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后,美國海軍的“瀕海作戰”和“以海制陸”的新戰略及新戰法日新月異,在這種海陸一體化的聯合作戰新理論指導下,美海軍正在大力發展海戰和陸戰通用的、靈活多樣搭配的新一代武器系統。在諸多的海陸雙向攻擊的手段中,模塊化、多用途的通用型戰術導彈的發展理念尤為引人注目。2008年4月,美國海軍攜手陸軍啟動了研制經費高達6900萬美元的通用型空對地導彈的發展項目,用于裝備兩個軍種的武裝直升機和固定翼作戰飛機。但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令人瞠目的“聯合空對地導彈”(JAGM)實際上并不是陸海軍聯合作戰深化的新潮產物,而是被擱置了近兩年的“聯合通用導彈”(JCM)重出江湖,在改頭換面之后重新殺入了瀕海作戰的主打隊伍中,承載了美利堅老牌陸海軍太多的厚望。讓我們追尋一下這個海陸目標“通吃”的雙面殺手的身世之謎。

冠以“聯合通用”(JCM)
時尚名稱的空對地導彈
“杰西姆”(JCM)導彈最初被命名為“通用模塊化導彈”(CMM),由美海軍和陸軍聯合發展。“杰西姆”發展計劃于2002年正式啟動,波音、洛·馬和雷聲公司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分別提交了導彈方案。2004年6月,美陸軍正式授予洛·馬公司JCM導彈發展合同,進入了為期4年的系統開發與演示階段。同年12月,該導彈被命名為AGM-169,其原型代號為YAGM-169A。洛·馬公司確定的目標是在2010年實現初始作戰能力,并初步計劃總共生產54000枚“杰西姆”。但2005年12月,因經費問題該計劃被擱置。
從外形上看,YAGM-169A與現役的“海爾法”空地導彈類似,這主要是出于與現有導彈發射裝置和接口兼容性的考慮。導彈長1775毫米,直徑178毫米,翼展325毫米,重49千克,采用可調式兩級火箭推進裝置和三模復合尋的導引頭,包括半主動激光、被動紅外成像以及主動毫米波雷達。其中,半主動激光尋的頭用于精確打擊和降低連帶毀傷;被動紅外成像用于提供被動式“發射后不管”的打擊能力;主動毫米波則用于攻擊分散的多個目標,可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攻擊。
多種搭載平臺的
“杰西姆”空前靈活
“杰西姆”(JCM)計劃裝備陸軍的AH-64D“阿帕奇”、海軍的MH-60R“海鷹”、海軍陸戰隊的AH-1Z“超級眼鏡蛇”直升機和F/A-18E“超級大黃蜂”戰斗/攻擊機。直升機載型JCM的射程為16千米,是“海爾法”II導彈的2倍;當JCM裝備在F/A-18上時,射程可達28千米,每架戰機可攜帶12枚。其多用途彈頭由通用動力公司的武器與戰術系統分部設計,集成了可摧毀多種裝甲目標的聚能裝藥和爆破殺傷彈藥戰斗部,后者可穿透艦艇、裝甲車輛、建筑物和碉堡等硬目標的外殼并在其內部爆炸。
“杰西姆”(JCM)有許多突出的優勢,包括高度靈活的發射前鎖定與發射后鎖定模式;支持網絡中心戰行動的自主瞄準與協同打擊能力;不受天氣限制的“發射后不管”能力和強大的生存能力;精度超過“海爾法”II導彈的點目標打擊能力;三模復合尋的導引頭高度的靈活性、強大的電子對抗能力和低連帶毀傷;可摧毀硬目標和軟目標的多功能彈頭;整合成熟技術與早期試驗成果的低成本與低風險性;以及射程更遠和低煙霧發射藥帶來的戰區外發射能力、發射平臺安全性與生存能力提高等優點。
為此,盡管“杰西姆”的經費一度被凍結,但洛·馬公司內部卻始終沒有放棄該項目,多次聲明計劃取消并非由于成本問題或性能缺陷,并繼續開展三模復合尋的頭技術的研究,該技術是JCM實現全天候條件下打擊移動目標能力的關鍵。按照設想,陸上作戰的JCM導彈將使用雙模復合傳感器對射程內的目標進行追蹤,由全天候毫米波雷達在近距離進行末端制導。2004年12月,“杰西姆”三模復合尋的頭進行了針對小型目標的海上作戰試
驗,在最高3級海況下完成了125次以高速航行和規避機動狀態的巡邏艇為目標的試驗。洛·馬公司還分別使用三種導彈對JCM三模尋的頭進行了測試:以“海爾法”復合導彈試驗半主動激光尋的頭,用“標槍”導彈試驗被動紅外成像尋的頭,用“長弓”導彈試驗主動毫米波雷達尋的頭。試驗的成功為三模復合尋的頭的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聯合空對地導彈”
計劃的“浴火重生”
JCM更名為JAGM后,其發展和采購計劃已在2007年底確定。美陸軍在2008財年預算申請中闡述了JAGM導彈的使命:由固定翼飛機、旋翼機和無人機發射,具備先進的視距內、外攻擊能力;其特點包括精確瞄準(主/被動)和“發射后不管”尋的頭技術、更遠的射程和更高的毀傷性;既可攻擊靜止目標也可攻擊移動目標。JAGM將提升作戰部隊的靈活性,更有效地攻擊重/輕型裝甲車、工事、建筑物、水面艦艇、指揮車、步兵分隊、雷達和防空系統等目標。JAGM的多模尋的頭功能強大,使其無論在惡劣天氣、白天或夜晚、未知地區或危險地區均能完成攻擊。JAGM具有交互操作能力,可代替多種現役導彈,從而使支持遠征部隊的后勤更加高效。
美海軍在眾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上的陳述中稱,海軍陸戰隊自2003年以來共發射了1155枚“海爾法”導彈和“陶”式空對地導彈,成效顯著。聯合需求監督委員會要求從2007財年開始,為固定翼飛機、旋翼機和無人機發展下一代空對地近距離空中支援武器,提高精確打擊彈藥的作戰效能。美海軍陸戰隊參與了由國防部長辦公室牽頭的“概念決策評審”,確保了在2007年上半年確定JAGM的投資戰略。最終研制一種可攻擊移動目標并且連帶毀傷率低的精確制導武器,替換現役的“陶”、“海爾法”和“激光小牛”系列導彈。2008年將主要進行風險控制和尋的頭技術的研究、發展、測試和評估工作。
美陸、海軍聯合打造
新導彈道路仍曲折
目前看來,美國陸、海軍至少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即重新授予洛·馬公司JAGM導彈發展合同,或者利用JCM導彈發展計劃的設計規化書繼續完成新導彈的研制工作。然而,洛·馬公司也面臨著來自其競爭者雷聲公司的壓力。雷聲公司一直在進行三模復合尋的頭IPAM導彈的研制,該項目是與洛·馬公司共同承擔的陸軍“精確攻擊導彈”(PAM)計劃的工作之一。雷聲公司已經完成了直升機機載型號PAM導彈的發射試驗,并將其命名為“精確攻擊空對地導彈”(PAASM)。雷聲公司有可能以PAASM導彈概念為基礎,提出參與JAGM導彈計劃的競爭方案,同時向國際市場推廣。
雷聲公司稱,自美軍方JCM的作戰需求提出以來,相關技術和作戰概念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例如,目前的JCM方案沒有對數據鏈提出要求,很難滿足未來戰場協同作戰(CEC)的要求。因此,美海軍和陸軍應在JAGM導彈合同授予之前重新安排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