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PAR)宣布了兩型全新的無人機——“快眼”和“禿鷲”無人機的研制計劃,該計劃的實施將從根本上顛覆現有作戰飛機的概念。其中“快眼”無人機將以彈道導彈為運載工具,可在1小時之內部署至全球任何位置,從而有效獲取所需情報。而“禿鷲”無人機與傳統無人機的相似之處更少,具備低軌道衛星的某些特點,估計其續航時間為5年左右。這兩型無人機的問世將填補美國航天偵察的一個空白。
從裝有攝像機的無線電遙控模型到多功能的作戰系統,無人機在其問世后的30多年里不斷推陳出新。許多國家的軍隊越來越積極地使用無人駕駛系統,并正在制定下幾代無人機的戰技術要求。蓬勃發展的無人機市場吸引了主要航空技術裝備生產廠商的注意力,他們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無人機的研制與生產。據美國蒂爾集團預測,航空航天工業領域未來10年發展最快的將是無人機,全球用于研制和生產無人機的開支將翻一番。到2017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從目前的34億美元增加到73億美元。
世界無人機市場之所以發展迅猛,主要原因是美國正在加緊以具備信息戰和網絡中心戰能力的高技術系統武裝軍隊,其中無人機被美國軍方視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偵察與打擊系統。無疑,美國目前在無人機的研制與使用領域居于領先地位。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作戰經驗也證明了無人機具有很高的作戰效能。美國陸軍認為,裝備無人機后部隊戰斗力得到了顯著提高。目前,駐伊美軍已經擁有包括RQ-7“陰影”在內的戰術無人偵察機700多架,而在伊拉克戰爭初期還不到100架。RQ-7“陰影”無人機于2003年首次在伊拉克部署,后來裝備了駐阿富汗的美國陸軍部隊。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采購該型無人機,美軍總共將訂購300多架。
美國海軍陸戰隊從2004年開始裝備“掃瞄鷹”無人機,這是一型完全自主的長航時無人機(續航時間20多小時)。機上裝有穩定的光電和紅外攝像機,用于遂行低空不間斷偵察任務。2005年,美國海軍也采購了該型無人機。目前,波音公司正在研制其功能更全的改進型——“掃瞄鷹”BlockD。
美國空軍則裝備了功能更多、更強大的無人機,首先是MQ-1“捕食者”和MQ-9“收獲者”無人機。五角大樓計劃在近2~3年內購買170架“捕食者”和“收獲者”無人機,組建15個無人機中隊。MQ-1“捕食者”最初是作為無人偵察機研制的,但后來經過改進加裝了2枚“海爾法”導彈,用于摧毀地面目標。其實用升限7620米,巡航時速135公里,有效載荷204公斤。
MQ-9“收獲者”是以“捕食者”為原型研制的無人攻擊機,它裝備10枚“海爾法”導彈和2枚GBU-12精確制導炸彈。動力裝置為1臺渦槳發動機,最大飛行時速超過480公里,實用升限13000米,是“捕食者”的近2倍,最長續航時間24小時。第一架“收獲者”無人機于2007年3月交付美軍,當年10月即開始在阿富汗執行作戰任務。阿富汗上空的無人機是由駐美國本土內華達州克里奇空軍基地的操縱人員遙控的。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訂貨,目前正在以“捕食者”為原型研制“天空勇士”無人機,預計該型機將于2009年列裝美國空軍和陸軍。“天空勇士”擁有比“捕食者”更大的作戰半徑和更多的偵察、打擊功能,它將裝備“海爾法”導彈、GBU-44/B“毒蛇打擊”彈藥以及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研制的反坦克綜合系統。
除無人攻擊機外,美國空軍還裝備了獨一無二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它是尺寸最大的無人機之一:其機長13.5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飛重量15噸。可在2萬米以下巡邏30小時,進行大范圍的偵察監視,向地面指揮所傳遞高分辨率圖像情報,續航力超過22000公里。2006年初,首批2架量產型RQ-4“全球鷹” Block 10型無人機開始在伊拉克境內執行任務。美空軍現共裝備7架,同時還正在繼續研制“全球鷹” Block 30和Block 40型無人機。
去年,美國的無人機專業生產商——AeroVironment公司與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簽訂了為后者研制“全球觀測者”無人機的合同。該機動力裝置使用液氧工作,試驗樣機翼展15米,安裝8臺發動機。預計量產型翼展為45~60米,續航時間7晝夜(飛行高度2萬米以下)。該計劃將在幾年內完成。
2007年,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與美海軍簽訂了X-47艦載無人戰斗機研制合同。X-47動力裝置將采用噴氣式發動機,擁有較大的作戰半徑。試驗樣機定于2009年進行試飛。
美國還正在研制無人直升機,其中進展最順利的是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MQ-8B“火力偵察兵”,它是“未來戰斗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以“施韋策”333輕型直升機為原型研制。其最大飛行時速200公里,可在6000米以下空中飛行6小時以上。機上裝有紅外和光學攝像機。目前,美海軍訂購了9架MQ-8B無人直升機,第一架已于2006年底交貨,全部訂貨將于2008年交付完畢。美海軍計劃2009年以前在LCS瀕海戰斗艦上部署無人直升機。美陸軍也正在研究采購MQ-8B的可能性,計劃最近在伊拉克部署該型無人直升機,用于執行探雷和無線電測向任務。未來MQ-8B可能會用于支援特種作戰部隊,為遠離補給基地或在敵境內活動的分隊投送必需的物資和武器彈藥或運送傷員。此外,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正在研制裝備反艦導彈的攻擊型MQ-8B。波音公司也在研制無人直升機,其A-160T“蜂鳥”無人直升機能運載500公斤物資,留空時間達18小時。未來,該機還將裝備全套偵察設備及包括“海爾法”導彈在內的武器系統。
目前,五角大樓在無人機領域最熱項目當屬“快眼”和“禿鷲”無人機。這兩型無人機從根本上提高了自主系統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可能,并且在實際上放棄了傳統的航空技術裝備使用方法。例如,裝有折疊式或充氣式機翼的“快眼”無人機借助于彈道導彈可在幾分鐘內部署到偵察地區,在預定位置與導彈分離后即可開始在高空執行偵察任務,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其續航時間不少于7小時。“禿鷲”無人機則在其5年左右的使用周期內都不需要著陸。實際上,它是介于飛機和低軌道衛星之間的一種飛行器,其飛行高度為18~27公里,而衛星軌道一般距地面40公里左右。其重量約為450公斤,翼展100~150米。可能會以太陽能為其發動機和機載系統的能源,作為替代方案,也可能會使用核反應堆或空中加油系統。
同時,美空軍正在制定下一代戰斗無人機的戰技術要求,包括將研制采用可變形機翼的隱身無人機,它集高速性能與長航時于一身。新型多用途無人機將取代MQ-1“捕食者”和MQ-9“收獲者”無人機。
眾所周知,美國積極打造新型軍隊是為了以軍事優勢為后盾確保其全球霸主地位。目前,華盛頓以軍事手段實現其地緣政治利益的能力受到其國內民意和國際輿論的制約,特別是美軍士兵和交戰地區平民的大量傷亡會引起美國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的不滿和反對。五角大樓認為,采用包括無人機在內的新型打擊系統可在根本上改變作戰行動方法,并在最大程度上讓美國軍政領導人放開手腳。
這種情況十分令人擔憂,如果任其發展,可能會導致國際局勢嚴重激化。今天,美國軍事力量的膨脹已經引起俄羅斯和中國的嚴重不安。如果美國開始使用彈道導彈投送無人機,局勢將有失控的危險,因為這種導彈能用于實施核打擊。一些未來預測學家則描繪了一幅更加黯淡的圖景:未來戰爭無論是在空中還是在地面進行,將只有戰斗機器人參戰,一旦自動化指揮系統發生故障,將會導致什么后果,那就只能去猜測了。
今年2月底,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教授努爾#8226;沙基警告說,新一輪軍備競賽可能會在機器人技術領域掀起。他指出,在使用完全自主的戰斗系統的情況下,人類有失去對殺傷兵器使用控制的危險。而完全自主的戰斗系統正被五角大樓視為優先發展方向。雖然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在可預見的將來還不會出現現實威脅,但在科技不斷進步、世界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完全自主的戰斗系統有可能在未來三四十年內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