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是一種治療由錐蟲引起的疾病的藥物,它于1909年由德國醫生歐立希發明。它的發明為人類治療由病菌引起的各種傳染病開創了一條新的思路。
20世紀初,人們就知道了細菌,也了解到部分細菌會使人生病,隨后,各種傳染病的病菌也愈來愈多地被發現了。為了防止細菌對人體造成危害,不少醫學家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向病菌進攻。外科滅菌法、防治傳染病的免疫方法等先后問世,并在滅菌戰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對于由病菌引起的各種傳染病,人們還束手無策。
面對這些小小的病菌造成的困擾,歐立希決心發明一種神奇的“子彈”去射殺它。歐立希是生長在德國的一位猶太人,他年輕時就立志要做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長大后,他在許多著名醫學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很快就成了一名優秀的醫生。
歐立希想通過化學方法來制造他的神奇“子彈”。于是,他找到一間實驗室,買了許多醫學書籍,訂了許多化學雜志,拼命閱讀和實驗,一頭扎進了制造能殺死人體內病菌、又不傷害人體組織的神奇子彈的研究中。
毆立希的老師柯赫曾經用染料使細菌著色,毆立希對這一實驗印象極深。他想,既然染料能使細菌染上顏色,說明它能進入細菌體內,也許某一種染料就能殺死病菌。于是,他養了許多小白鼠,把致病的錐蟲注射到小白鼠體內,使小白鼠生病,然后用染料去為小白鼠治病。
一批、二批、三批……成千只小白鼠全部用上了,可是,從來沒有一只在注入錐蟲后能重新復活過來;一種、二種、三種……近200多種五彩繽紛的染料全部試過了,可還是沒有一種染料能夠挽救這些小白鼠的生命。
一天,歐立希看到一篇文章,主要內容是說非洲有一種昏睡病,得了這種病的人,會昏昏沉沉地睡覺,最后在昏睡中死去。昏睡病的病源也是一種錐蟲,文章中,作者提到,醫療人員用一種含有砷的化學藥品來進行治療,這種藥品可以殺死人體內的錐蟲,使人轉危為安,但這種藥品又是一種毒藥,它會傷害眼球的視神經,致使病人完全看不見任何東西。
“能不能用它僅僅殺死錐蟲而又不損害視神經呢?”歐立希找到各種各樣改變含砷藥品化學結構的方法,一種一種地進行試驗。
1909年,歐立希已經50多歲了,這時,他進行改變藥品化學結構的試驗已經到第606號編號的藥劑了。蒸發皿里析出了一小撮淡黃色的結晶粉末,歐立希立刻用水稀釋后將其注射到患病的小白鼠身上。奇跡出現了,小白鼠竟然活了過來,這一次,歐立希終于成功了。
以后一系列的實驗證明:一批批血液里繁殖著大量錐蟲的小白鼠,只需一支針劑就可以把錐蟲完全消滅干凈,而且小白鼠也能健康地活下來,沒有出現任何異狀。
歐立希把他發明的這種藥物命名為“六○六”,意味著它是經歷了605次失敗才獲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