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1月19日,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對蘇州農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與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聯合研發的復旦系列農用生態型制劑項目,組織了有關專家評審。
評審會上,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副院長劉更另為評審委員會主任的專家組經過認真評議,認為該項目改變了以往常見的直接通過抑制或殺滅有害病菌生長的方法,利用改變作物種際和根際微生態環境原理,使有益菌增多,形成優勢群落,從而有效抑制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對作物的侵襲,由于有益微生物的協同作用,轉化了土壤中的不溶性有機物和無機養分,提高了作物對養分的吸收,促進了作物生長。研發思路具有創新性。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孫棟林教授說,農用生態型制劑項目從改善種際、根際周圍微生態環境的基礎研究起步,在新疆、云南、河南、湖北等地進行試驗、示范和較大面積推廣,對金瓜、黃瓜、西紅花、煙草等作物常見病的防治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對出苗、生長乃至產量、抗性都有促進作用。
專家組認為,該項目具有創新性,具備較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