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朋友要外出旅游,想借你的大容量存儲卡一用,你借是不借?如果不借,未免顯得太過小氣;如果借出去,恭喜你,只要對方愿意,就能從那張看似刪得干干凈凈的存儲卡上,挖掘出一些很久以前拍攝的照片。
你知道嗎?一張小小的存儲卡,就有可能輕易地泄露你的隱私。筆者曾見過一組照片,照片中的女子本來只是對著鏡子拍下了自己的青春留念,不料就因為存儲卡遺失,結果這組照片就被流傳到了網上……
更可怕的是,即使你在存儲卡上將照片刪除,別人仍然可以輕松地將它“挖掘”出來!到底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存儲卡不成為隱私泄露的突破口?請看下面我們模擬的這場隱私攻防戰。
第一回合:直接刪除的照片
守:一般情況下,想將照片文件從存儲卡中抹掉,大家都采用直接刪除的方法。畢竟,這樣的操作是最方便最簡單的。但是,這樣的刪除方法有效嗎?
攻:無論是在數碼相機中刪除文件,還是在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中,所謂的刪除文件操作,都只是在文件分配表中給相關的文件打了了刪除標志而已。真正的數據內容并沒有改變。借助FinalData這樣的恢復軟件,任何人都可以把讓照片起死回生。
運行FinalData之后,通過“文件”——“打開”菜單載人存儲卡所在的盤符,接著設置需要搜索的簇文件范圍,確定之后程序將對整個存儲卡進行掃描。稍等片刻,在FinalData主界面左側點擊“已刪除文件”一項,右部區域中就列表顯示存儲卡中被刪除的照片文件,此時可以查看到每張照片的大小、刪除時間等信息。掃描得到這些照片之后,只要用鼠標右鍵單擊某張照片并且選擇存放路徑就能夠進行恢復了口
第二回合:格式化存儲卡
守:看來直接刪除照片并不是一個保險的方法,尤其是在FinalData的面前,連以前在街頭偷拍的漂亮MM照片都可能被挖出來。這玩意要是被女友看到,可就是大事件了?
既然直接刪除的照片可能被恢復出來,那我干脆就對整張存儲卡進行格式化操作。這樣處理后,照片還會被恢復嗎?
攻:對存儲卡進行格式化操作,的確可以處理得“比較”干凈。先前用起來十分順手的FinalData,也沒辦法將照片順利恢復出來。但是,由于系統在處理一般的格式化操作時,都為將磁盤內容以隱藏映像的方式保存下來,以備用戶反悔時進行恢復。既然系統留下下了這樣的“后門”,那我就仍然還有機會。這次用到的工具是EasyRecovery。
運行EasyRecovery之后,在程序土界面中選擇“RawRecovery”一項采用不依賴任何文件系統結構信息方式進行恢復,接著點擊“File Tvpes”按鍵,并且只勾選JPG格式作為搜索對象。在恢復過程中,EasyRecovery會很快掃描出存儲卡中的文件夾和存放的文件名稱、文件大小等信息,這時也可以選擇照片進行恢復。
《文件粉碎器》是《金山清理專家》內置的一個組件,它采用符合美國國防部DoD 5220.22-M標準中對機密文件的粉碎處理方式,被粉碎文件的數據將會永久丟失,無法通過任何恢復工具進行恢復。這個功能實現起來也很簡單,只需先激活《文件粉碎器》,再點擊“添加文件”或者“添加文件夾”按鍵選取需要“粉碎”的照片或者照片存放的文件夾,確認之后程序就會進行快速“粉碎”了。
第三回合:文件粉碎
守:直接刪除和格式化存儲卡,均無法將照片從存儲卡中“徹底蒸發”,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照片文件中的數據并沒有受到真正的破壞。如果在刪除文件前,先將照片文件中的數據用其他信息覆蓋掉,那就萬無一失了。那么,應該如何實現這樣的刪除呢?就用《金山清理專家》附帶的《文件粉碎器》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攻:經過“粉碎”處理的文件,不僅在文件分配表中加注了刪除標記,而且完全抹除了文件中的全部數據。無論是FinalData還是EasyRecovery,均無法找到這個文件的任何殘留信息。這樣一塊經過處理的存儲卡實在讓人無從下手,除非動用可以辨識讀寫痕跡的專業設備。但那樣的專業設備,又豈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有資格擁有的呢?