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x-2,x)在第二象限,則x的取值范圍是().
A. 0<x<2B. x<2C. x>0 D. x>2
2. 直線y=3x+3不經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 下列各命題中,是假命題的是().
A.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C.相等的角是對頂角D.對頂角相等
4. 用兩塊全等的含有45°角的三角板可以拼成幾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
A.1個B.2個C.3個D.4個
5. 把分式方程 - =1的兩邊同時乘以(x-2),約去分母,得().
A.1-(1-x)=1 B.1+(1-x)=1C.1-(1-x)=x-2D.1+(1-x)=x-2
6. 雙曲線y= 與直線y=x+m有一交點為(3,a),則a+m=().
A.1B.-2 C.-1D.3
7. 某校10名學生四月份參加西部環境保護實踐活動的時間分別為:3,3,6,4,3,7,5,7,4,9(小時),這組數據的眾數和中位數分別是().
A.3和4.5 B.9和7C.3和3D.3和5
8. 如圖1,銳角三角形ABC中(AB>AC),AH⊥BC,垂足為H,E、D、F分別是各邊的中點,則四邊形EDHF是().
A.梯形 B.等腰梯形C.直角梯形D.矩形
9. 從甲、乙兩班分別任意抽10名學生進行英語口語測驗,其測試成績的方差是s甲2=13.2,s乙2=26.36,則().
A.甲班10名學生的成績比乙班10名學生的成績整齊
B.乙班10名學生的成績比甲班10名學生的成績整齊
C.甲、乙兩班10名學生的成績一樣整齊
D.以上都不對
10. 如圖2是某人騎自行車的行駛路程s(千米)與行駛時間t(時)的函數圖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0時到3時,行駛了30千米
B.從1時到2時,停下休息
C.從0時到1時與從2時到3時,行駛的速度相同
D.從1時到2時在勻速前進
二、填空題(每題3分,共24分)
11. 5名同學目測同一本教科書的寬度時,產生的誤差如下: 2,-2,-1,1,0(單位:cm),則這組數據的極差是cm.
12. 基本作圖有五種,分別是,,,,.
13. 化簡 + 結果是.
14. 請寫出命題“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的逆命題:.
15. 將直線y=3x+1沿y軸向上平移3個單位后,得到的直線的解析式為y=.
16. 若點A(2,y1)、B(6,y2)在函數y= 的圖象上,則y1y2(填“<”或“>”).
17. 如圖3,在Rt△ABC中,∠C=90°,BD為∠ABC的平分線,DE⊥AB于E,若AD=3cm,CD=2cm,則DE=cm.
18. 如圖4,在菱形ABCD中,∠B=60°,點E,F分別從點B,D出發以同樣的速度沿邊BC,DC向點C運動.給出以下四個結論:①AE=AF;②∠CEF=∠CFE;③當點E,F分別為邊BC,DC的中點時,△AEF是等邊三角形;④當點E,F分別為邊BC,DC的中點時,△AEF的面積最大.上述結論中正確的序號有.(把你認為正確的序號都填上)
三、解答題(19題6分,20題~25題8分,26題12分,共66分)
19. 先化簡,再求值: ÷(x+2- ),其中x= .
20. 解方程: + =0.
21. 已知一次函數y=kx+3經過點(2,7).(1)求k的值.(2)判斷點(-2,1)是否在所給函數圖象上.
22. 為了調查小學二年級某班學生每天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在該班隨機抽查了8名學生,他們每天完成作業所需時間分別為:60,55,75,55,55,43,65,40(單位:分鐘).
(1)求這組數據的眾數、中位數.
(2)求這8名學生每天完成家庭作業的平均時間,如果按照學校要求,學生每天完成家庭作業的時間不能超過65分鐘,則該班學生每天完成家庭作業的平均時間是否符合學校的要求?
23. 如圖5,□ ABCD中,點E在BC上,AE平分∠BAF,過點E作EF∥AB.試說明四邊形ABEF為菱形.
24. 如圖6,已知A(-4,2)、B(n,-4)是一次函數y=kx+b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y= 的圖象的兩個交點.
(1)求此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2)根據圖象寫出使一次函數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數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25.某超級市場銷售一種計算器,每個售價48元.后來,計算器的進價降低了4%,但售價未變,從而使超市銷售這種計算器的利潤提高了5%.這種計算器原來每個進價是多少元?(利潤=售價-進價,利潤率= ×100%)
26. 如圖7,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45°,AB=10cm,CD=4cm,等腰直角三角形PMN的斜邊MN=10cm,A點與N點重合,MN和AB在一條直線上,設等腰梯形ABCD不動,等腰直角三角形PMN沿AB所在直線以1cm/s的速度向右移動,直到點N與點B重合為止.
(1)等腰直角三角形PMN在整個移動過程中與等腰梯形ABCD重疊部分的形狀由形變化為形.
(2)設當等腰直角三角形PMN移動x(s)時,等腰直角三角形PMN與等腰梯形ABCD重疊部分的面積為y(cm2),①當x=6時,求y的值;②當6<x≤10時,求y與x的函數關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