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海東南部的海東行署、黃南藏族自治州的農牧區,由于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產業單一,地方經濟比較落后,居民的生產生活長期處于較低的水平。要為農牧區的居民提供持續可靠的電能,我們必須要面對線路長、負荷輕、用戶分散、自然條件差、運行成本高等問題。而且,隨著農村戶戶通電工程的逐步深入,這些問題日益變得更加突出。
關鍵詞:線路安全;運行;可靠性
1 線路安全運行存在的問題:
1.1網架和線路結構的局限性給運行帶來的壓力不斷加大
由于農牧區居民生活電氣化水平普遍較低,對用電量的需求十分有限。因此,區域內變電所布點少,電源主要依靠35kV變電所解決,而這些變電所多為單電源、單主變方式,自身的可靠性就極為有限。
由于缺乏明顯的負荷增長點,農牧區供電延伸的主要做法是在原有10kV線路上繼續延長,結果造成線路長度過長,個別線路總長甚至超過200公里,遠遠超出供電半徑規定的范圍,勢必會降低線路電壓水平和可靠性。
近年來戶戶通電工程中廣泛應用單相線路和單相變壓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通電問題,用戶供電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證。
1.2外力因素對線路運行的影響持續增加
配電線路外力破壞嚴重。線路塔材、接地裝置、塔材螺栓、腳釘、拉線附件被盜頻繁且破壞程度越來越大,每年都有大量電力設施被盜事件,嚴重威脅線路的安全運行。
違章建筑愈演愈烈。由于土地資源有限,民居建房開始向電力線路走廊內擴張,尤其是新建城鎮道路兩旁的違章建筑更為嚴重。而各級土地管理部門對宅基地的審批往往忽視電力設施的保護。房屋的建筑者對電力職工的勸說、警告置若罔聞。給責任人或單位下發的隱患通知書也拒不簽字,電力部門只能在醒目的地方懸掛警示標志,反復做群眾的思想工作。
桿塔周圍挖砂取土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鄉村公路、民房建設時,私自在桿塔周圍進行開挖取土,造成桿塔基礎不穩,不能滿足運行要求,隨時可能發生倒桿塔事故。雖然運行單位不斷宣傳、極力勸阻,但收效不大,甚至有的時候根本無法查到實施人,最終只能用生產維護費用來為群眾買單。
樹線矛盾日益突出。由于黃河兩岸線路分布較廣,樹木生長迅速,且周期較長,目前各地的生態保護和退耕還林政策更提高了居民種樹的熱情,大面積的林木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拔地而起。
對于樹障的清理,目前面臨以下困難:a)樹障砍伐補償費用無統一標準,部分群眾漫天要價。b)大部分樹障分布在農民的家中或耕地中,樹木砍伐后勢必會對農民的糧食或其他經濟作物、植物造成損失,使砍伐費、青苗賠償費用過高。c)復種現象嚴重。已經賠償過的地區樹木砍伐后,復種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少人甚至把這種方式作為致富的手段之一。
1.3環境持續惡化使防汛面臨巨大壓力
青海東南部多為濕陷性黃土,局部地區為流失性白土,這類地質在雨水、山洪作用下極易沉陷、滑坡、塌方,很容易發生倒桿斷線事故。2003、2004連續兩年35kV隆澤線因山體滑坡引起倒桿斷線,澤庫、河南兩縣電力中斷近一周時間;2005年尖扎縣爛泥灘村發生的山體滑坡造成全村搬遷,10kV馬一路線路中斷無法恢復,最后從康揚鎮新建了一段線路將后段負荷轉移,該部分用戶供電中斷近20天;2006年同仁地區突降暴雨,隆務河河水突漲,造成35kV保古線49#桿倒桿斷線,兩個水電站無法上網,110kV群保Ⅰ回桿塔加固基礎受損;2006年澤庫地區桿根積水,10kV澤二路二十多基桿塔同時傾斜,幸虧搶修及時,否則勢必發生倒桿斷線事故。2007、2008連續兩年化隆縣金源鄉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造成35kV、10kV線路多處發生倒桿斷線事故……類似的災害每年都在發生。
1.4 運行人員素質困擾配網管理水平的提高。
由于電網結構簡單,施工、檢修等工作量少,配電從業人員得到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技能提高。
供電負荷輕、用戶數量少,基層供電部門人員配置相對較少,一人兼任多項工作的現象普遍存在。多專業大量的工作影響,制約了配電專業技能的提高。
聘用人員流動性較大,新聘人員在線路巡視檢查過程中,存在不能及時發現缺陷,對缺陷準確定性的現象,造成延誤處理乃至不處理,為事故的出現埋下伏筆。
2 近年來安全運行和提高可靠性所作的工作和效果分析:
2.1為了提高線路運行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我們在線路上安裝了大量分段開關、分支保險,并對開關定值、保險絲容量等進行了精心計算;為相鄰兩個變電所之間的線路安裝了聯絡開關,形成配電網絡\"手拉手\"。這些舉措在有效減小了事故或檢修狀態下的停電范圍,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線路的穩定和可靠性的提高。
2.2 針對超長線路的電壓質量問題,通過計算,在線路選擇合適的地點,安裝高低壓無功補償器和線路調壓變壓器,對特別偏遠的山區、牧區的電壓進行有效調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3 由于部分供電區距離供電所十分遙遠,線路的運行維護、用戶的抄表收費、保修服務等都極為不變。個別縣供電公司為此成立了供電所的分站,駐守在離邊遠用戶較近的地方,從事運行、收費、保修業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服務和被服務之間的矛盾,但相應的住宿、生活設施、交接班等問題也隨之出現。
2.4 精心計劃、合理安排檢修。每年因為各種檢修、消缺工作給用戶帶來的停電遠遠大于故障停電所占的比例。鑒于這一情況,我們積極從管理方面查找問題,加強配電線路的檢修計劃管理,實行多部門共同商討,反復論證,逐步加強了檢修計劃的嚴肅性,從主觀上減少了對用戶的停電,對用戶供電可靠性的提高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3 關于線路安全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建議
3.1 積極向政府電力主管部門和上級電力公司爭取,加大對線路設備的改造速度和運行維護的投入,使轄區電網水平逐年逐步得到加強。建設新新項目的同時,逐步改造年久失修的線路設備,使其適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需要。尤其應加大對農村低壓線路和變壓器配套設施的維修和更新投入,保證各種配電設施的穩定運行,確保農網改造這一德政工程的長效性。
3.2 配合州、縣政府規劃部門,早規劃、早部署,為轄區內各項開發計劃當好電力先行官。積極與政府部門協調,將部分電力設施的改造列入政府規劃,把部分配電設施納入配套項目中建設,適當減輕電力企業負擔,從而節省部分資金適當完善轄區電網結構。規劃應與農牧民的生活用電統籌考慮,仔細論證變電所的落點、線路的配出等問題,利用各種機會改善農牧區網架薄弱的現狀。
3.3 在現有負荷無明顯增長趨勢的情況下,為已建成的偏遠線路安裝線路故障指示系統。該系統可以應用于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線路,并且具有投資小、見效快、有效減輕人員勞動強度的特點。安裝之后,線路一旦發生故障,故障點附近的指示儀立刻翻牌顯示,并通過后臺系統向制定號碼發送信息,反映故障位置和故障性質。運行人員收到信息后,立刻可以通過指示儀的編號判斷出故障點的位置,并與翻牌的指示儀核對,從而鎖定故障點。通過該系統的應用,運行人員可以及時掌握線路的運行狀況。在故障情況下,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大大縮短線路巡視和排除故障的時間,有力保障線路穩定可靠運行。
3.4 線路的分段開關和教大的分支線路開關配合使用自動重合器。線路發生故障跳閘后,有故障的線路分段或分支自動重合器立刻動作,把有故障的線路從大線路中隔離出去,恢復無故障段用戶的正常供電。同時,自動重合器也向指定號碼發出信息,線路運行人員根據信息判斷出故障線路,可以盡快安排消缺,節省了線路巡視和安排檢修的時間。
綜上所述,我公司所處的海東行署、黃南藏族自治州的農牧區用電情況較經濟發達地區有較大差別,運行和管理方面存在這特殊的困難,需要我們不斷的研究和探索。相信通過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穩步推進和一代代青海電力人的不斷努力,地方經濟和電力生產的落后局面一定會逐步改善。但愿在不久的將來,這里的農牧民也能過上富足的生活,用上更加安全、穩定、可靠的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