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有50個教學班,教學樓有15個教師辦公室。每個教室有11盞40W照明日光燈,每個辦公室還有2盞。這樣算下來,學校用于教學樓的照明用電為:
50×11×50W+15×2×50W=29000W(每盞燈的實際功耗約50W),即有接近30KW的照明用電。由于學校一直沒有安排專人開關電燈,不管什么季節、什么天氣,自早晨開燈(6:00左右),一直到晚自習下課(22:50左右)從不關燈。浪費確實太大。很是令人心疼。
其實,每天7:30到晚自習上課18:30這段時間完全可以關燈。所以學校因教學樓照明一天浪費的電能就有330度左右,按0.6元,度計算,每天多出電費約200元,若一年在校300天,則每年學校要多支付6萬元的電費,用它可以支助多少個貧寒學子啊!
在通用技術課上,老師為我們算了這筆帳,也為我們提出了一個設計課題,那就是為學校解決教學樓照明系統的長明燈問題。同學們經過思考,一致決定設計一個自動控制電路,輔助白天的自動關燈。后來,我們在老師的親自指導下,為學校設計了教學樓照明系統自動控制電路,經實際使用證明,效果很好,現就設計制作等介紹如下。
一、電路原理圖
自動控制電路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該控制電路的執行部分(JK21、JK22、JK23)串聯在總閘刀開關和照明電路之間。整個控制電路由環境光照檢測、電壓比較輸出、防干擾電路、控制執行電路和電源電路等幾部分組成。
由R1及光敏電阻RG組成環境光照檢測電路,R2及RP提供比較電壓,LM386及外圍元件等組成比較電路(信號處理電路),R3、R4及c4組成抗干擾電路,BG、兒、J2等組成控制執行電路,B、QL、7809等組成控制電路的電源部分。
二、電路工作原理
RG是一個光敏電阻,它的阻值與光照強度有關,光照越強,阻值越小。當清早開起照明部分的總閘刀開關時(控制電路的電源取自總開關之后,也因此得電工作),由于環境光照還很弱,RG阻值很大,此時LM386的3腳電位高于2腳(3為同相輸入,2為反相輸入),因此5腳輸出高電平、BG飽和導通(略有延時),兒得電吸合,其常開觸點JKll閉合,交流接觸器J2也因此得電吸合,它的三個常開觸點JK21、JK22、JK23閉合,接通整個照明系統。當環境光照逐漸增強時,LM386的3腳電位也逐漸降低。當該電位低于2腳時,LM386翻轉,即5腳輸出低電平,BG截止,J1、J2均釋放,JK21、JK22、JK23斷開,切斷照明系統的供電,達到了節電的目的。
傍晚時分,由于環境光照逐漸降低,RG阻值逐漸增大,LM386的3腳電位開始回升。當環境光照降到一定程度時,RG的增大引起LM386的3腳電位再次高于2腳,5腳由低電位翻轉變成高電位,BG又飽和導通,恢復照明系統的供電,只有晚自習下課關斷總開關方可切斷供電。
電路中,由R3、R4、c4組成防干擾電路(R3可用一只二極管如1N4148替代),它可防止黑暗中的突然閃光如閃電的干擾而突然終止供電的麻煩。當出現閃電等短時間閃光時,LM386短時間輸出低電平,但C4兩端電壓不突變。在一定時間內繼續維持BG導通而保證供電不因突然閃光而中斷。
電路中,在JKll兩端設置了一個按鈕開關AN,其作用是方便白天因維修等作業需要強行供電的需要。當按下AN時,控制電路便不起作用,可實現強行供電(平時AN應處于斷開狀態)。并聯的C7(0.001U1KV)是用來吸收因兒斷電產生的高壓脈沖而保護觸點。
三、元件選擇、安裝調試等注意事項
所有電阻用1/4W碳膜即可,電容耐壓應為16V以上,ICl也可用其他電壓比較器,BG的放大倍數不應低于100,Jl為6-9V直流繼電器。觸點應能承受250V以上的交流電壓,交流接觸器的觸點容量不應小于IOOA,電源變壓器B是一個對安全十分重要的元件,電路耗電雖然不大,但因長期通電,故容量不應小于10VA。其余元件及參數見圖中標注。
安裝時,光敏電阻應裝在一個不透光的圓筒中,一端用一塊圓玻璃片封裝,以防雜散光源干擾和雨水的影響。該圓筒玻璃窗口向上豎直安裝在教學樓頂,再用細長導線引至控制電路。電路的調試主要是確定環境光照達到什么程度時接通或切斷供電,這可通過調節RP來實現。調定后,建議用一阻值接近的固定電阻來代替RP,以防日后RP變值影響控制電路的參數。
(指導老師:閭松茂 楊金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