢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勾心斗角等等。這些在《金瓶梅》中都有翔實的描述。我們還想把明代的生活與今天作一個對比,當時的一兩銀子現在值多少錢,各種東西的物價如何等等,讀過《金瓶梅》這一切就都了然于心了。
當然,這一切明代經濟史專著中也有介紹,但小說與學術著作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我研究商幫文化也知道封建社會中商人靠官商勾結而致富,還總結出了他們與官府勾結的作法。但這些理論上的分析難免是灰色的,而《金瓶梅》中通過西門慶這個案例則使我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對于明代的經濟和人民生活過去僅僅停留在數字上,而在《金瓶梅》中則如身臨其境。
《金瓶梅》洋洋數萬言,要從中去認識明代的經濟生活,未免會茫然。《食貨金瓶梅》為我們梳理了小說中有關明代經濟生活的線索,給出了許多有益的啟示,讓你從經濟的角度讀《金瓶梅》時可以按圖索驥。
文學評論對讀者閱讀小說是重要的。如果有人寫了本《性學金瓶梅》,我想必然會擴大了小說中“黃”的一面。作為一種研究也不是不可以寫(外國就有這類書),但對普通讀者而言,這種書未免有誤導之嫌,《食貨金瓶梅》引導我們從另一種意義上閱讀《金瓶梅》。每一個想讀《金瓶梅》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