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是一個深受恐怖主義之害的國家。據媒體報道,10月10日發生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區的一起南基地組織實施的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50人死亡,100多人受傷。而在此前9月20口萬豪酒店爆炸案則造成53人死亡,266人受傷。然而,種種現象表明:這樣一個深受恐怖主義之害的國家卻在反恐問題上陷入一個“兩難”的尷尬境地。
“積極反恐”與“深受指責”的現象同時存在
9月25日,現任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曾就反恐問題闡述了本國的立場。他在談到9月20日發生在萬豪酒店的爆炸案時說:“我要再次聲明,巴基斯坦是反恐戰爭中的巨大受害者”。的確,近年來針對巴基斯坦實施的恐怖襲擊層出不窮,呈現頻發態勢。巴重要政治人物——已故前總理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的長女、扎爾達里總統的妻子貝·布托就是恐怖襲擊的犧牲品;前總統穆沙拉夫也曾多次遭受恐怖襲擊,險些被害;就連巴基斯坦的核設施也成了恐怖襲擊的目標。據美國前政府高級官員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透露,基地組織目前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地帶建有多座恐怖營地,他們已經將巴基斯坦的核設施列入到襲擊目標。作為深受恐怖主義之害的國家,巴基斯坦打擊恐怖主義的立場是非常堅決的,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扎爾達里總統在聯大會議上說,巴基斯坦為了打擊恐怖主義已有數千名士兵和平民喪生,“我們失去的士兵比所有駐軍阿富汗的37個國家合起來損失的士兵還要多,而且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戰斗”。即便如此,巴基斯坦政府卻仍不時地遭受美同所提出的“反恐不力”的指責。對于巴基斯坦政府近年來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做出的努力,包括扎爾達里上任后繼續在西北地區發動軍事行動清剿“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武裝分子的行動,美國還是表示贊許的,但仍認為巴方做得不夠,行動不夠“積極主動”,“對不起”美國為其提供的用于反恐的數億美元援助。
美國的片面看法使巴基斯坦處于“出力不討好”的尷尬境地。出于對本國安全的擔心,美國對巴基斯坦不斷施加壓力,要求采取更加強硬的手段、調動更多的軍隊來打擊西北部部落地區的恐怖勢力。殊不知,巴基斯坦在反恐上也有著其自身的難處!
“國際政治利益”與“國家主權利益”的矛盾不易協調
“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出于國際政治環境的需要,時任巴基斯坦總統穆薩拉夫旗幟鮮明地站在美國一邊,反對恐怖主義。鑒于巴基斯坦在反恐中的重要地位,美國也將巴國作為新的“盟友”來看待。兩國關系曾一度處于“蜜月期”。為了打擊巴斯士日境內的恐怖分子。美同在巴基斯坦身上可謂費了不少的“心血”,不僅提供大量資金援助和豐富情報支持,還專門出動特種部隊給巴同軍隊進行反恐培訓當然,美國的這種大量付出也是有所圖的,就是希望巴基斯坦盡快鏟除本國的恐怖主義勢力,清除一塊恐怖主義的“滋生地”。客觀地說,巴同幾年來在反恐方而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也給美國反恐提供了很多的支持。“9·11”襲擊之后,穆沙拉夫曾允許美國軍隊使用巴基斯坦的基地,以支持美國人侵阿富汗;巴基斯坦情報服務工作也同美國中央情報局密切合作,跟蹤基地消息。鑒于在巴境內反恐的成效不顯著,美同開始不滿足巴國做出的努力和提供的幫助,而是希望出動本國軍隊親自到巴國境內打擊恐怖主義。這無疑是侵犯巴國主權的行為。因此,當美國軍方官員2002年建議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區建立特種作戰部隊基地時,巴基斯坦斷然拒絕。只是在2002年和2003年初時,少數特種作戰部隊——陸軍三角洲部隊和海軍海豹部隊,被允許陪同巴基斯坦部隊突擊搜查該部落地區:但特種部隊并沒有取得大的成效,美同又將之歸罪于巴國的態度消極、支持力度不夠,并且過于限制美軍的行動,進而要求單獨對巴境內的恐怖分子進行打擊。對于美國政府的動武威脅,巴政府多次表示,巴基斯坦是主權國家,只有自己的安全人員才有權在巴基斯坦領土上進行反恐行動。而巴基斯坦外交部長胡爾希德·卡蘇里對于美國的威脅則警告說,如果美國方面一意孤行,擅自在巴境內展開軍事行動,將對美巴合作關系造成“嚴重影響”。
因“反恐”問題而走在一起的兩國卻又因“反恐”問題而鬧得關系緊張、兵戎相見!究其原因,在輕重權衡和利益取舍L,巴基斯坦不可能因“反恐”利益而失去更為重要的國家主權利益!
“打擊恐怖勢力”與“維護國內穩定”的關系難以處理
在巴基斯坦,基地組織等恐怖分子主要集中在北部與阿富汗接壤的部落地區。一直以來,巴基斯坦政府與部落地區的矛盾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成為國內政局動蕩、形勢不穩的原因之一。因而,在開展反恐行動時,巴同就必須考慮其對國內局勢的影響。對于巴同來說,如果因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分子而導致國內更加動蕩,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從近年來所采取的反恐行動看,巴基斯坦事實上也在努力避免因大規模動用部隊而導致部落地區和巴基斯坦軍隊可能產生的部落叛亂。但這卻引發了美國的不滿——“美國和巴基斯坦在部落地區的問題上看法不盡相同。美國更加關心的是全球恐怖威脅。但是,巴基斯坦更加著眼于可能威脅本同穩定和地區影響力的局部挑戰。”巴國之所以對美國的這一提議堅決反對,除了前而提到的維護國家主權的因素外,另外一點就是擔心美國的行動會加劇國內的政局動蕩。美國在打擊潛伏在普通民眾之間的恐怖分子時,不可避免地會對巴國普通民眾造成傷害。而這種傷害則會導致民眾對政府更加不滿,進而引發同內局勢的進一步動蕩,從而使巴基斯坦政府面臨的處境更加困難。近期發生的事件則驗證了巴政府的擔心,加重了巴政府的憂慮:因為美軍9月3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地區發動的針對“基地”組織的地面襲擊,就打死了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20多個平民,引發了巴基斯坦國內民眾的強烈抗議。在此情況下,巴國對美國的行動從一定意義上說采取消極乃至抵制的態度就在所難免了。
當前,對處于“兩難”境地的巴基斯坦來說,“‘反恐’行動能否進一步順利實施?”取決于兩方面:一是美國能否改變其一貫的“強權”思維,與巴政府密切配合進行反恐;二是巴政府能否贏得部落地區的支持,促成本國國內一致反恐。然而,從巴基斯坦面臨的形勢分析,應該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改變美國的思維模式應該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據美同《華盛頓郵報》9月24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參院軍事委員會會議上稱,國際法賦予美軍采取單邊越境軍事行動打擊巴基斯坦境內恐怖分子的權利,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護美軍士兵的安全。蓋茨講話中的強權思維表露無疑。可以預想,美巴之間的“反恐”摩擦必然還會出現!另一方面,贏得部落地區的支持則迎來了一個機遇。因為10月10日發生在巴部落地區的恐怖襲擊事件已激起了當地許多民眾的強烈不滿。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3日報道,共有數百名部落成員聚集在奧勒格宰地區出席了一個會議,討論一項由政府支持的計劃,組織一支部落民兵來驅逐塔利班激進分子。如果巴政府能夠因勢利導,贏得部落地區對巴政府大規模出動兵力的支持與配合,反恐形勢則可能會取得更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