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是一個不愛好文學、甚至有些討厭上語文課的學生,但是,一堂“特殊”的語文課卻改變了我對語文學習的態度。
一天,老師笑瞇瞇地走進教室,神秘兮兮地對我們說:“我教的學生們可真是越來越幽默了,單是從名著常識填空題來看,就可略見一斑!”
教室里霎時安靜下來,大家都想一探究竟。
為了使自己的話更具說服力,老師在黑板上板書起來:
能體現劉備尊重賢人的是牛背三雇毛驢。
“牛背?”“雇?”“毛驢?”怪叫聲頓時此起彼伏,教室里一下子失去了方才的平靜。
我心中一沉:這不正是我寫的答案嗎?那可是我前天晚上12點用5分鐘做完的卷子呀!糟了,這下可出丑了!我按捺著心中的不安,生怕被同學們發現,于是也跟著同學們一起皮笑肉不笑。
正當同學們大笑時,老師卻不笑了。她滿臉嚴肅,又慢條斯理地寫下第二行:
孫悟空三打排骨精。
“哈哈哈哈……誰是排骨精?”
同學們都笑得前俯后仰,直不起腰來。教室里也如一滴水滴入沸騰的油鍋中,炸開了鍋,可我的心縮得更緊了,只覺尷尬萬分——這不又是我寫的嗎?我又強裝鎮定,跟著訕笑兩聲。
老師似乎對我們的爆笑不予理會,繼續寫下了第三行:
武松井岡山打虎。
“去井岡山干嘛?鬧革命,打土匪啊?”
“對,武松為了保護毛主席的安全,才一人力攻一虎的,應受嘉獎。”
教室的桌子被捶得震天響,我卻如芒刺背,如坐針氈,如履薄冰,無地自容……終于再也擠不出一絲笑容了。望著老師投來的目光,我羞愧地低下了頭,耳邊卻響起了老師語重心長的話:“同學們,該靜下心來,讀一讀書了……”
下課后,我拼命地沖進廁所,只想躲在里面不出去,可腦后總有一串聲音追隨著我:“排骨精!”“雇毛驢!”“井岡山!”
從那以后,我開始如饑似渴、如癡如醉地發奮讀書。
我發誓,一定要讓這些笑話從此遠離我。
(指導老師: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