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電腦除了可以當作普通電腦使用之外,最主要是用來取代傳統影碟機,讓美妙絕倫的視聽享受和自由掌控的網絡電視與我們更親近。”我口沫橫飛地給老婆描繪了客廳電腦的種種好處之后,她也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外觀要好看,二是晚上運行要盡量安靜,三是操作要簡單方便,四是可以看高清大片。
下面就不廢話了,先曬曬我的私家“HTPC”最終配置單。加上打的費也沒超出3000元的預算。怎么樣?性價比還不錯吧!

看了這張配置單,大家可能有很多疑問,下面就開始我的“私家HTPC個人新聞發布會”吧!
Q1:有線鼠標鍵盤挺便宜的,為什么要選擇無線套裝?
你想呀,為了能躺在沙發上看大片,加上也不想客廳出現亂糟糟的連線,無線遙控電腦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了。我們對比一下電腦遙控器(詳見PCD第02期《躺在床上看高清 電腦遙控器選購》一文)和無線鍵鼠套裝,還是選擇了無線鍵鼠套裝。畢竟要在客廳上網、下載電影和玩游戲,用電腦遙控器還是不太方便。
大家沒有看錯,這東西正是戴爾的工包藍牙鍵鼠套裝。這個套裝在電腦城的價格是530元,雖然掏錢的時候有點肉疼,但還是物超所值。那位看官說什么?怎么不買羅技或者微軟?那家伙,上千元的價格太高了,超出預算沒準我又被老婆一頓埋怨……
Q2:機箱這么沉,運費賊貴為什么要選擇網購?
是呀,機箱這么重,運費也挺貴的,選擇網購可不是因為“頭腦短路”。為了滿足“HTPC”小巧美觀的要求,我們在電腦城轉了一大圈,愣是沒相中一款機箱。不是體積太大外觀太一般,就是做工太差,而專門的HTPC機箱又太貴。沒辦法,上網淘寶吧!剛好同城一位賣家的AOpenH340H機箱進入了視線。機身小巧玲瓏,外觀也很酷,捆綁電源報價才390元,LP上陣之后,砍到了370元自提(還是購物狂老婆砍價兇狠)。
Q3:主板為什么不是G35而是780G?
先提一句,我可不是AMD的擁躉,而是正宗Intel的鐵桿粉絲,也很“迷信”Intel主板的穩定。不過為了配合液晶電視看高清,在Intel的G35主板和AMD 780G主板(買了HTPC機箱,主板也只能選整合型的小板型產品了)之間的PK,就沒有多大懸念了。AMD的780G主板,自帶HDMI輸出,和液晶電視完美搭配;而且集成D10顯卡,完美支持高清。
選定好主板芯片后,接下來挑選主板品牌。我挑780G主板,就跟挑飯館似的,哪塊主板用的人多我就挑哪塊。再者說了,昂達A78GT不像有些主板的北橋芯片上還裝個小風扇,吵死了,俺們要的就是“靜音”兩個字。這款主板,我看行!
Q4:處理器為什么選擇性能稍遜一籌的BE-2350?
對于私家“HTPC”,當然低功耗處理器更受寵。要說游戲性能,黑盒版的AMD速龍64 X2 5000+肯定是首選,而且超頻性能又那么強。但是5000+自身的高功率,加上強力風扇帶來的噪音污染,讓我們“不寒而栗”。所以我們最終選擇了AMD速龍64X2BE-2350,它的功率只有45W功率,安靜省電,搭建客廳電腦再好不過了,順帶也可以為節能減排事業做點貢獻。
Q5:硬盤為什么沒有選擇500GB一步到位?
為了裝下動輒數GB一部的高清大片,大容量的硬盤肯定勢在必行。而且500GB硬盤,那可是我垂涎已久的東東,不過選擇250GB也是情非得已。
品牌當然是希捷,大品牌,三年質保。目前希捷7200.11 500GB報價960元,而希捷7200.10 250GB只需要475元,算來算去還是250GB劃算得多,單碟250GB,而且是薄盤,體積小發熱低。要換成您,估計也做出和我同樣的選擇。
Q6:為什么沒有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單條2GB內存?
本來單條2GB的內存價格要比兩根單條1GB的便宜,性價比要高那么一點點,很讓LP心動,但我還是堅持多花了十幾元錢買了兩根1GB的DDR2 800內存,品牌自然是DIY裝機“御用”的金士頓,這樣做的目的可以馬上享受雙通道,而且主板上有4根內存插槽,以后要想升級成4GB也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