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剛
2001年7月21日,北京時間21點56分。
莫斯科世貿中心大廈里的空氣如同被凝固了一般,國際奧委會第一百一十二次大會的委員代表們手拿電子表決器,對2008年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城市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
21點59分,第一輪投票結果統計出來,沒有一個城市在首輪得票超過半數。接著,進行第二輪投票。
22時08分,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2008年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城市——北京。
話音未落,會場大廳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中國申奧代表團的成員們抱成一團,熱淚在臉頰上盡情流淌。與此同時,北京沸騰了!中國沸騰了!百年奧運,中華圓夢!
就在此刻,大洋彼岸的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的街頭,一群守候在電視機旁的加拿大人也爆發出激動的歡呼??此麄兪治枳愕概d高采烈的勁頭,仿佛不是北京,而是多倫多取得了申奧的勝利。其實,這些人并非是為北京的申奧成功歡呼,而是慶祝多倫多申奧落選。這簡直叫人匪夷所思。
為何這群人對加拿大政府申奧鎩羽而歸竟然如此激動?根本原因在于,在多倫多舉辦奧運會侵犯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原來在多倫多市有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他們常年的棲息地恰好就是多倫多市政府準備建造奧運場館的地方。如果多倫多申奧成功,他們勢必就無安身之地。因此,這些流浪漢和弱勢族群以及他們的支持者,紛紛上街示威,反對多倫多申辦奧運。
當然,他們反對多倫多申辦奧運會還有一個理由,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第二十一屆奧運會時,這屆奧運會曾被國內外媒體稱為是“歷史上最浪費的一次奧運會”。當時花費的經費總共為十四億美元。加拿大政府原計劃在主要比賽場地修建一座占地五十點五公頃,能容納六萬個座位和一萬四千個站席的橢圓海螺殼形體育館及附屬懸臂塔,在當時,這或許是最昂貴的建筑。由于造價猛增,開支過大,原計劃尚未實現,就已經造成八億美元以上的赤字,市政府無奈,不得不讓全體市民繳納“奧運稅”以籌集建設資金。即便如此,這座體育館在奧運會開幕時仍未完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因此,當多倫多的這些無家可歸者和弱勢族群反對加拿大申奧時,振臂一呼,支持者云集。
2000年悉尼舉辦奧運會時,也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建造悉尼游泳館的過程中,當地居民為保護所在工地旁水塘中的青蛙,紛紛向澳大利亞政府請愿,提出要奧運比賽場館搬遷。澳政府接受了這個建議。于是,蛤蟆成了贏家,而池塘中的蛙聲,也繼續成為悉尼市民在都市中欣賞大自然的一種情趣。悉尼的青蛙是幸運的,它們并沒有因奧運會而喪失自己的家園,也沒有因巨大的商業利潤而被人類侵擾與傷害。這件事不僅成為了澳大利亞政府和人民保護生態環境與野生動物的驕傲以及“綠色奧運”的典范,而且也成為了尊重民意和人權,體現民主政治的范例。
其實,無論是多倫多流浪漢的歡呼,還是悉尼蛤蟆的叫鳴,都表明了這些國家和政府正努力地詮釋和踐行奧運理念,都表明只有對人的尊嚴的尊重、對人權和民意的尊重,才能真正體現奧運精神,創造出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才能最終贏得全世界對這個國家與民族的尊敬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