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抱怨中國現在的教育體制太差,完全扼殺了人的創造力。其實,能不能成為創新型人才,內因是最重要的。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傳統的知識型人才已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創新型人才逐漸成為社會進步的中流砥柱。而創新能力的自我培養,應該從學生階段開始。
一、創新方法
提到創新,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小發明等科技創新,其實這只是創新的一個方面。創新可以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進行。
在寄宿制學校,班級有一類班干部叫生活委員。一般來說,生活委員只負責登記留校學生名單、記錄寢室扣分狀況等,稍微負責一點的會管理寢室內務。這似乎成為了生活委員的一種思維定勢。
實際上,生活委員能做的遠不止這些——首要任務當是管理好同學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
先就從“衣”說起。學校不像家里,不能隨便加減衣服,多變的天氣很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等疾病,所以,生活委員應該采取措施減少這些情況的發生。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便是用手機訂一份天氣預報,及時關注天氣情況,著涼感冒的事就可少發生。
再來談“食”。很多學生對吃哪些食物會上火、怎樣搭配食物最科學不清楚。生活委員可以開辟生活小常識欄,每天寫上一兩條關于食物的小常識。
接著就是“住”。有些學校,一到冬春兩季,空氣潮濕,門窗緊閉,不能很好地通風,往往造成寢室內水汽難以蒸發,整個寢室長期處于潮濕狀態,對學生的身體極為不利。這時,生活委員得告訴同學們注意正常通風,保持寢室內部清潔干燥。
最后是“行”。寄宿學校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初來乍到,一些同學不了解學校所在城市的情況,出行很不方便。作為生活委員,就有義務幫助同學了解城市的基本布局和一些書店、大型超市、車站等重要地點的位置及乘車路線。搜集這些信息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買一張地圖,或從本地同學、老師那兒獲得信息,記在本子上,方便同學查找。
一個生活委員都有這么多需要創新的地方,更不用說其他職務了。
不僅是工作方面,學習上也需要創新。
拿我體會最深的背英語單詞來說。最開始背單詞,我先采用的是傳統的抄寫法——將一個單詞默讀幾遍,然后在本子上反復抄寫5-10遍,這種方法每天的記憶量很有限。后來我采用了新方法:每天看500個單詞,以較快的時間過完一本詞匯書,然后反復記憶這些單詞。這種方法不錯,但對于記憶有上萬詞匯的GRE詞匯時,竟完全不起作用。我開始探索更好的方法——反復看一個單元,直到記熟,然后到下一個單元,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定下每天要記的單詞的數量。第二天把之前的復習一遍再記同樣多的單詞。直到第五天,便不用再復習第一天的了,依次類推。用這種方法,20天就背完了GRE。
如果不是方法上的創新,如此繁多的單詞很難在20天內學會。其實,考試、看書、復習等,樣樣都要方法,都需要創新。
二、創新思維
所有的創新,都有類似的思維程序,下面我們把這個思維程序分步驟展開,并用此前提到的生活委員的例子來說明。
1.尋找一個創新點
“生活委員”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點。因為它符合如下兩個要求:一是它足夠細化;二是它的創新可以帶來正面影響。
2.思考此創新點的不足
任何東西都有它的不足,但要發現這些不足之處,需要兩種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如何培養這兩種能力,可歸結為三個字:多思考。在這個例子中,如果生活委員沒有很好地提高同學的生活質量,也就沒有起到生活委員應有的作用。這就是它的不足。注意,在尋找不足時,也要遵循越細越好的原則。
3.針對不足,思考創新方法。
找到不足了,當然就要改善它。在改進時應注意如下幾點:①可行性。如果可行性太差,那只是異想天開,談不上創新了;②簡單性。對于同一件事情的處理方法要越簡單越好,但最終的方法必須滿足改進的要求;③有效性。新的方法不僅要有效,效果還要好才行。通過實踐對比,就可以找出最有效的方法。之前關于背英語單詞方法的創新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