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外星人,我們都感到很神秘。外星人到底是啥模樣呢?如果外星球上有智能生物存在,它們會和地球上人類有一樣的長相嗎?
“莫里斯外星人”
多年來,各種科幻片中“外星人”的形象層出不窮,而英國一個即將開幕的展覽會卻將科學家所預言的地外生物帶到我們面前。
一個名為“外星生物科技”的展覽將于今年10月14日在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拉開帷幕。由英國劍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西蒙·康韋·莫里斯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已經綜合考慮了外星人可能的生存環境以及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法則,在此基礎上,他們描繪了我們在宇宙中的“鄰居”可能的樣貌。
科學家們還用計算機仿制出兩個可能在銀河系中存在、并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奧里里亞”和“藍月亮”。
“奧里里亞”是一顆紅矮星的行星,上面沒有季節和晝夜之分。它無法旋轉,一面永遠面對著它的太陽——一顆紅矮星;而另一面則永遠處于黑暗之中,黑暗的一面永遠被冰層覆蓋。這顆星球可能由4.6米高的“大胃豬”主宰著。而“刺激扇”也是這個星球上的居民。
“藍月亮”則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上面的大氣非常密集,所以連“飛鯨”這樣的龐然大物也可以飛行。
這些被科學界稱為“莫里斯外星人”的幾種模型有:
“大胃豬”:一種恐龍類的食肉動物,有著長長的獠牙,體型像水牛,但脖子卻像長頸鹿。它能以時速65公里的速度奔跑;
“飛鯨”:一種會飛行的海洋怪獸,看起來像是充了氣的熱氣球,它的雙翼展開時能夠達到30米寬;
“刺激扇”:長得像一株喇叭花,靠著像花一樣的觸角來捕捉陽光的能量。
地球2號上的“慧駰”
科學家們制作外星生物模型和圖畫花去不少工夫,因為僅最近5年來,在太陽系之外就發現了30多顆像太陽的星球,它們有不少質量近似木星的行星。雖說在這些星球的“隨從”中至今仍未發現一顆和地球一樣的星球,但天文學家仍相信,地球的“孿生兄弟”成千上萬。
《外星人科學》一書的作者克里福德宣稱:不久前,他們曾試圖制作出遠離地球有好幾十光年的地球2號的假定模型。假設該行星的重量只有地球的一半,可它的大氣層里二氧化碳氣稍多一些,頻繁的火山噴發使它地動山搖……將這些資料輸進一種專門的電腦程序里,他們希望能知道地球2號都有哪些生命。電腦的答案是:“有一種介乎于馬和長頸鹿之間的3條腿大型動物形外星人。”說不定這就是斯威夫特小說中格列佛去到那些島上所看到的有理性的馬——慧駟。
克里福德認為這種動物形外星人有兩大類:一類只有低級智慧,它們的第3只后腿理應格外發達,借助它像袋鼠一樣蹦來蹦去,有長長的脖子,一張大嘴很像三趾螯;而比它們更發達一些的同類為雙足慧駟,這些雙足怪物有較高的智力,會將第3只爪子盤起來,所以能快速跑動,結果成了獵食其他小動物的猛獸。
“斯匹哲”的最新發現
去年8月2日,美國天文學家在對“斯匹哲”軌道望遠鏡所獲取的資料進行研究后,向總統辦公廳秘密匯報了他們的最新發現——外星人不僅存在并且與人類相似——至少,他們也是由有機物質構成,而并不是由什么等離子體或其他外星物質構成的。
很早以前,科學家們就得知,在廣袤的宇宙空間與原始微粒和原子并存的還有有機分子。但天文學界一直苦于無法證實這一點,如今,這一謎底終于被揭開了。
據“斯匹哲”科研中心的科學家林洋披露:她與她的同行們在兩個遙遠的星系中發現了多環芳香烴。享譽世界的紅外線軌道望遠鏡“斯匹哲”靈敏的檢測器幫助他們斷定了這種物質的存在。
此外,這些物質幾乎無處不在,甚至在正在發生“爆炸”并形成新恒星的星系中也不例外。它們只有在靠近黑洞的地方難以存活。據說,這些分子非常脆弱,在高溫和強磁場環境中極易被破壞。然而,最重要的是,目前所看到的那些存在著烴分子的星系都有100多億年的歷史了,這說明,這種復雜的分子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也正好證明在別的星球上存在生命的設想并不是一派胡言。
生命是特定環境的產物
其實,生命是由外部環境塑造出來的。如果外星動物生存于流體之中并且運動速度快,它的身體就會因運動的需要而演化。
在較小的行星上,由于生物所受重力小,它們都會一個勁地往上“長”,因而體形變得又細又長。而在大行星上,由于沉重的引力負荷,那里的生物必定又短又壯實,腿短頸短。假如一個行星的引力是地球的10倍,而動物的腿卻和鹿腿一般粗細,它的腿骨會被沉重的身體壓得骨折;而它的腿如果長得和大象腿一般粗細,就會失去運動的靈活性了。
此外,陽光的輻射強度、行星上物質的成份以及空氣成份等都會影響生命的外部和內部特征。
生命進化的共同法則
不論各行星的環境如何千差萬別,宇宙間凡有重力(或物質)的地方,生命在進化中都會有共同遵守的法則:
1.前后原則:任何動物,只要它長有頭(有腦袋有思維),它就必須生長在身體的前端或上部。無論在上或在前,都是觀察的需要,生命只有通過觀察才能獲取外部信息并隨之作出反應。運動對環境的及時反應也要求處理和接受信息的器官在前面或上面。
2.對稱原則: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對稱的,對稱是運動中動態平衡的需要,亦給生物帶來美感。
3.陰陽律:生命延續是陰陽兩種遺傳基因的融合,它是物種進化的動力。較低等的動物,可能是陰陽同體,生命進化到一定階段,陰陽必定分成異體,成為雌、雄獨立的個體;陰、陽異體可以加速生命與外部環境相適應的步伐,使進化加速。如果生命至今仍不分陰陽,而保留著類似于藍藻的繁殖方式,通過分裂一分為二,生命就只能停留在無智能的低級狀態。
4.全息律:生命的遺傳信息“裝載”是全息的,每一器官的細胞中,甚至于皮膚細胞中,都含有該生命個體的全部信息。生物學家運用遺傳工程技術,把青蛙表皮細胞的核注入到已去核的青蛙卵中,培育出一只沒有父親的青蛙,這只青蛙幾乎和提供細胞核的青蛙一樣,因此,科學家把這只青蛙叫做“復制蛙”。
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終有一天可以繁殖出與特定個體一模一樣的復制人。生物個體的每個細胞都記得它自己,這是生物維持其個體特征和性狀的需要。如果有某一部分的細胞不記得它自己了——發生了變異,這一生物就會很快因癌癥而死掉,即使是良性的也潛伏著危機。再者,如果生物個體的每個細胞都不“記得”自己應該是什么模樣了,各自沒有協調地分裂發展,比如大拇指,它的指頭不停地生長,手掌的形狀與比例定將被破壞。
生命全息律要求每個細胞都記得整體——這真是大自然造就的一個奇跡。任何生物,只要有很細微的部份全息律被破壞,該生命體以至整個生物種群都要滅亡。
在上述原則的支配下,可以斷定,外星智能物種也有“男女”之分,頭也長在身體之上,對稱律決定了它們有一對眼,雙鼻孔,兩耳,以及生長在對稱軸上的嘴——不管它們的五官比例如何,還是和人類多少有些相似的。由于勞動和運動的需要,它們還會有對稱分布的手和支撐身體的腳。
是孿生兒還是丑八怪?
外星人到底應該像誰,是像人類還是像鬼怪,科學家們至今意見還不能統一。因為盡管組成生命的同是一些像氨基酸、蛋白質和酶的“基礎材料”,但大自然經過化學過程既可以“組成”與人類相似的孿生兒,也可以“組成”丑八怪。
現在所搜集到的這種外星人“肖像畫”已經不少,但科學家們希望隨著科技進步和未來的宇宙飛行,能將其范圍盡量縮小。
2010年,美國航天局(NASA)將發射一些飛船,借助強功率望遠鏡的“射面”,他們應該能發現從遠距離外類似地球的行星發出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